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美国当代学者埃德加·博登海默的代表作<法理学>一书提出的"综合法学"(亦译为统一法学或整体法学),奠定了其在法学界的地位.<法理学>一书的副标题是"关于法的哲学与方法的思考",虽然法学界有不同的译法,②但其基本意思是很明确的,在他看来,法理学就是从哲学和方法论的高度来思考法这一社会现象.正是在这一新的思维方式指导下,博登海默<法理学>中关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对于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沈宗灵教授主编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年6月第二版的2 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理学》是北大出版社法理学教材的最新版本(下称《法理学》)。该教材资料翔实,并对一版作了不少修改,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教材,但笔者仍然觉得该教材有几个问题可以提出来探讨。一、《法理学》的结构和体例《法理学》分为四编:一编法的一般原理、二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三编法的制定、四编法的实施和监督。从结构上看,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编,分为依法治国总论、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政治、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3.
法理学     
本书作者赞同这样的观点,法理学应以“一般法”为研究对象。所谓“一般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法,即法理学应是对古今中外一切类型的法及其各个发展阶段情况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私法评法理学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一部法理学史可以仅限于记录和描述人类对某一部分法律现象的观点 ,那么法理学本身则应谋求对所有法律现象的普遍认识 ,仅仅以本国法或者国内法为研究对象的法理学 ,其贫乏和狭隘是不言而喻的。在罗马法时代或在天主教教会法支配家庭法的时代 ,法理学 (乃至法学 )是世界性的 ,直到 180 4年《拿破仑民法典》及稍后的几部拿破仑法典的问世 ,法理学研究局限于本国法或者国内法的动向才见端倪 ,并因学者的效仿而具有普遍性 ,法理学的普遍性和世界性因而也逐渐被其片面性和民族性所遮掩。1对于这种现象 ,《奥本海国际法》早就尖锐地指出 :…  相似文献   

5.
传统法理学教材的编写注重法理学科体系建构和发展,不太注重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编写教材。传统法理学教材不仅未能很好地展现出法学理论和实践的关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法理学问题意识和法理学思维能力。2003年以后,法理学教材出现了新的改革趋势,一些法理学教材的应用性特征日益突出。应用法理学教材其特点在于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法律事件生动地阐释法理,并将法学理论运用于具体案例的分析之中。应用法理学教材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法学理论的理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理学问题意识和理论思维能力。但现有的应用法理学教材的编写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从法理学教材未来发展趋势看,应用法理学教材将在各类型法理学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法理学大纲》中,李达对自古希腊以来的法理学的主要流派系统地进行了批判性评述。李达认为各派法理学对于各该时代的法律都有很大贡献,和先前的学派相比,都有其补偏救弊的的功能,但其自身的矛盾又反过来说明其不是科学的。李达的评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奠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理学说史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法理学     
本书是享誉英语世界的法理学经典教科书,旨在通过对不同法学流派的背景、立场、观点及其内在交互影响的梳理,为读者提供一幅宽广精准的法理学图景。  相似文献   

8.
法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法学在实践运用上与其他部门法学如民法、刑法等学科存在巨大的差别。尤其在近年随着部门法理学的兴起,传统法理学的作用受到了质疑。但是,我们不能为此而否定法理学的重要地位。实践可以分为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实践。对于法理学,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法理学,我们往往只聚焦其有限的直接实践功能,甚至连直接实践功能也忽视,而忽略其无处不在的间接实践功能。而正是法理学的间接实践功能才是法理学对司法的不可取代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而教学方法则是艺术的精髓。教学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制约。法理学教学方法应根据法理学教材、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对象、考试或成绩评价机制等情况来确定,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杜绝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可供法理学选择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生讲授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调查教学法等六种。  相似文献   

10.
《法理学》是我国法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由于《法理学》课程本身的理论概括性和抽象思辨性较强,法科学生大多反映课程深奥难懂、理解乏力,不能将学习兴趣坚持到底。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其关键又在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始终注意体会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探讨了若干教改举措,主张在抓好课堂教学外,指导学生加强课外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法理学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理学是研究者对待法律与法学现象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看法,其运用价值首先在方法论上,即以法理学的方法来思考部门法出现的特定情形。当应用法学设定行为规则以满足社会之需时,法理学探寻并揭示出法律规则的定理,这是法理学定理的价值。法理学研究法律规范质的规定性,这对立法的评价作用十分突出。对不同的法学流派展开研究不仅有利于视野的拓展,而且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法理与道德的关系是法理学始终关注的,提示我们在做规范性研究时,应当始终考虑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中国法理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经历了一个坎坷的发展过程,教材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50年以后的60年,中国法理学教材的发展经历了移植苏联法理学教材阶段、寻求学科独立和体系重构阶段、法理学教材新改革阶段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体现了法理学教材的发展轨迹是一条从以政治为本到以学科独立和发展为本,再到以人才培养为本的道路.法理学教材进一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立足于法学人才培养,建立起多元化的、适应各类人才需求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文选》有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大量论述中,包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法理学思想,有些论述和论断已经成为了体现法理学思想原理的重要命题和观点,有些甚至已经成为被广为传播和认同的至理名言.在深人学习邓小平理论和认真思考我国法理学跨世纪发展的形势下,对邓小平的法理学思想展开专门性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试就邓小平的法理学思想作以下纲要式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回顾30年来我国法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30年来我国法理学的成就和内在的若干局限,旨在展望新世纪法理学的发展,法理学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我国法理学在新的世纪正面临着多元化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长期困扰我国法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如法理学的涵义和冠名问题、法理学与法哲学问题、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问题、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问题、法学体系与法理学的地位问题等。本文提出当前我国法理学学科名副其实,“法理学”更多是英美学界及受英美学界影响的学者所使用的名称,“法哲学”更多是欧陆学界及受其影响的学者所使用的名称,法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具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在法学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西方法理学在法学史的意义上被称为西方法律思想史,是生成于西方特定时空环境和独有的哲理基础上的法律思辩。若泛泛而论,作为法的一般理论的西方法理学甚至先于法学而出现。但是严格说来却是十九世纪法学分化的结果,法学是其原生形态。考察词源,西语“法理学”、“法哲学”虽为同义语,其意蕴却有所不同,中经复杂的语言流转,嬗变出现代汉语“法理学”的名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法理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在法理学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提出教师应在授课中根据法理学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环节,建构“以讲授为基础,合理配置其他教学方法”的法理学最佳教学方法体系,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力争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90-2000年,甘肃省法学理论工作者对法理学和法史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和教材,发表一批调研报告和论文,部分科研成果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复印或论点摘编,理论上有所创新,取得了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19.
法理学是警察院校的一门理论课,由于对应用法学的重视,许多警察院校对法理学的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法理学教学重要性的论述,以求能引起对法理学教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学理论学科。我国法理学研究的路径应该是沿着价值理念和法律实证两个方向进行,既着手于形而上的法哲学思考,为法理学的演进构建理想蓝图;又对法的实际运作形态加以研究,为现行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