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云朵音乐     
李珍 《党建文汇》2011,(8):22-22
在德国首都柏林,观众席地欣赏由能发声的“云朵”演奏的音乐。来自美国的戈特弗里德和来自日本的出月秀明都是后现代音乐爱好者,他们共同创作了这组能演奏音乐的“云朵”。  相似文献   

2.
毫无疑问我们人类是喜欢音乐的,但是总体上来说,音乐对我们的影响机理仍然是个谜。不过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逐步解开这个谜团。音乐如何帮助我们做运动?人们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很喜欢哼唱歌曲,或者聆听音乐。例如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常常是边干活边即兴演唱劳动号子。而一些锻炼者在户外跑步的时候,也喜欢通过手机或iPod等设备听音乐,尤其是去听那些动感强劲的音乐。那么,音乐在人们体力活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科学家们发现,对于适中的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娜 《理论导报》2010,(7):59-60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因为音乐欣赏课对高职学生的各方面教育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从培养兴趣、加强互动、教学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喜欢音乐欣赏课,让喜欢它的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课学到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喜欢音乐,一直都是随心所欲、全凭感觉的,感觉好就一遍又一遍地听,不好就抛掷脑后。一个人的时候,喜欢蜷缩在我的绿色沙发上,静静地倾听耳边丝竹乐曲的声调,面对着挂满各种小饰物的墙。下意识里,似乎四周的空间全被塞得满满的才最安全,才不会觉得寂寞。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有不少关于音乐鉴赏的课程安排.如何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对艺术鉴赏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董文静 《学习月刊》2010,(6):124-124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是一种基础音乐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赋予新的课程观,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7.
内容是形式组织或安排的内在依据,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音乐艺术的内容分为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两方面,前者是音乐作品本身所表现的情感逻辑所蕴含的音乐成分,后者则是用语言文字或某种欣赏形象来加以说明描述的內容,是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精神特点或中心主题。  相似文献   

8.
杨莹 《学习月刊》2009,(8):24-24
素质教育是指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成果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年轻一代身心结构和功能的社会实践方式。其目的是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年轻一代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实质是强调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而高校音乐欣赏课正是从素质教育出发,通过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学习音乐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内涵.从而完善其知识结构.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因此.高校音乐欣赏课在欣赏的基础上.将音乐的思想性、文化性问题给予提升.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音乐聒噪     
吴娜 《先锋队》2014,(10):54-54
在咖啡厅,我大声问服务员:“小姐,能不能换一首有品位的音乐,什么小苹果,什么民族风,这几首歌都太吵了,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写稿子。”于是,服务员走过来,帮我把耳机拿下来了。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如同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人们通过视觉器官来欣赏美、感受美,进而去描绘美。而音乐则是人们通过听觉感受器官来感受音乐的美妙、欣赏音乐里丰富的情感,进而用音乐去表现美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因此人们接触音乐、感受音乐、学习音乐都是从"听"开始,并通过"听"来刺激和促进人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音乐本身的分析和研究在过去400年中已相当深入,但令人惊异的是,对于音乐的某些很简单,甚至十分“初级”的问题,科学家们直到最近才找到了比较令人信服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李忠东 《党课》2008,(7):114-117
“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 自古以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仿佛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地图上看,奥地利的地形就如一把小提琴。18至19世纪,这里更成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舞蹈音乐的发源地。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海顿等扬名全球的伟大音乐家,也曾经居住于此并从事音乐工作,难怪人们会给维也纳冠以“音乐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13.
覃嫔 《世纪桥》2010,(3):153-154
在音乐表演艺术实践中,登台瞬间心理的调节与控制对每场艺术活动的演出成败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如何使每次临场表演都成为具有一定即兴性和创造性的表演,是每住音乐表演者孜孜不倦追求的境界。本文从音乐表演美学的角度,就登台瞬间阶段的心理状况来阐述自己对这一认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雄文 《世纪桥》2012,(22):35-35
粟裕本人是个典型的音乐“发烧友”。他会月琴、口琴、洞箫,甚至连那时候的超级“洋玩意”钢琴也会。歌曲、汉剧、京剧更是他的看家本领。他在常德二师的音乐老师仓愧吾,1992年曾以九十二岁的高龄回忆自己的得意门生:“粟裕爱好音乐,常来找我探讨音乐理论、声乐和作曲。他对当代作曲家的作品经常进行评论,发表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很多民俗活动都和音乐息息相关。东北秧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民间音乐活动体现了人们一种美好的节日情感。这些活动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艺术文化生活,使艺术的大众化和相关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余丹 《理论导报》2012,(12):42-43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切合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教育培养的基本方向。音乐院校的培养实践证明:学生毕业后,尤其是普通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是面向从事音乐基础教育,或者从事基层社会音乐活动,广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独奏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9,(5):54-54
当它再版时,网上有人发出“终于再版了”的感叹。 出版于2000年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早巳让爱乐者们踏破铁鞋无觅处。该书系著名的匈牙利裔美国音乐学家保尔·亨利·朗70年前所著。如书名所示,《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旨在以“西方文明”为整体舞台,展示音乐艺术在三千年漫长历程中所扮演的戏剧性角色。  相似文献   

18.
金锦 《学习月刊》2013,(10):82-82
音乐是对情感的体验,音乐教育是对个人艺术及审美的教育而不是纯粹的技能训练。初中音乐构建开放式课堂能从兴趣角度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从根本上改善初中音乐教学的窘境。正如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所述:"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价值和感染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情感交流形式,音乐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音乐无国界,大概就是由此引申而来的。初中音乐课程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人生     
现代人提倡胎教,一个幼小的生命未出世前就会接受到音乐的熏陶。其实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音乐,《摇篮曲》、《结婚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可谓人生三部曲,因此,人的一生都有音乐相伴。  相似文献   

20.
《纪检与政法》2004,(3):12-12
音乐对人的精神状态和心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不良的音乐能引发疾病,而优美的乐曲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