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草原生态环境、草原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草原生态环境是草原文化的载体,草原文化是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武器。草原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要素,它具有外部性特征和生物经济意义。草原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具有注意力经济功能和产业本身的经济价值。合理的经济发展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奠定物质基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牧区经济发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草原处于亚洲草原丝绸之路的中段,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造就了灿烂的草原文化。由于一直处在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之下,哈萨克草原文化也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其文化的一体性也不断增强。近代,由于历史原因,哈萨克文化被分置于不同的境域内,其文化的联系并未完全中断,文化的一体性为当前中哈两国间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草原文化与工业文明的和谐共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南华 《实践》2007,(6):44-44
一、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草原文化的产业化优势,包括草原旅游、歌舞、艺术等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不断显现,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经济文化的双重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融入自然、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感受和时尚,这一切都体现在草原文化巨大的发展潜力上,肯定了它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应有的贡献。内蒙古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具有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框架逐步形成,后发优势日益显现。内蒙古这样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按照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找到了草原文化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开拓了市场经济基本模式的突破口,打出了草原绿色、纯天然、无污染的品牌。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经济阈与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阈限,确立草原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及其系统中人的行为规范等,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稳态及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王关区 《实践》2007,(4):22-24
我国草原的退化沙化不断加剧,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日趋下降,特别是北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因此,分析草原生态经济的现状,探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的原因,尤其是寻找治理草原生态环境、推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途径、对策,既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发展新定位。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将旅游业纳入全盟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盟富民增收产业来大力扶持。2013年,实现旅游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3%。规划先行打造精品早在2008年,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就制定了旅游强盟的两个五年规划,2012年,借元上都遗址申请成功  相似文献   

7.
吴团英 《实践》2007,(5):43-44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历代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们的智慧结晶,包  相似文献   

8.
由于盲目开垦、超载过牧等原因,使得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其生态保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面对草原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现实,我们必须转变草原牧区以往的发展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新选择、确立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草原牧区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对策体系,走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使得现实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由恶性循环、逆行演替向良性循环、进展演替转变。  相似文献   

9.
今日的草原民族,正面临着汹涌澎湃的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也正在经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虽然草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进入新世纪以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继承和发扬草原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深入探讨草原文化的历史命运、发展落差、文化变迁、现代转型、未来走向等问题。这是21世纪摆在我们草原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郭晓岚 《世纪桥》2013,(3):143-144
草原是内蒙古生态安全的屏障,随着草原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依法治理草原水平的日益提高,内蒙古各级政府从各个层面加大了草原保护建设力度、提升了草原战略定位,进一步推进草原管理体制改革、推行草原承包经营,积极做好农区牧区的协调发展、完善草原保障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理论界对内蒙古保护草原资源的各项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则对这些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文化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民族电影发展、草原文化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草原文化产业要实现持续、高效、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结合草原文化产业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自主创新必须确立本位化、独创性、科学化、层次化和链条化、国际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冷习 《实践》2010,(10):52-52
<正>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北方草原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北方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化。他们随着气候、人口等的变化而迁移,也带动了草原文化及游牧文化的转移以及与农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草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一旦形成了文化,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人文概念,经济概念等的重合。在对草原文化的挖掘与梳理上,应该从大视角出发,从多重角度对草原文化进行解读,从而为草原文化的繁荣与当代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卿如许 《实践》2021,(1):63-63
“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我们的歌声里。”如果没来过草原,就把草原歌曲当作放眼看草原、侧耳听草原的窗户吧。歌中的草原,是一幅流动的画。画中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醉人美景,也有“草原夜色美,琴曲悠扬笛声脆”的岁月静好。听着草原歌曲,仿佛置身大草原之中,那里有洁白的云朵、连绵的草原,还有斑驳的野花和曲折蜿蜒的小路,不远处成群的牛儿羊儿在悠闲地吃草,真的是美如天堂。  相似文献   

15.
传承草原文化 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 ,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尽快制定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 ;打破条块分割 ,重点组建一批大型草原文化产业集团 ;确定主导型文化产业 ,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 ;培育完善文化市场 ,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力培养文化经营人才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锡林郭勒草原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其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草场面积的26.5%,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锡林郭勒草原草地类型多样,由西向东渐次为荒漠半荒漠草原(16%)、沙地植被(33.6%)、典型草原(34.5%)、草甸草原(15.9%)。这里不仅植被类型繁多,而且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赤峰市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近些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上部分地区满负荷、超负荷的开发利用,部分草原生产功能逐步弱化甚至丧失,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疆昌吉州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诸如部分草场确权不到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没有根本解决、违规开垦和征占用草原问题比较突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草地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草原确权承包工作、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工程、加强草原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和理顺草原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9.
新疆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后,从生态效益来看,改善了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增加了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了牧区经济稳定增长和畜牧业发展、转变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效益来看,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在实际中也存在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标准低、草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06,(7):I0002-I0002
陈巴尔虎草原地处素有“绿色净土”之称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是呼伦贝尔最具代表性、最令人迷恋的圣洁之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至今未受任何污染的典型草甸草原,是闪耀在祖国北方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为其题名“天堂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