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学君 《湖湘论坛》2002,15(3):92-93
乡镇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他们处于农村工作的前沿,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搞好农村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提高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大环境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已经加…  相似文献   

2.
李志勇 《时代主人》2006,(12):12-13
农村人大代表植根于农村、来自农民,他们上联党委政府,下联农民群众,深受农民群众的信任,是农民群众的代言人。充分发挥农村人大代表的作用,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指出:“实现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建设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选好支部书记,形成能领导农民群众奔小康的坚强集体”。培养与选拔好村党支部书记,是到本世纪末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可靠的组织保证,是当前与今后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一、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尤其是选好支部书记,是完成…  相似文献   

4.
李瑞国 《创造》2002,(9):34-34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是由新时期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的多样性决定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寻求方法。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分析农村群众的思想变化的特点,探索农村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更加注重自己的实际利益。农村的贫富差距也明显拉大。农村群众接受的新观念增多,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增加,早日实现小康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更加看重利益关系。受各种思想的冲击,农村群众更加重个性的发展。思想解放的浪潮不…  相似文献   

5.
乡村的视角     
闻杰 《创造》2008,(12):102-103
农村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村组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最基层党组织的班长,是直接与农村群众打交道的基层组织领导者。党支部书记履职好坏是关系到党支部能否带领群众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带领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能否正确体现党的形象和树立党在农村的威信;关系到农民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能否提高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2,(2):19-20
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改善农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多搭建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群众参与。  相似文献   

8.
倪泽姑 《湖湘论坛》2002,15(2):47-48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干部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顶梁柱,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第一,要加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能否始终坚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历史表明,我们党只要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群众,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就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在农村工作中,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9.
抓好乡镇党委建设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张德江乡镇在我国农村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乡镇党委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乡镇党委的重要地位和责任,决定了乡镇党委建设不仅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滨海县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摸准群众脉搏,坚持为群众讲话,让群众讲话,对群众讲话,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为群众讲话——积极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群众讲话,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动嘴皮,而是积极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讲话,最敏感的是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农民负担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民群众对名目繁多的乱集资、乱摊派深恶痛绝。能否为群众讲话,就看我们能否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清理掉,…  相似文献   

11.
南平是福建省农业大市,70%以上人口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群众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农民。南平市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实践,全面推进“三级联动、重心下移”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市、县、乡三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力量下沉、服务下倾,探索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长效机制,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得到中组部赵乐际部长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辽宁人大》2006,(5):8-9
改进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它对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召开改进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专题讨论会,邀请部分专家、代表展开研讨并摘要编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统一战线》2011,(1):12-12
最近,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王昕朋 《前进》2001,(6):37-38
农村村级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进一步团结广大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村级党组织。农村村级党组织能否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对我们党的农村工作乃至整个事业,关系十分重大。近年来,各地各级党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创造出了适应各地实际的经验,使村级党组织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为官必须为民,立身首先立德”。作为乡镇人大代表要时刻谨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时时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解民之忧、排民之难、谋民之利,努力做到“万事民为先,一心为民谋”,代表是人大组织的形象,是基层群众中的直接体现者,是农村群众的带头人,代表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农村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树立良好的代表形象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和必要的内容,我们只有树立起一个群众信得过、  相似文献   

16.
王玉堂 《当代广西》2004,(16):43-43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党支部书记作为一个村的“当家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不仅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而且要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关键是要首先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一、宣传教育是开展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实行计划生育是婚姻、家庭、生育领域里移风易俗的革命,是新时期的一项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对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把道理说清楚,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才能把计划生育落到实处。宣传教育工作做不好,群众思想不通,就很难实施计划生育工作。所以,要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真正树立起宣传教育为主的思想,不能只重视刮宫、结扎、罚款,不重视转变人的…  相似文献   

18.
秦桂生  陈安 《当代广西》2007,(16):46-46
灵川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结合“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针对新时期群众的需求,找准群众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推出群众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平台,切实改进服务群众的方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力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不断增强,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落实“五个一”的目标加快农村奔康步伐张琰明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任务。农村各项工作的优劣,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实践证明,在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17年的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一些地方“一手硬,一手软”偏向严重,农民精神需求的增加与满足需求的精神食粮不足,是农村群众精神生活领域的一个突出矛盾。特别是一些边疆、山区、民族地区,由于投入不力,领导不力,认识不高等因素,一些地方出现了赌博、酗酒滋事、偷盗抢窃、恶霸横行等现象,甚至一些村社反动宗教组织死灰复燃,沉渣泛起。固此,要努力满足农民新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填补农村群众的“真空地带”刻不容缓。一、现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