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是大理核心竞争力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飞跃.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整篇报告的一大亮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战略地位的提升,是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并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并明确指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云南省鹤庆县坚持“生态、自然、宜居”的理念,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建设景点、形成亮点”上下功夫,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四大工程”建设,努力推进“四个结合”,全力打造“高原水乡、田园风光、民族工艺、云南玫瑰”亮点品牌,倾力建设美丽鹤庆、宜居鹤庆和幸福鹤庆。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在新形势下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内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困难,只有做好政府与人民共同、理念与行动共同、发展与环境共同,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尊重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历了由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立足当前中国具体发展实践,提出了五位一体布局下的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对中共历届党代会和中央全会文献的考察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的当代引领的进路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期,以“十八大”报告的形式重点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建设生态的方针政策,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脉络,基本条件和路径等.本文梳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方面阐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来抓。因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建设生态文明。当人与自然对立乃至冲突时,良好的生活方式就难以建立,也就很难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核心价值。鉴于此,生态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着内在联系,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主义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体现出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系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近年来,全省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保持生态环境优势,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在发展中亦存有一些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客观自然规律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深化提高,也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滇西北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独特的地区,但又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同时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强保护的双重压力。只有认真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更好地保护,才能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优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云南、为中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留下一个珍贵的绿色宝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面对物质层面上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而且要面对认知和态度层面上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思维方式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推进思维方式转变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性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为依据,并将其落实到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上。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力地推进了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这项工作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要求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与西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生态文明作为衡量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彰显了该道路的创造性和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是对人民未来利益发展的根本维护,是人类实现真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要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内生动力,需要我们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生态伦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而实现永续发展则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确保人类社会得以连绵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从制度批判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未来走向,阐明了只有将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走生态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最终摆脱生态危机。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的产生引发了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奥康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启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重视全球性视角与地方性视角的相互结合;要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结构上的平衡;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践行科学发展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二是以人为本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维度,开启着它的深层动因;三是以人为本在目的与工具统一中努力追寻现实力量,自觉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丹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是贵州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结论。因此,应该树立生态价值教育观,转变贵州经济发展方式,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