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2,(3):21-21
革命老区湖南省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六县之一。近年来,炎陵县以新的载体、新的形式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赋予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红色文化已成了最受全县党员干部欢迎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
论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争取民族解放与人民自由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红色文化的载体作用,赋予红色文化时代内涵,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手机以及无线上网的广泛使用,现代宣传教育步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下的红色文化宣传与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灰色文化蔓延,红色文化式微。红色文化认同感弱化,红色信仰危机初现端倪。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偏于单一,缺乏强劲吸引力。为此,要充分借助全媒体,克服挑战,实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弯道超车"。一是继续保持所传承和演绎红色文化的先进性,避免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二是实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主体和途径的"微"化,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4.
张静 《世纪桥》2023,(8):4-6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积淀,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之所以会如此厚重的主要原因,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红色文化,为国家留下了无价的文化瑰宝。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可忽视。河南是我国红色文化集聚地之一,经历革命的洗礼,河南的红色文化愈发迷人,而如何传承与发展,也成了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核心,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希望能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红色经典的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唱读讲传"红色经典,传承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新的素质要求.结合红色经典"唱读讲传"内容上的科学性与发展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与艺术性、方式上的便捷性与反复性特点,构建红色经典"唱读讲传"课程化、时代化、群众化、生活化、活动化机制,是实现大学生"唱读讲传"行为自觉,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功效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浴血奋斗的革命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三明作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孕育出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三明特有的红色文化。当前三明苏区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践中作出了许多积极贡献,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短板,传承与弘扬过程中在共识、传播、投入等方面有所不足,需要在制度、平台、渠道等方面进行完善,以使三明苏区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为三明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为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高度重视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对"红船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三山一坡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的论述中,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精神内涵,形成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原则、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勇于革新、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精神为主要精神内涵的红色革命文化思想。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既是对革命先烈崇高献身精神的深切缅怀,也是奋力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精神动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推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红色歌谣是指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川东北地区所产生的宣传革命政策、描述英勇善战、颂扬军民情谊、思念红军等为主题的歌谣。川东北红色歌谣是川陕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运用红色歌谣对大学生学习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社会学视角审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播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当前要为红色文化传播创造良好的“拟态环境”,为红色文化传播的受众“塑型”,从而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播氛围。通过开辟红色文化的自媒体传播路径,发挥流行歌曲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使红色文化传播适应社会需求,从而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江西“红绿古”文化的传承弘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传承弘扬理念:实现中华文明和赣鄱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两山”理念等。确立两大传承创新目标:江西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在红色基因传承方面作出示范。建立三大传承创新机制: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赣鄱文化、江西红色文化全球传播话语体系。实施四点对策建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和开发利用赣鄱文化资源,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让赣鄱文化走出去,在防控疫情和抗洪抢险斗争中融入赣鄱文化元素,发挥客家文化论坛和江西抗战文化的统战功能。推进五大传承弘扬举措:利用赣鄱文化精华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定期举办赣鄱文化高峰论坛和红色文化传承创新论坛,构建新的专题文化学科,创新传承弘扬江西“红绿古”文化的表达方式,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传承发扬优秀文化和汲取世界先进文明的综合产物。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德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时代价值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马静 《实事求是》2015,(3):92-95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日益频繁,单一封闭的文化样态已无法生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日趋泛起,其主要表现是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否定革命,妖魔化历史人物,这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负面影响。发展红色文化,创造中华现代文化的奇迹,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意识,规范红色经典改编,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时代背景下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军 《世纪桥》2013,(11):91-92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巩固和扩大红色文化旅游阵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寻回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激励我们在新的时代开拓创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生态盲目性、掠夺式的开发,走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误区。对于传承红色文化、保护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梁精神作为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活旗帜,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传承和弘扬南梁精神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我们要通过加大红色遗产的保护力度、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创新红色文化的产业模式等措施来传承、弘扬南梁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闽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地,是彪炳千秋的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龙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在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能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7,(2)
革命纪念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对其红色资源优势进行挖掘,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打造红色文化陈列精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革命纪念馆工作的实践经验,就新时期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展开粗浅的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革命纪念馆的文化建设工作,发挥革命纪念馆在社会主体文化建设的推进作用奠定坚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7,(4)
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红色文化也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龙江人。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如何赋予这些红色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抗联与剿匪文化及建设文化是黑龙江红色文化的内容,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并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在现时代要不断创新黑龙江红色文化,加强龙江红色文化的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薇 《世纪桥》2023,(3):1-3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贵州是中国共产党迈向成熟的历史转折之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壮大之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在贵州进行了革命战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近年来,随着贵州本土大数据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承对象、传承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红色文化传承带来新的机遇。对此,结合贵州实际,分析贵州红色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机遇、时代意义和对策,期望有助于推动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革命斗争遗留下来的文物、文献、遗址、纪念馆等,是我们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基于此,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基础和教育价值入手,分析当前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宣传形式单一,学生了解不深入;实践教学形式零散,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究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革命文化之一,也是黑龙江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2018年8月1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在革命老区尚志市调研时强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要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不断挖掘、整理、提炼红色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宣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片洒满抗联将士鲜血的黑土地上,有这样一所大学,正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我先行"的历史担当,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书写教书育人、智库资政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