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杨烁 《前线》2023,(12):88-91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市文化和旅游局乘势而上,改革创新,持续推动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在各方面实现新跨越。在稳经济、促消费、保就业等方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有效发挥了文旅消费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助力首都文旅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精品佳作、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构建深度融合新格局、创新赋能发展等是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7)
正文旅产业以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为目标,以打造文化景观、建设文博设施、提供文旅产品、举办节事活动、传播地方文化为主要业务。发展文旅产业,有利于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扩大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有利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促和共同增收。内蒙古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区,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的旅游景区、旅游品牌。然而,内蒙古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尚需解决好当前在资源开发、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奋斗》2023,(11):54-5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融合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佳木斯市切实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不断繁荣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壮大文旅产业,坚持把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作为巩固民族团结,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巩固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推动了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2021年国家出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分批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本文首先构建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动力支撑模型,然后对阿坝州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从人—地—业要素互馈的角度查找难点问题,提出阿坝州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可行路径:建立和完善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建立文旅融合示范区规划体系、健全红色文旅融合法规体系、培育红色文旅产业主导的“红+绿”产业体系、完善红色文旅融合的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石茂彪 《当代贵州》2016,(34):22-23
正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仡佬文化、丹砂文化、生态资源"四大优势,以"旅游+"的理念推进全域旅游。近年来,务川坚定不移地推进"文旅产业化"战略,把大干文旅产业、干大文旅产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的"火车头",扩大对外开放的"金名片",助推富民兴县的"主抓手",全县文旅产业呈现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文旅产业风起云涌、好戏连台、方兴未艾。谋定而后动方能主动融入旅游已成为大部分人生活的一部分,更需要的是全方位布局。思路决定出路。以"世界的仡佬·仡佬的世界"为旅游品牌定位,紧紧围绕打造山地特色旅游,推进全境域  相似文献   

6.
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功能互补,还能满足游客在感受文化内涵和增强旅游体验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文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新发展理念出发,分析文旅产业融合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效益,探讨百色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以创新文旅产业发展理念提升游客体验,发挥内外协同效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区域内生态修复与资源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文旅产业集聚效应,共建共享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促进百色市文旅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何晶 《奋斗》2023,(11):44-4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文旅产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黑龙江省积极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围绕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要素聚集,优化文旅产业布局和供给体系,壮大文旅产业经济,完善文旅公共服务和监管机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加快建设“六个龙江”、推动实现“八个振兴”,奋力谱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正>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制约W市文化事业单位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立足机构编制部门职能定位开展针对性研究,旨在推动文化资源资产创造性转化和文化事业单位创新性发展,着力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全省旅游市场持续向好。今年1~6月份,全省共接待游客3.6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9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1%和212.2%。京津游客接待量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共接待京津游客5008万人次,占全省游客总量的13.8%。  相似文献   

10.
信息纵览     
《机构与行政》2023,(9):57-60
<正>日照市深化文旅体制改革打造文旅名城“莒国古城”一是坚持全域布局,实现文旅整体联动“一体化”。成立莒县县委旅游发展委员会,加快推动基层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在莒县20处乡镇(街道)设立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目前,已打造省级旅游强镇8个、旅游特色村13个。二是完善机构设置,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多元化”。助力“文旅+红色传承”,  相似文献   

11.
张强 《唯实》2022,(8):57-60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属于可选消费序列中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大部分业态遭受严重冲击。一大批旅游企业及其从业者事业轨迹就此改变,影剧院等文化演出场所的间歇式开放也让文旅产业的线下接触式消费陷入停滞。但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成为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物联网、移动技术、虚拟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连接迈向数字生态,实现了数字文旅与多种服务设施、场景和人的连接,并创造出新的服务场景。  相似文献   

12.
何晶 《奋斗》2023,(3):33-3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冰雪旅游作为发展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等冰雪经济的核心要素,是黑龙江省促进资源转化、做强冰雪产业、实现文旅融合的优势所在,必须在资源整合、产业契合、业务结合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推动黑龙江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刊编辑部 《奋斗》2023,(11):38-39
<正>文旅“活”起来,经济才能“火”起来!文旅产业是促消费、扩内需、稳就业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因素。随着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火爆的消费景象、澎湃的消费潜力,让人们看到发展文旅产业对于激发经济活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培育文旅产业发展动能、推动文旅产业提质赋能,必将为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尹宏 《先锋》2023,(11):38-3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文明趋势,为城市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旅经济是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急先锋和引领者。当前,成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抢抓数字科技与文旅融合的机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旅产业规模和效率,推动文旅产业模式和业态变革,拓展文旅产品的营销渠道,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正>永州古城,因潇湘二水在境内汇合,自古有“锦绣潇湘”雅称。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风光秀丽。近十年来,全市旅游年接待人数从1440万人次增长到39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73亿元增长到389亿元。永州不断改善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将历史人文优势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深度融合,锚定打造千亿文旅产业、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名城目标,推动旅游业朝着特色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武陵山旅游产业及旅游产品开发,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业态,包括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生旅游、游学旅游等。可以引进营地运营经验,并制定相关的标准体系,发展康养、体育、自驾车房车游。5月26日,以"山水同源武陵同梦"为主题的"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在重庆武隆举行。这是贵州、重庆、湖南、湖北4省市文旅部门首次跨区域合作,为此,本刊邀请到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4省市文旅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0日,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全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省上下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融合发展,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文旅攻坚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8.
李高广 《山西青年》2024,(5):108-110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文科理念应运而生,数字文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一门融合数字技术、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新兴学科,数字文旅人才培养成为关键。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建设数字文旅方向以及培养具备数字文旅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成为旅游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出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高校及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并不是两个机构简单的重组或叠加,克服政府机构合并的两张皮,借机构改革的东风,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真正推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共生这篇大文章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文化与旅游职能部门重组的战略意义贵州拥有全国少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有1400多处不可移动的文物,其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中国传统村落、国家非物质保护遗产等指标位居西部地区首列。  相似文献   

20.
从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出发,沿着坪坦河逆行而上,不用1个小时便进入"百里侗文化长廊"的核心腹地坪坦乡。美丽的皇都侗歌文旅小镇便坐落于此。皇都侗歌文旅小镇区域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总人口20400人。近年来,通道侗族自治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优势,致力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了以皇都侗歌文旅小镇为核心的一系列景区业态,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到皇都侗歌文旅小镇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皇都侗歌甜,侗族音乐很好,我们要让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