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桂珍 《唯实》2010,(12):50-53
制度伦理对官员道德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规定性,同时,官员道德对制度伦理的构建和实现也起着重要支撑和保证作用。制度伦理与官德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充分重视政治制度改革,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并从三个结合推进官德建设,才能使制度伦理与官德建设相得益彰,真正提高官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深入反思改革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都需要制度创新,因此制度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深入反思改革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都需要制度创新,因此制度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理论和实践表明,制度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社会中的人和事框进它所设立的秩序中;人们在享受制度带来的自由与秩序时,也可能会遭遇其带来的不公和代价。无论是刚刚废除的劳动教养制度,还是新颁布的"单独二孩"政策,总驱使着具有"终极关怀"情结的人们,渴望废除"恶"的制度,制定并实施"善"的制度,从而让制度插上道德的翅膀。如何让制度插上道德的翅膀?这显然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现实有机统一的伦理问题。李刚先生新著《制度·创新·伦理——制度伦理视域下的制度创新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便是这种探索的成果,是一部颇为令人信服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信念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气质上是统一的,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指引着大众的判断与选择。它是德性伦理中最具基础性的元素,或者说是促成德性成长最重要的基元,其他德性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它的影响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凝炼出的12对德性要求,也都与信念伦理有机联结。它需要全体国民具有与这种价值观相吻合的信念伦理作支撑。信念伦理的缺失将导致工具理性泛化、价值相对主义甚至走向道德虚无主义。研究信念伦理理论,有助于加快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坚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目标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一定的伦理精神的关切,制度伦理以其规范、协调和创新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合理、公正的制度环境和伦理支撑,并在促进社会公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了一致,显示了其重要作用。和谐社会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对制度伦理提出了相应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社会中,国家是一个具有道德品质和道德价值的特殊实体,国家伦理不仅是国家制度、政策和行为的道德基础,还体现了国家精神,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基础。核心价值观需要国家伦理意识和伦理精神的支撑,它体现着道德共同体的精神实质和价值指向,通过伦理导向和道德教育而被接受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伦理的价值诉求,反映了国家的伦理属性,奠定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制度伦理研究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层的制度根源和利益根源。制度伦理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满足和实现社会成员个体需要和利益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伦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伦理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维护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个人利益和私人权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实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公正、和谐与普惠,促进社会转型期制度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制度伦理不仅包括伦理的制度化、法律化,即伦理的制度向度,也应包括制度的伦理向度,即制度的合理性与合道德性。制度的伦理和伦理的制度是制度伦理中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另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价值合理性的经济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在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多元制度伦理胶着并存、具体经济制度伦理安排紊乱和缺乏协调性等伦理问题。为此,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必须遵循义利统一、公平与效率并重、竞争与协作结合、先富与后福兼顾等原则,采取培植市场经济制度伦理观念,转换传统伦理,合理分离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伦理,实现各具体制度伦理规范之间协调等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