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小城内突然接二连三地响起了鞭炮声,其热烈程度不亚于年节,正当我莫名其妙之时,有人传言,某地挖出一条大蛇,会开口说话:说是放鞭炮可以“驱瘟避邪”。于是谣言四起,以致商店积压的鞭炮迅速告罄。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时一隅之怪现象,后来才知此类谣言竟波及五六个省,这不能不让人惊叹,谣言一旦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其危害将更广更烈。  相似文献   

2.
处决胡长清、成克杰的枪声犹在空中回荡,报纸上还时不时地报出某某贪官被依法判处死刑的消息。这表明了我们党依法治国、严惩腐败的坚强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振奋之余,我不禁想起了“剖腹藏珠”的成语典故:据说,西域有个商人,偶得一颗珍珠,视为至宝,深怕被人偷去,便“剖身以藏之”。唐太宗曾经借此告诫大臣们:有些官吏因贪财而丧命,有的皇帝因奢靡过度而亡国;不是同那个爱珠不惜身的商人一样的愚蠢可笑吗?再看看今天,爱珠甚至贪珠者,不是大有人在么?一个个腐败分子在金钱装满“口袋”的时候,“脑袋…  相似文献   

3.
要命的钱袋     
传说很久以前,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一张床都没有,只好躺在一条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突然,在穷人的旁边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好吧,我让你发财。我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相似文献   

4.
在抗日战争时期,军阀孙殿英率部驻于太行陵川县一带。蒋介石对孙殿英很不放心,经常派将领去监视他。一天,孙殿英和监视他的国民党将领在一起闲聊。他说:“有人说我是靠揭墓起家的,其实不然。我先是揭开乾隆的墓。乾隆的墓像地下宫殿,修得富丽堂皇,但值钱的东西并不多。“打开西太后的墓可就不一样了。西太后的地下宫殿远不如乾隆的墓修得富丽堂皇,但是东西多得数不胜数。其中有三件最值钱的东西:一是西太后嘴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夜明珠有核桃大  相似文献   

5.
事情要从1997年元月的一个寒冬的日子里谈起。一位从柘林来的中年妇女到我所找到我,出口就诉说“我在章俊理诊所医治一颗牙齿,花上7000多元,锯掉我4颗牙齿,还打我……”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治一颗牙要花上7000多元,心想用黄金把这几颗牙包起来,也不要花7000多元。我问:“有收据吗?”这位名叫荣华的中年妇女,顿时流着泪、哭诉着:“去年底,我到章俊理诊所评理,要他赔我4颗牙,退还我7000多块钱。当时章君鹏说:‘我那里收了你这么多钱,你把收据定单拿给我看’,谁知道章君鹏竟当着大家的面,‘呱呱’地把收费定单给撕了,还凶狠…  相似文献   

6.
“身无长物”断想池寒冰《世说新语》记载着一则传说:魏晋之际,有个姓王名恭的的豪门官员一次从会嵇回到京都。他的族叔王大前来看望,一眼看到王恭的坐席上有一条6尺的簟,便对王恭说:“你这次从东边的会嵇回来,一定带回了簟这种当地特产,可否拿一领给我?”王恭不...  相似文献   

7.
广州有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浇筑了这样的水泥锥,其目的是驱逐流浪汉。看到这幅图片,让我想到有关这座城市的传说:据说在周朝的一天,有五位仙人骑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把谷穗留给广州人,并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从此,广州成了富饶的地方,广州也因此得名“羊城”。之所以想到这个传说,是因为这个传说表明广州起源于移民,“羊”和“谷穗”来自北厅文明。正是北方文明向岭南的输入,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蕾 《法治纵横》2011,(9):10-11
2010年岁末,两条消息刺痛了中国人的神经。 一条是12月22日,在深圳各大论坛流传的一则名为“史上最高公务员工资”的网帖,称,“深圳市某管理服务中心人均年薪近30万”。 另一条是一天后,网友“杂碎江湖”发的一条微博:“刚才快递员在我公司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一万五,会为了你这2000元的礼品丢这个饭碗么!’整个公司,一片死寂……”  相似文献   

9.
近日,鲁迅之子周海婴写的《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畅销,全国各地有数十家媒体争相连载,为此,2001年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播出了半小时对周海婴的专题访谈。节目中间有一段,周海婴说:“我打官司不是为了钱。”主持人倪萍问:“关于鲁迅的后人,社会上人们有所传说是很自然的,有一种传说是关于鲁迅的后人为鲁迅著作版权打官司的事。有人说鲁迅先生的后人都比较爱钱,这样的话你听到过吗?”周海婴答“:这个传闻已有很多年,从198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我背的这个不叫‘黑锅’而叫‘钱锅’已有20年……那次我访…  相似文献   

10.
开卷有感     
《江淮法治》2008,(16):56-56
编辑同志: 我非常喜欢“静心茶坊”这个栏目,该栏目犹如其名.就像一方安静的茶斋,悠闲品茗之际,一颗浮躁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非常美好的感觉。“浮世随想”是我最爱的版块,在这里我可以看到人间的真善美,灵魂的高尚与伟大,心灵的挣扎和升华,这一切都让我回味悠长,这里不啻一个人间浮世绘。而且语言优美,更增添了阅读的快感。  相似文献   

11.
梁凌 《公民与法治》2013,(22):52-52
女儿临睡前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发财了吗?”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4,(7):56-57
福建惠东一带,素来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而蒋细宗则像是一条凌空漫舞的飞龙:崇武大砟一直是个以海为生的渔村,而豪达石业有限公司则是这海岬高高升起的一颗工业明珠。1993年底,在共和国大地上,发展的大朝汹涌澎湃,创业的涛声如雷似鼓。正如俗话所言“机遇总是青睐于有理想的人”,这时,蒋细宗这个先在海上犁风破浪又在村里当过干部的大海之子,在这大潮的鼓舞下,在这涛声的指引下,雄心壮志地创立“豪达”事业,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战友,别哭     
宋巍  刘洪利 《江淮法治》2012,(15):60-60
又是一年落叶飞。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当我摘下老兵胸前那一颗颗星,摘下他肩上那一条条杠和衣领上的领花时.老兵早已是泪雨滂沱,撇过头紧紧地咬着唇。他拿着曾经属于自己的肩章爱恋而又小心地抚摸着,轻轻地吻了一下,最后“狠下心”交给了我。那一刻,我多想说声兄弟别哭,可怎么也说不出口.只有默默地看着他伤感的面容,最后给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和标准的军礼。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平凡朴实却又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你的心中都应当有一颗螺丝钉的形象。我,愿意忠于我的岗位,做公证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相似文献   

15.
真爱无价     
1983年,在农村插队6年的小蔓和王军终于要返城了。离开农村的前一夜,这对恋人憧憬着未来,计划着把他们相爱的事告诉双方的家长.以征求他们的同意。王军欣喜地说:“有你这个既漂亮又能干的媳妇,我父母高兴还来不及呢。”“可我爸去世早,我妈早就说过,要我一定嫁个有钱有权、能撑起这个家的人。”小蔓有些担心地说。王军说:“这你放心,我虽然既没钱也没权,可我身强力壮,能吃苦,保证能让你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闻听此言,小蔓感到十分欣慰,激动地拉起王军的手.两颗年轻的心幸福地贴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1993年6月23日,中级法院民庭通知古鉴兹及其律师李大进、李荣胜及律师金桂珠去谈话;王国藩及其代理人蔡志革。刘勇也到庭,并带来了古鉴兹们不认识的两个人。等谈话开始后,古鉴兹和李荣胜觉得比上一次的谈话更饶有风趣——审判长张贤昌问王国藩:“你对古鉴兹写这本《穷棒子王国》起诉,当时怎么考虑的?”王国藩答:“他诬蔑我,还有诬蔑毛主席。”“你认识古鉴兹?”“认识,了解。他在我们树下放五年劳动改造,吃饭住房未交钱,这本书改名不改性,改姓不改名,地点也变了,但一看就是写的我们那里的事,我认为殷大龙就是我。”“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致函,详述对我的“一条意见”和相关的一宗民事上诉案件处理情况及该案的判决结果,并随函寄来判决书的副本。2004年6月2日下午,省高院院长周溯在滁州市约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执法为民”进行专题座谈,听取意见、建议。作为与会的市人大代表,我在会上就一桩案件提了一条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萧劲光被一个电话召到毛主席住处.深知毛主席生活习惯的萧劲光看见毛主席还在炕上批文件,以为他生病了,就问毛主席哪里不舒服.毛主席笑着道出了缘由,唯一的一条棉裤被江青洗了,这才不得不在床上办公.萧劲光听后,马上叫毛主席的警卫员领来一床棉被和一套新棉衣.毛主席见状大发雷霆:“劲光呀,我希望你记住我的话,我不能搞特殊,你也不能搞.那些搞特殊的人,迟早要搞垮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快乐一站     
木子 《政府法制》2012,(35):33-33
选择 一只熊抓住了一条大鱼回家了,熊对鱼说:“你自己选个死法吧。” 鱼说:“请让我死得舒服点。” 熊说:“你是让我电死你再吃掉你还是让我淹死你,你自己选择吧。”鱼说:“那还是淹死我吧。”  相似文献   

20.
小男孩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普通农家:6岁那年,他随父亲下地干活,累了便坐在田埂上休息。他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蔚蓝的天空发愣。父亲问他想什么,小男孩说:“长大了,我要坐飞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父亲一巴掌打在他屁股上:“别想好事了,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