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声音     
《台声》2014,(9):14-15
林中森:清廷国势孱弱因此甲午战败,台湾进入日本殖民统治的悲情时代。但台湾人民抗日、保卫家园事迹遍传,这些历史教训不能忘。两岸人民应汲取教训、珍惜和平发展的成果,让两岸缔造的和平发展成果使全球刮目相看和学习。——8月1日,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在“甲午风云·宝岛悲歌”活动中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2.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岛内,人民悲愤异常,纷纷拿起武器,与日军进行斗争。虽然最终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奴役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伴随日本在台湾统治的加强,台湾同胞斗争的方式也逐渐从武装反抗转向和平运动。因为早在1907年梁启超就曾对林献堂说过:  相似文献   

3.
甲午年寄语     
戚嘉林 《台声》2014,(3):42-42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我们民族永远的伤痛。近代中国衰微,遭致列强侵凌,其中尤以东邻日本为最。早在19世纪中期,日人佐滕信渊、岛津齐彬、吉田松阴等先后大肆鼓吹侵华。日本旋于1874年藉端启衅,兵占台湾恒春未果。  相似文献   

4.
从1683年康熙统一台湾到1895年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日本之前共2I3年,台湾经济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是比较明显的,到了甲午战争之前,台湾经济开始进入了向近代化起步的时期。对于清代台湾经济的开发和发展,我们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正1945年10月25日,在时称公会堂的台北中山堂,当中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全岛各处,欢歌燕舞,家家户户,祭祖谢神,告慰先灵……"甲午战败乙未割台今天,台湾新北市盐寮海滨公园,一座抗日纪念碑矗立在波涛之畔。1895年5月29日,日军就是在此处登陆,拉开了日本殖民台湾的序幕。甲午战败,1895年(乙未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  相似文献   

6.
曾龙 《统一论坛》2014,(2):66-68
公元1894年,是清光绪二十年,中国干支纪年里的甲午年。在这一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署而告终。日本凭借巨额的战争赔款和殖民掠夺,全面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清政府中兴梦碎、积重难返,泱泱中华就此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痛失宝岛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相似文献   

7.
甲午之战,中国战败,一纸《马关条约》使祖国宝岛台湾,自110年前的已未年5月起,被日本殖民主义者蹂躏达50年之久。而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也持续了50年。如果说中国大陆同胞的抗日斗争是从1937年或1931年计起,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则发端于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那一刻。他们以65万同胞生命的代价,与大陆同胞一同经历了苦难与抗争,赢得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应该说,在整个抗日斗争中台湾同胞始终是一支生力军,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日本对台湾的觊觎和殖民统治日本的地缘和历史特征,决定了它必定对外扩张。而日本历史上国…  相似文献   

8.
卢成池 《台声》2013,(2):70-73
1895年,甲午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以一纸《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同胞“义不臣倭”,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全岛性惨烈的反割台斗争。5月25日,台北宣告成立抗日临时地方政权“台湾民主国”。6月上句台北失陷后,战事主要在台湾中南部展开。  相似文献   

9.
许家宜 《台声》2014,(4):74-74
今年又逢岁次甲午,二甲子120年前清廷战败而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成为日本大和帝国的“领土”。厥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与日本也变成了“敌国”。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即派“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汉文化。当时的长安城是繁华的都市,众才荟萃的世界中心。到了明朝,出现了日本海盗,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22)
<正>今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当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声,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日本在乙未占据台湾,开始了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岛内同胞被强制改为日本国籍。在日据50年中,台湾同胞开展了英勇的武装斗争和非武装的民族运动,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付出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台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一个是台湾企业的出路问题。回顾100年前,清朝末年,中国积弱不振,甲午之战,败于日本,台湾因此被迫割让。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回归祖国。由于内战,台湾旋即再与大陆分离。在上述两种局势下,两岸隔海相望、不再往来,共有100年的时间。台湾百年孤立的后遗症,现出台湾同胞有些“自悲情结”在国际野心家的暗中支持下,一些人的这种“自悲愤结”转化为“自大情结”,踏上“台独”的邪路。这真是中华民族的不幸。近10年来,冷战结束,海峡开始解冻,两岸也开…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在清政府头上,台湾遂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直到二战结束,台湾才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归还于中国。本文旨在对台湾回归祖国的历史过程及其背景作一概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台湾因其所处地理位置更是首当其冲。甲午战争失败后,台湾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在这之前,荷兰人占据台湾也有38年之久。所以,台湾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外国侵略、欺凌的血泪史,也是一部充满台湾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史。台湾虽然是孤悬大陆外的一个海岛,但台湾的命运历来与大陆休戚相关,大陆与台湾人民从来都是并  相似文献   

14.
刘斐  石龙洪 《台声》2023,(22):106-107
<正>台湾光复纪念日之际,回望历史,视线里会出现“乙未战争”——那是宝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那是中华儿女浴血抗击日本侵占的一曲壮歌。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将台湾割让日本。闻知岛内军民抵抗之心坚定,为避开基隆、淡水一带炮台的防备,日军于5月29日从台湾东北部的盐寮沙滩登陆。然而,等待他们的是包括兵勇和闽南、客家聚落及台湾少数民族部落的奋勇抵抗。这场全岛持续近半年的战斗,史称“乙未战争”。  相似文献   

15.
台湾人民抗击日寇割占台湾史略张凤翔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居住在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的中华儿女长期以来就在那里生息、繁衍,戍守、维护着祖国的统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用鲜血和生命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  相似文献   

16.
王亮 《两岸关系》2014,(5):36-37
<正>3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海峡两岸(粤台)中等教育论坛暨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甲午年成年礼大典在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为主轴,两岸教育界同行就中华文化与感恩教育、创新中华文化教育课程两大主题展开探讨。论坛期间,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按惯例为高二学生举办了甲午年成年礼大典。研讨中见真知本届论坛由广东省台办及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台湾高级中等学校校长协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及  相似文献   

17.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4,(1)
<正>2013年12月1日,是著名的《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1943年12月1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之际,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首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确定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的处置原则。1945年7月26日,三国首脑又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再次明确宣告《开罗宣言》所规定的条款必须实施。《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及澎湖群岛等应归还中国,其中当然也包括日本利用甲午中日  相似文献   

19.
蓝博洲 《台声》2024,(3):62-73
<正>白糖甜,甜津津,吃着白糖仔细忖:此糖造自台湾人。想当初,郑成功,开辟台湾多艰辛,原望后人长保存。甲午年,起纠纷,鸭绿江中浪滚滚!中日一战清军败,从此台湾归日本!台湾糖,甜津津,甜在嘴里痛在心。“这是我小学二年级国语课的一篇课文,题目叫《台湾糖》。一直到现在,60多年了,我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因此,你应该不难想象,它当年给我的印象有多么深刻啊!”1997年3月29日下午,  相似文献   

20.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政客,围绕着战争的责任问题著书立说,企图论证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完全符合国际法”,其中不乏顶尖的国际法专门学者出场,迄今仍噪音不绝于耳。但中国作为被侵略的当事国受害者,多年来,还没有一部专著站出来澄清事实、辨明是非,拆穿这种歪曲国际法的伪道学,令人遗憾。戚其章先生的新著《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一书(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以国际公法为准绳,把法理研究与历史考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次把争论百年的甲午战争责任问题,放在国际法的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