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刊记者 《理论月刊》2007,(5):F0004-F0004
为了进一步贯彻湖北省委关于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2007年4月12日,湖北省社科联、省县域经济研究会、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在武昌联合召开了“湖北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支撑。"十一五"时期,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方针,坚持不懈做好打基础、管长远工作,加大对县域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强力高位推进,全省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跨上新  相似文献   

3.
李亚隆 《政策》2010,(2):31-33
作为湖北省38个山区县市之一,宜都市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并不优越。2000年,该市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处于27位;200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十强: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一;2003--2009年,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区)”。一个山区县市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何以能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最近,我们带着这一问题。来到宜都进行深入调研,探寻其中奥秘。  相似文献   

4.
郑廷贵 《政策》2013,(11):42-43
项目投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底盘"。近年来,当阳市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投资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取得明显成效。当阳连续六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2012年在全省县域考核中排名第8位。  相似文献   

5.
欧阳万坤 《政策》2013,(8):45-47
<正>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四化"协调发展新阶段,以"四化"同步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重大战略。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确立并始终坚持"一主三化"工作方针,全省县域经济呈现提质提速、结构改善、质量提高、后劲  相似文献   

6.
张卫国 《政策》2009,(6):43-44
4月27日至28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黄冈市召开。会议要求全省上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本期《经济建设》栏目特刊发一组文章,介绍几个县(市、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与经验,供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08,(2):37-37
近年来,湖北按照“一主三化”的方针,采取对县市扩权等措施,使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从全省的经济格局中考察。低山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政策》2006,(4):19-19
2002年4月下旬,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暨县域经济现场会议在仙桃市召开。省委书记俞正声在会上强调指出,在继续支持武汉等大中城市做大做强的同时,要突出抓好县域经济。要学习推广仙桃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等的做法与经验,推进全省民营经济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远学桐乡,近学邹平,提前两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过千亿,争创全省县域经济30强前10强和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前50强”,这是桓台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树斌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总目标,也是县委、县政府在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结束后,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目标宏大,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完全符合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精神,也客观地反映了全县干部群众加快跨越发展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0.
可顺祥 《创造》2012,(4):90-93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省委书记秦光荣明确指出:“强滇之基在于强县,发展县城经济就是发展全省经济,抓县域经济就是抓富民强滇。,,省长李纪恒强调:“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到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全省要以战略眼光谋划、以全局意识统筹、以科学态度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陈杰 《前进》2017,(9):34-36
<正>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支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省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县域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严重制约着全省经济发展的步伐。本文认为,我省应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固有思维模式,以城市群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型,实现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的同步推进,从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  相似文献   

12.
《湖北政报》2009,(9):50-50
<正>2009年4月27-28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黄冈举行。会议冷静深刻分析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对2009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危中寻机,克难奋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4,(8):66-67
2014年7月10日,省政府通报了全省201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按照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取向、发展基础等标准,代县荣获全省“201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海南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全省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县领导班子的经济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取决于经济工作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法。与时俱进,因势而变,努力创新县域经济工作方式方法。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毛凤藻 《政策》2013,(4):41-43
2012年湖北经济运行回顾2012年,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运行呈现五大亮点:——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县域经济贡献大。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速11.3%,快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达到22250.16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人均生产总值38572元,折合6110美元。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发展水平,呈现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的良好态势,为保持全省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则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全省整体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经济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欧阳万坤 《政策》2010,(4):25-27
县域兴,则湖北兴;县域强,则湖北强。2009年,全省县域经济承续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势头.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力促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加快湖北科学发展增添了动力。据统计,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7208.6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5%.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6.2%.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3%;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基本是农村经济。目前全省有219个行政县(市、区),县域工农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额、财政收入占全省人口总数的90%以上(其中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84%)。振兴县域经济是富民的前提、扭转财政困难的关键以及将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基础。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近期和长远战略目标是不可能的。最近,我们通过调查,对进一步加快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形成了若干共识。 从我省实际出发,需要从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稳步提高,一批经济强县脱颖而出。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象仍  相似文献   

20.
黄承喜  付春晖 《政策》2007,(6):33-35
2000年以来,我省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初步统计,2006年,全省76个县(市、区)完成GDP3866.61亿元,年平均增长为9.6%,县域GDP占全省比重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