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训是最好的福利据专家分析,可以把人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有10%的人是懂得自我管理的;第二类:有80%的人是需要被管理的;第三类:剩下10%的人是属于管理无效的。你属于哪类人?如果是第一类,恭喜你,你是了不起的人,公司不但不会管你,还会授权给你。因为你能自律自强,自我管理,肯定很容易成功。如果你属于第三类,对不起,公司也不会管你,你的最佳选择是离开,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既不懂得自我管理又不接受别人管理的人在这里可以取得成功的。如果你是第二类人,请接受我们的严格管理,真正的人性化管理。谈到“人性化”…  相似文献   

2.
青海的山     
青海是个多山的省份。青海的山远比青海本身有名。不少青海人在沿海内地都遇到过相同的经历:你言明自己来自青海.对方常会有片刻茫然,或者以为你在说青岛。但如果你提起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则会得到明确的肯定:“哦.知道。小学地理课本上学过的。”  相似文献   

3.
正牵手,拥抱,多触碰你的伴侣生活中有很多压力事件,如果你不擅长言语,不妨在对方感到焦虑的时候,握住他(她)的手。除了牵手,其他肢体接触也会迅速建立起伴侣之间的亲密感。多拥抱、亲吻、抚摸对方,都会很迅速拉近两人的关系。不要急于下糟糕的结论很多研究发现,对婚姻感到幸福的夫妻和不幸福的夫妻有一个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箴言     
《党课》2014,(24):63-63
冒险有两种结果:如果成功,你会很高兴;如果失败,你会变得更明智。因锻炼勇气而留下的伤疤永远不会让你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收获成熟需要付出高昂的年龄代价。水越深,水流越平稳。  相似文献   

5.
蒋骁飞 《廉政瞭望》2013,(10):74-74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三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三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入缘就越差。也许有人不理解,明明是要调查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现在却问我究竟喜欢或讨厌多少人,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心理学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在交际中,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作用的: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人,即使你不对他说出来,也没有为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但时间久了,对方就能感觉到,就会以同样的情感回报你;如果你心中很讨厌一个人,哪怕你将这种情感隐匿得很深,从未给对方什么脸色,最终也会被他感知、回击。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1,(15):31-31
A君对B君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在这里没有任何发展,我恨这个公司!”B君建议说:“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j!这个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君问:“那什么时机比较好?”B君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相似文献   

7.
学会称呼     
彭林 《新湘评论》2012,(4):46-47
我们与他人打交道,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如何称呼对方。可在很多人眼里,“称呼”不就是直接叫对方的名字或者“你”吗,有什么可讲究的呢?“称呼”虽然简单,但里面却蕴藏着很大的学问和智慧。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男性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这样的称呼已经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8.
丰田 《先锋队》2011,(12):61-62
如果你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最好站在对方的右边!如果你想更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好站在对方的左边!这绝不是忽悠人的迷信,因为意大利的研究表明,人类右耳更善于倾听,这是由大脑结构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廷玉 《党建文汇》2009,(9):53-53
圣人问众门徒:“为什么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大喊大叫?”门徒们思考片刻说道:“因为我们失去了理智,我们的喊叫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你不能同对方心平气和地说话吗?虽然你很生气,但是他离你那么近,为什么要大声喊呢?”圣人问。门徒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没有一个令圣人满意。最终,圣人解释说:“当两个人怒目以对时,他们的‘心’离得很远。为了跨越距离的障碍让对方听见,他们不得不呼喊。  相似文献   

10.
范剑青 《党员文摘》2006,(10):22-22
我刚到阿根廷时.有一次来到银行,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广告,上面写着“希望这个夏天你不缺钱”。我一时好奇,就问银行的客户经理,对方介绍说,这是一种夏季度假贷款。如果你想和家人一起去海边玩两个星期,可手头又没钱,就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最后,经理笑着对我说:“不过.你们东方人是不需要这种贷款的,你们有储蓄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7,(4):56-57
市民张先生来信反映,最近在长春市的一些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野广告:“高价收药.医保卡换现金”。打通广告上的电话笔者问:“我有医保卡,里面有一些钱,怎么兑现?”对方在电话里说:“到指定的药店,用医保卡买我要的药.如果是省卡按药品价格的7折兑换,如果是长春市卡按药价的7.5折兑换。”“到哪个药店?你都指定些什么药?”  相似文献   

12.
授权与成功     
有效的委派工作可以使你能承担的工作计划比你独自一人所能承担的计划大得多,因为这么做能分散风险,创造团队精神。但是要注意,委派工作可能是把双刃剑,假如你不能遵循委派的原则,你可能宁愿自己做;如果你委派工作给能力不足以完成你要求的人,你就需要撤回工作,重新指派工作或是自己做,如此你不但浪费了时间还会创造一个敌人。为了增加成功的机率,谨记下面的委派原则:挑选能够承担责任的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担当大任,如果你以为不论对方的态度如何,工作可以交给任何一个人的话,你的麻烦就大了。根据能力与兴趣委派工作尽量让工…  相似文献   

13.
94%与6%     
在电话营销中,销售员给客户打第一个电话时,多数人拒绝买销售员的商品,有44%的销售员就不再往这家打电话了;隔上几天,24%的销售员会再给这家客户去一次电话,如果对方还是没兴趣,  相似文献   

14.
预期     
陈世旭 《学习导报》2013,(14):51-51
可能迟到30分钟,告诉对方会迟到15分钟,结果比对方的预期晚了15分钟。这15分钟足以让对方认定你不守信用。预计会迟到15分钟,告诉对方30分钟,结果比对方的预期提前了15分钟,对方会认为你为守约做了最大努力。一个孩子估计自己考不好,对父母说“老师讲这次的考题会很难,能上80分就很不错了。”  相似文献   

15.
报刊文摘     
澳大利亚商人的“三不为”管理严,不敢为澳大利亚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的权力很大,类似于警察,为了弄清大公司是否建立价格同盟,他们的工作人员可以突袭大公司的办公室查看文件资料。消费者协会还有权否决不符合商业法的公司合并,把商业垄断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护健康竞争,最终保护消费者权益。如发现商家有任何违法行为,他们可以依法处罚。在竞争健康而激烈的情况下,商家们都十分注重声誉。零售商如果不小心出了什么差错,比如多收了钱,或是商品有什么问题,态度都很好,退换货随意。如果是小商品,他们就会送你一些,如果是衣服之类,他们会主动给…  相似文献   

16.
胡海军 《党课》2006,(3):46-46
从前办事,人们说的是“凭党性办事”、“凭原则办事”、“凭良心办事”。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我们有时却会遇到这种情况:不论你是办公事还是办私事,不论你是办该办的事还是办不该办的事,如果有“感情”,即使困难再大,也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如果没有“感情”,即使是举手之劳,也会让你磨破嘴、跑断腿一因为人们早已习惯“凭感情办事”。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5):116-118
“三T公司”特约人生顾问牧子晓理对你说: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高兴、幸福、顺心的事,同样也会面对挫折和苦难,此时的你是否还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有你以不计较的心态摊开手掌,才会有更多的获得。  相似文献   

18.
不懂请举手     
韩东东 《当代工人》2011,(19):50-50
《心理月刊》上有篇文章,一位母亲问心理学家:我女儿6岁,说话不拐弯,比如带她去朋友家吃饭,她有时会说:今天的菜一点儿也不好吃!或者对老师说:我不喜欢你、虽然童言无忌。但这确实令对方尴尬。到底是应该保持孩子实话实说不作伪的本色,还是应该教育她说话时要给人留面子显得有情商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商品大潮的泛起,包装在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商品生活中日显重要。如果你有空到街上或商场遛达一趟,那些包装精致的商品名目繁多,真是令人眼花(?)乱;但这些商品就其质来说,名符其实者有之,名不符实者有之,假冒伪劣者也有之,这同样让你大开眼界。 时下,由于人们“商品”观念的增强,在生活中人们也在进行自我包装。诸如有的人当了官,  相似文献   

20.
善意的批评     
批评的话人人会说,特别是当事不关己的时候,风凉话是很容易讲的。然而一旦别人需要我们的善意批评,多数人却又变得结结巴巴。这时候他们不是说不出什么有修养的话,就是让别人认为是恶意的攻击。以下的要诀是帮助你的意图与言词协调一致。   要诀一:找出批评的动机许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关心对方才提出批评,这就是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我们觉得有责任叫对方做“对”某件事情。相对地,有的人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和失败才大肆批评别人的痛处。你的动机是前者还是后者 ?如果你一时不能有清楚的判断,那么最好等弄清楚你的动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