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佘立柱 《政策》2011,(11):71-72
近年来,竹山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两圈一带"、十堰市委"一城两带"(十堰城区、竹房城镇带、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布局,科学开发优势资源,建设生态水电大县,县域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以堵河梯级开发全面展开、3万工程移民和谐搬迁、谷竹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上升为省级战略为标志,竹山进入了统筹城乡、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陈章贵 《世纪行》2012,(10):27-27
9月8日至9日,省政协副主席陈天会调研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房县片区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3.
余春存 《政策》2013,(4):49-50
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竹溪试验区以305省道为主轴,东起县河西至蒋家堰关垭,辖区内有6个镇、159个村(场)。近年来,我们全力推进镇城带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城镇带沿线6个镇已汇聚全县85%的人口、90%的经济总量,成为全县人口密集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在新的起点上,竹溪县委、县政府将进按照"竞进提质"要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  相似文献   

4.
绿色城镇:小城镇发展的目标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城镇是指把传统城镇化建设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协调统一起来 ,溶入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人文等因素 ,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 ,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的城镇复合系统。我国小城镇发展应以绿色城镇为目标价值取向 ,并应从切实发展小城镇的循环经济、注重小城镇的生态规划、治理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小城镇工业结构、土地集约利用、保护小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等六个方面来实现绿色城镇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加快城镇化建设不仅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要求,也是河北省打好"四大攻坚战"的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2000年—2011年,河北省区域生产总值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年均增长11.3%。2012年,河北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575.0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在全国GDP排名中位列第六。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实现城镇发展的生态、低碳和绿色,对推动  相似文献   

6.
吉洪 《今日海南》2007,(1):30-30
一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支持“产业支撑、绿色环保、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吸纳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7.
甄艳 《政策瞭望》2013,(8):55-55
江苏省政府决定.到2015年底.江苏城镇新建建筑面积将全面达到一星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期间该省通过绿色建筑建设有望撬动上千亿元规模的绿色建筑市场。按照《江苏省绿色建筑实施方案》设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江苏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总面积将超过1亿平方米。2015年.江苏全省城镇新建建筑面积将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2020年,全省5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据悉.江苏在绿色建筑建设方面除了政府投资项目、保障性项目和大型公建项目.还将33个各类示范区纳入绿建标准实施范围.并要求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达标。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每新增1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将直接拉动504L元以上增量投资.有望撬动上千亿元的绿色建筑市场,带来强大的产业推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8.
高瑞华 《乡音》2014,(1):18-18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实现城镇发展的生态、低碳,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6,(3)
正近期,房县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绿满房县"行动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察看荒山绿化、河道绿化、林业育苗等现场,听取县林业局关于"绿满房县"行动进展情况的汇报,组织竹房城镇带政协联络处主任和相关政协委员讨论座谈,收集整理了推进"绿满房县"行动的意见和建议。一、"绿满房县"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房县是湖北省第一林业大县,林业用地面积653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768.9  相似文献   

10.
孟爱芝 《乡音》2011,(7):29-29
我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已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适时提出了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新目标,就是要建设宜居、宜游、宜行、宜商、宜乐,富有文化魅力的现代城市。"三年上水平"既是城镇建设的任务,也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我省此番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应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湖北政报》2009,(4):29-30
<正>鄂政发[2009]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鄂政发[2003] 30号),以"楚天杯"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呈现出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王悦洲 《前沿》2006,(11):220-223
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密切关联。农业剩余与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农村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建设形成巨大推动。要加强农村第一产业,夯实农村城镇建设基础;调整优化农村第二产业,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任振鹤 《政策》2015,(1):47-49
【正】绿色代表生命、活力、健康。遵循"三个规律",践行"三维纲要",在推进省级战略咸宁实施中实现绿色崛起,是变"后发咸宁"为"厚发咸宁"、建成全面小康咸宁的不二选择。一、绿色崛起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咸宁绿色优势明显,务必站在"绿色决定生死"的高度,积极探索"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创建联合国人居环...  相似文献   

14.
《现代领导》2014,(3):F0003-F0003
今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把生态文明理念和智慧城镇运营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以加强“三供两治一清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城镇管理体制和机制为重点,重点投入,集中推进,建设好绿色、低碳、节能宜居北大荒。  相似文献   

15.
王树华 《群众》2014,(5):53-53
<正>城镇化离不开城镇建设,可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是根据本地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基础来推进城镇化,而是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盲目建新区、造房子。这种"有城无市"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往往容易引发农民难以转变为市民的"半城镇化",沦为靠水泥砖块堆砌的"伪城镇化",并最终催生了"鬼城"在各地频频出现。城镇化要建设的远不止城镇本身,其更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是人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谭畅 《小康》2013,(8):92-93
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消费,2100多位国内外政商领袖,在生态城市贵阳,共同探讨绿色变革与转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建设绿色北京促进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有利于将北京建成中国的首善之区、文化名城、创造之都、宜居城市.并有利于引领和推动人文中国、科技中国和绿色中国建设.要推动绿色北京建设,提出10条措施,主要内容是:建设绿色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环境治理步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制定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颁布北京市生态文明公约;提倡绿色消费;推进社区环境建设;将绿色北京建设与绿色中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北京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4,(11):54-54
姚安县牢固树立"小城镇、大战略"的城镇经营理念,紧紧围绕城镇建设规划、建设和管理三大职能,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努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正开化县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国家公园的圆梦行动正式启航,这是开化实现"转型跨越、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在实践中,要坚持以改革为统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精气神,抓好既定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国家东部公园建设首战告捷。守住"底线"坚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不动摇构建"一体两翼多点"的县域城镇空间体系,开展城关小城市培育试点,5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14,(10):29-30
<正>绿色产业是实现"绿色崛起"的核心,基地建设是绿色产业的基石。竹溪县要建设十堰绿色产业引领区,需要强力推进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突出第一产业在"绿色崛起"中的基础作用。一、竹溪县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现状近年来,竹溪县把绿色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实现"绿色崛起"的突破口,按照"南特北茶、适度兼抓"的产业布局,着重抓绿色产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