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底层的魅力     
美国波士顿的费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特种商店之一,它的零售业务一是常规的经营,一是在店的底层推行与众不同的廉价经营。费林底层的商品在30天中每周降价一次,三十天后,所有没卖出的商品统统捐助给慈善机构。平时,它们许多购自世界著名商店、厂家的商品都以比原价低得多  相似文献   

2.
闻立 《工会博览》2004,(4):20-22
在人们的创业活动中,有一种独特的方法,那就是——邮购。 那么,什么是邮购呢? 《辞海》中称“邮购”为“邮寄贸易”,是指通过邮政渠道购买商品的一种形式。商店利用广告进行宣传,顾客将所需商品的名称、型号、数量等用信函向邮售商店订货购物,商店接到订函和汇款后,将货物连同发票邮寄给顾客。邮购便于异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顾客购货。1872年,美国蒙哥马利沃德公司最早采用了这种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其实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 ▲你对自己的工资是否满意,要看你老婆的妹夫赚多少钱,因为你老婆会跟她妹妹去比。 ▲你买一支钢笔,甲商店卖25元,乙商店卖18元,你会为了这7块钱跑15分钟去乙商店。你买一件衣服,甲商店卖455元,乙商店卖448元,同样是省7块钱,你却不愿意跑15分钟去乙商店。  相似文献   

4.
日本一位名叫小柳茂孝的商人,做生意时好象没有自己的主见,他认为:商店该经营什么项目,得由顾客的提议来决定,所销售的商品也可以由顾客直接提供。这样一来,便为许多业余发明家提供了展销他们发明创造的机会,特别是受到了富于幻想和开拓精神的青年人的欢迎。小柳茂孝所开的商店,被顾客亲热地称为“业余发明展销店”。目前,日本有34家这样的商店。光是东京就有13家,店里那些奇异的商品都是消费者自己发明的。在那里,一些意想不到却又很实用的商品可以使人大开眼界。如有一种驱蟑螂的器具,装上电池后就能发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爱德华·法林在波士顿市中心区开了一家商店,商店有一种特别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及首次上货架的日期,头12天,按新标价格出售:从第13天起,收原价的3/4;再过6天,收原价的一半;再过6天,收原价的1/4;再过6天仍未卖出,商品就送慈善机关。商店能否生意兴隆?人们纷纷表示怀疑,但法林信心十足,因为他看准了美国人希望商品价廉物美且喜欢标新立异的心理。很多人说法林傻:如果顾客等到商品价格降至最低时再来购买,商店岂不大亏?法林却这样推测顾客  相似文献   

6.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全国拥有2.5万家本系统的销售商店。但是曾经有一段时期,销售量减少了30%左右,生意被系统外的其他商店抢走了。松下公司副总经理佐久间升二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生意外流的原因是:品种单一,店铺狭小、肮脏,商品陈列杂乱无章。他决定进行一次彻底改造,提出了“人文”商店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年刚过,一位从东莞县来的农民走进广州市大南路一间建材商店。转了一圈后,他要求营业员向他推荐几款成套的卫生洁具(含浴池盆、坐厕、洗脸盆等)。当营业员推荐了国产几百元一套和进口几千元一套的卫生洁具时,他当即花了三千五百元买下了一套进口的卫生洁具,还要求该店给他专门订做一个上百元的浴缸盖子。一个长期与泥巴打交道的农民花几千元买卫生洁具在过去简直不可思议。记得,七十年代一个新居落成,要是能在水泥地板上铺上花阶砖装饰,保准会引起很多人的羡慕。但在今天,能铺上花阶砖的算得了  相似文献   

8.
5月13日上午,加拿大《索瑟姆通讯社》记者约翰·澳克参观南方大厦,他对洞天商场富有想象力的商品陈列,和商场内个体户经销点很感兴趣,称赞商店领导经营有方。他说,你们商店改革前后的变化是巨大的。十三年前你店给我的印  相似文献   

9.
超级卖场开张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商店:它的店面只是在一条狭窄过道上流动的小车,它开张一次的售卖时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它摆放出来的商品不到20种(大部分是在其它地方还见不到的新奇之物),更奇妙的是,这个商店身处天空。正因为在空中,这样一个毫不起眼、似乎和一般的精品店没什么两样的“卖场”有望成为中国零售业的另一个“超级  相似文献   

10.
二月十五日(年初七)晚八时,传统的“人日”之夜迷人而又充满活力。文明路。路灯微弱,行人稀少,多数人许是在家举怀齐贺生日吧。一辆12路公共汽车缓缓靠站,一名青年男子紧随着一个香港老太太下了车。趁老太太不备,男子劈手抢夺了老太太手里的钱夹,撒腿就跑。老太太吓呆了,好一会才想起钱夹中有身份证件,数百元港币等财物,急忙呼喊“抢嘢!捉贼!”可路人稀少,一时无人相助。待老太太气喘吁吁地赶到德政中路一间商店门前,歹徒早已无踪无影。一名商店值班员说:“你咁大年纪边度(哪里)赶得上呀?我  相似文献   

11.
图说     
《工会博览》2010,(6):11-11
2月28日.距离智利城市康塞普西翁10公里处.人们在一家超市抢夺商品。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之后.部分地区出现哄抢商店现象。  相似文献   

12.
案情回放百全商贸公司是一家商品经销公司,代理销售各个厂家的产品。杨某自2000年3月起从事三鹿厂奶粉的理货及销售业务,工作地点有时在百全公司,有时在各个超市。2004年6月7日,杨某因工资、社会保险等问题到海淀区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监察部门在调查中发现,百全商贸公司否认与杨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存在争议,故答复杨某到仲裁处申请仲裁,认定劳动关系。杨某申请仲裁,要求百权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在庭审中,杨某主张其是百全商贸公司的职工  相似文献   

13.
媒体     
《南风窗》2016,(24)
正01高端零售商在中国发现新商机美《彭博商业周刊》11月4日在美国,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制商店-山姆会员店为顾客提供各式各样的打折商品。沃尔玛在中国也开了这样的会员店,只是为中国顾客提供的却是价格非常昂贵的商品,包括价值3200美元的象印电饭煲、价值29.5万美元的钻石戒指等。在过去的两年里,零售商们在中国的14间山姆会员店重新配置了更昂贵的商品。与在美国的山姆会员店的定位不同,在中国大陆的山姆会员店主要服务的是正在崛起的中上阶层,这些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买优质的产品。山姆会员  相似文献   

14.
某商店的一个营业员自费印制了自己的名片。凡前来购买大宗商品的顾客,他都递上名片,并叮咛一句:“质量上如有问题,可按此名片与我联系。”本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商店经理却发现,这个营业员柜台前的顾客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有一天一位顾客  相似文献   

15.
晨声 《工会博览》2006,(22):6-9
何谓零风险购物?顾名思义,即消费者到商店购买商品没有任何风险——最起码保证消费者所购商品无假冒伪劣;顾客购得商品后,在不影响正常出售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退换(在一定时间内,特殊商品除外)。记者认为,能够提出零风险购物的商家,其经营者的经营意识、风险意识、胆量及服务的确令人钦佩。但是,如果提出这个口号,仅仅是为了招揽生意,哗众取宠,不能兑现承诺,更不能保证消费者的权益,那么,除了用“拿消费者开涮”外,就是“嘴上抹石灰——白说”,再也没有别的解释了。事情就是如此巧合,近日记者恰恰遭遇了一回“零风险购物”,其购物过程可谓  相似文献   

16.
胡伟夫妇是个体经营者。去年1月,两人从河南省信阳市来到北京,在绿花市场租了个摊位,经营鞋的生意。二人精打细算,早出晚归。虽然辛辛苦苦,每月却也能收入2000元左右,在京城的打工人群中,这收入也不算低了,小两口越干越起劲。今年6月的一天,表哥聂春雨来到胡的摊位前,在一旁看到了胡伟夫妇经营的情形。胡夫妻俩对顾客好似亲人,忙里忙外为顾客挑选商品,百问不烦,百拿不厌,摊位上没有的商品还积极向顾客推荐别的摊位,要不就让顾客等一两天,等进货时一块进来。二人优良的服务态  相似文献   

17.
与人方便     
零售业所经营的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在同行竞争激烈,同类商品五花八门的情况下,与人方便就成了经营者不妨一试的经营秘诀。我国内地某食品厂原来生产的腐乳都是用瓦罐包装,一罐腐乳有数百块之多,消费者若买一罐回家,二三年也吃不完,而去副食品商店零购几块,又太不方便。于是,厂家灵机一动,推出几款既体面又方便的玻璃瓶小包装。结果,产品很快打开销路。人们用于烹饪食物的蒜头,在市场上多是堆在一堆任人自由挑选。若遇上人多,后来者难以靠近摊挡,经营者就有可能丧失机会。于是在香港的菜市场上,出现了与人方便的袋装蒜头。这种袋装蒜头是用白色线络制成的袋子装起来的,每袋约有半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国内,如果买了一件商品回家后发现并不合用,往往要遭爱人或子女埋怨,局面就会很尴尬。留着,也许今后还要不断听到有人叽咕;去退罢,又得准备一篇“陈情表”,还得有勇气面对营业员那张不太好看的脸。但是,在国外有些商店退还商品大都很方便,尤其是一些有名的大公司。营业员依然笑容可掬。甚至不询问什么原因,对商品也不仔细检查。而实际上,如果进行检查,就是对顾客表示怀疑。这是不尊重顾客的表现,尽管你可以解释说“我要对老板负责”,但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93,(7)
今年1月英文《中国日报》报道说,记者走访一些中国顾客常去的北京高级进口时装商店,他们看到了“6800元一套的衣服、1500元一条的裤子、700元一件的衬衫、428元一条的领带、500元一条的皮带、1900元一件的毛衣、1500元一条的围脖、160元一条的手绢、11500元一件的大衣,88元一双的袜子和2800元一双的皮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广州市场不仅商品丰富,而且,价格多变。以广州人爱吃的烧鹅来说,如果你在街头巷尾林立的烧鹅档中走一圈,就会发现,各处的标价虽然差异不大,但并不“千档一价”;即便同一个“档口”,也是早晚时价不同。这种现象,不仅副食品市场有,工业品市场也有;不仅个体户、集体企业有,国营大企业也有。价格变化的市场引出过不少“麻烦”。最典型的要算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爆棚新闻”:某国营大商店的货物被人不出门就“赚”了近万元。事情是这样的,该商店一层和四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