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时光如梭,我转眼间到组织部工作已有三年多的时间。还记得来组织部的第一天,熟悉组织工作就是从阅读《北京支部生活》等一系列党内刊物开始的,尤其是《北京支部生活》以其内容丰富、贴近基层、科学实用的特点让我倍感亲切。现在,《北京支部生活》已经成为我每月必读的刊物,每当在工作中没有思路的时候,总习惯地翻一翻手边的《北京支部生活》,找找灵感。  相似文献   

2.
我在职时经常阅读《北京支部生活》,她曾给我的工作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作用。当时我曾给刊物写过稿件,还获过奖。在我离职之后,阅读《北京支部生活》的机会相对少了。直到今年年初,我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又看到了《北京支部生活》,发现她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报道内容更丰富了  相似文献   

3.
非常感谢《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给我们提供一个参加纪念《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的机会。 《北京支部生活》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党员教育刊物,也是在我区影响力最大、发行覆盖面最广的刊物。目前,我区共有基层党支部、党总支1982个,党员54628名。据我们了解,基层的许多党组织和党员把《北京支部生活》当作了手头必备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5日,我把《广东支部生活》杂志的终结期——第276期《告别读者》的清样交到杂志社临时、负责人手上.从这一天开始,我为之奉献了15年激情与热血的《广东支部生活》杂志将彻底消失.我和我的同事们不得不离开它拥有的近150万名读者.对于我这个已经视刊物为生命的耕耘者来说,这真是最悲壮、最心痛的一刀.  相似文献   

5.
程曼珍 《前线》2008,(10):59-59
“文革”前,我作为北京《支部生活》的年轻记者,在市委大楼《前线》编辑部对门办公,就接触过《前线》。“文革”中《前线》被迫停刊。“文革”后很长一段时间,《前线》没有复刊,而是由市委于1980年创办了理论刊物《学习与研究》。1993年8月,我从《支部生活》调到《学习与研究》任主编兼社长。1994年下半年,市委决定,将《学习与研究》恢复《前线》刊名,我被任命为前线杂志社社长。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认识《北京支部生活》还是在5年前,是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所接触的第一本党刊。由于在上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能看到的党报党刊数量很有限,使我对这本党刊感觉格外亲切,有一种饿牛闯进了青菜园的感觉。《北京支部生活》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很像我的师长。从每一个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是伴随着中华人民款和国的成立而诞生的。1949年下半年,为了加强基层支部教育,当时的市委宣传部创办了《支部生活》这个党内刊物,由宣传部的支部教育科负责编辑,专门刊登支部工作经验和党内迎件,供基层党组织参考学习,这就是今天《戈部生活》的前身。  相似文献   

8.
戏校的来信     
社内负责"友情评刊"的编辑给我抱来几大捆读者来信,每捆中都有一个厚厚的大信封,那是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寄来的。有这么多忠实的读者朋友,我心里热乎乎的。戏校已经把学、用《北京支部生活》当成了组织活动,由党委办公室负责组织。他们印制了两张表格,一张是《北京支部生活》友情评刊表,一张是《北京支部生活》学习记录表。表中的内容很具体,下面就是校长孙毓敏填写的一张表。  相似文献   

9.
创刊于1958年6月的《北京支部生活》,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50年来,《北京支部生活》作为一本综合性党员教育刊物,围绕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高举旗帜,把握主线,求真务实,及时总结基层党的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读编往来     
孔贵:我是北京市卫生局机关离休干部。《北京支部生活—北京老干部》杂志创刊后,我觉得封面设计没有突出老干部特色。但从第7期杂志我看到了变化,封面改进了,我心情特别舒畅。同时看到学习内容也丰富了,特别是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综述等有关文章,使老同志学习能抓住重点,更有针对性了。刘汀:我虽已是耄耋之年,对读书却孜孜以求。身边最好的朋友就是《北京支部生活—北京老干部》。每逢月初,盼此刊物望眼欲穿,收到刊物则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这本杂志中介绍的国内外时事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我老有所知;宣传的北京精  相似文献   

11.
我是《支部生活》的一名老工作人员,有幸参加了创刊、停刊又复刊的全过程,直到离休。许多往事恍如隔日。北京《支部生活》是1958年创刊的。提出办这个刊物的是市委宣传部长杨述。张道一同志是第一任主编,几个月后由吕祖荫同志继任。1958年3、4月份先出了几期试刊,又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于6月份正式出刊。当时,我是从市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调到编辑部的,一来就和大家一起投入紧张的创刊工作。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是我最喜爱的党刊之一,是指引我健康成长、帮助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对我非常严格。自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积极要求入党,但始终没能如愿。一天晚上,父亲拿来一本《支部生活》对我说:“好好学一学,革命的道理,入党的条件,看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以后,每逢《支部生活》出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刊使我思想有了进步。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后来,学校党组织让我担任申请入党人小组的组长,负责申请入党人的工作,这下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活动前,我都要从《支部生活》中找材料,组织大家学习。《支部生活》上有个栏目叫“申请人园地”,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贴近申请入党人实际,非常适合我们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共古林省纪委检查委员会中共占林省委办公厅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中共占林省委宣传部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党工委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全国党的建设刊物研究会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社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社辽宁党刊集团大连《党员天地》杂志社北京《支部牛活》杂志社天津《支部生活》杂志社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社山西《支部建设》杂志社太原《党的建设》杂志社内蒙占《党的教育》杂志社河南《党的生活》杂志社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湖南《当代党建》杂志社江西《江西党建》杂志社安徽《党员生活》杂志社山东《支部…  相似文献   

14.
屈指算来,我和《北京支部生活》结缘已有26个年头,工作中受益匪浅,感情上历久弥深。我1987年参加工作,在一所中学任教。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急需学习党的知识。恰在此时,《北京支部生活》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自己入党历程上的一位良师益友。之后,我调到区教委党委办公室工作,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需求进一步增大。急需学习之际,《北京支部生活》在全国率先  相似文献   

15.
值此《北京支部生活》50年华诞,我谨代表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向《北京支部生活》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愿。祝贺《北京支部生活》50年发展壮大、50年广受好评;感谢《北京支部生活》50年来为国企党建鼓与呼,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良师益友、知心朋友;祝愿《北京支部生活》再创辉煌、事业长青。  相似文献   

16.
转眼间,《北京支部生活》已经伴随我走过了四年的风雨,是她伴随着我由一名普通学生走上高校教师工作岗位,伴随着我由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走上了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岗位。2004年6月的一个晚上,当我主持完学生党支部成员大会的时候,我把几十本沉甸甸的《北京支部生活》赠送给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赠人以言,重于金玉”,我郑重地表示:希望《北京支部生活》能够伴随我们一直走下去,希望她成为我们每一位党员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四川党的建设》前身叫《支部生活》,它是当年省委主办的三大党报党刊之一,主要任务是面向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通俗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党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每期刊物发行量约二三十万册,很受基层干部、党员的爱戴和欢迎.……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们云南省各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的同志,为办好党刊、搞好发行辛勤努力,使得省委党刊《支部生活》的发行量逐年稳中有升,期发量今年已上升到38.6万份。成为云南省连续多年发行量最大的刊物。《支部生活》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深入到云岭大地的各个角落,为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省委及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纪委,向同志们的辛勤  相似文献   

19.
最初结识《支部生活》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记得我是在姑姑家最早看到《支部生活》的,因为姑夫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当时,我还把姑夫读过的十几册旧《支部生活》带回家阅读,至今这些老期刊我仍珍藏着。  相似文献   

20.
<正>《党支部书记》杂志自创刊以来,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刊物的发行量逐年稳步提升。《党支部书记》是实用的。这本刊物的定位非常精确,就是为党支部书记和党的支部组织办的,就是要解决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和做好支部工作的问题。《党支部书记》是知心的。这本刊物时时处处紧紧贴近党支部书记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做他们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