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墨学的"尚同"到毛泽东思想的民主集中制政治组织原则,从墨学团体重信仰到毛泽东思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从墨学"兼爱"、"尚贤"到毛泽东思想的平等观念,从墨学的"兼士"人格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可以看出其中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金山 《理论学刊》2006,(10):95-97
孟子仁爱和墨子兼爱皆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发展与流变,两者都从孔子仁爱思想中汲取了营养,与之有着一脉相通的继承关系;同时三者又存在着彼此的差异并体现出各自的特征,这种差异和特征概言之便是孔子重“泛”、孟子主“亲”、墨子贵“兼”。孔孟仁爱思想不可笼统地视为等差之爱。在一定程度上,与孟子比较,墨子的兼爱更接近孔子仁爱的本旨。  相似文献   

3.
墨家创始人墨子的人学思想非常丰富并呈现出与其他学派明显不同的特点。墨子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在于对生命个体存在的肯定 ,而“赖力”论是其思想基石 ,“兼爱”则是墨子人学思想的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4.
王凛然 《世纪桥》2009,(18):21-22
本文探讨了陈独秀平等思想的来源、内容,并对其作出了初步的评价。陈独秀的平等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和个人成长经历;内容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人格平等等几个方面;研究陈独秀的平等思想在学术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凛然 《世纪桥》2009,(17):21-22
本文探讨了陈独秀平等思想的来源、内容,并对其作出了初步的评价。陈独秀的平等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和个人成长经历;内容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人格平等等几个方面;研究陈独秀的平等思想在学术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6,(11)
孙中山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平等和自由付出了毕生心血,三民主义是其思想精髓。毛泽东继承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平等自由。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蕴含了民族平等、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的思想,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孙中山的平等思想,形成了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平等理论。  相似文献   

7.
国内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平等思想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展开、多学科推进、多主题进行、兼顾理论与实践两层面的特点,在可行能力平等思想的理论界定(包括可行能力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价值)、可行能力平等理论的基本意蕴(包括可行能力与正义、可行能力与饥荒、可行能力与贫困、可行能力与发展的内在关联)、可行能力平等理论的局限性审思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能力平等思想的专门性研究、森与马克思平等思想的比较研究、能力平等思想的系统和辩证分析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研究盲点和诸多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进而推进能力理论为当下中国提供合理借鉴,需要学界持续关注并进一步做出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思想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政治理论的产生 ,虽然是晚近的事情 ,但它却是东西方思想文化共同浸润、滋养的结果。生态政治意识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已有萌生。儒学思想中的“中和”与“仁学”传统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与“任自然”精神 ,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意旨 ,都内蕴着丰富的生态政治思想意识 ,需要我们去发掘与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墨子》一书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及其弟子思想的汇编,西汉时期有71篇,目前可见53篇,其余已散失。该书内容广泛,覆盖政治、哲学、伦理、军事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墨子及其门人的基本思想主张。学界大多认为其思想可以归结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10个方面。其中,"兼  相似文献   

10.
孙国胜 《学习月刊》2011,(15):23-24
教育平等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民主实现的重要标志,它既是一种社会目标也是一种社会思想。一般说来,教育平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机会的平等、过程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其中,机会的平等又是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的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因子。"仁治"、"德治"、"礼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非战"的思想,以及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均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非攻"、"尚贤"则是墨家学派治国思想的精华。先哲们的这些治国思想虽时代久远,却历久弥新,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无疑,这一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迫切要求一切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分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努力体现平等、协商、开放的时代精神,确立与整个工作对象思想相适应的民主意识。那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如何强化自身的民主意识呢? 一、努力消除自命不凡、高人一等的习惯心理,强化平等相待的意识。列宁曾经说过,“民主意味着平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也表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处于平等的  相似文献   

13.
平等的求索--儒家与自由主义平等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心 《理论学刊》2004,3(5):100-101
平等,是一个对人类充满了诱惑的字眼,也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之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对平等的不同设计,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平等理念。儒家学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今仍旧在各个层面对我们发生着深刻影响,而自由主义作为现当代西方的一大思想流派,也吸引了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观念。平等思想在儒家和西方自由主义那里,有着不同的诉求和表达。本文将试着对儒家和自由主义的平等思想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平等不等于平均。所谓平均思想,是指对生产的最终成果进行平均分配的一种思想;而所谓平等,抽象地讲是指人们受到或应当受到同等的对待。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具有本质的区别。正确理解平等与平均,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平等思想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深入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一块举足轻重的"敲门砖"。《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研究马克思平等思想的重要依据。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所实现的作为公民的权利平等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马克思在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的基础上认为,只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时,才能真正实现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以及对平等问题的一般性论述中,都包含着他的社会主义平等思想.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平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表现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的法权观念;社会主义平等虽然消除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剥削,但按照原则却仍然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因而是形式平等而非实质平等;社会主义平等是无产阶级利益要求的体现,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且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在对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论述中,马克思不但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相区分,而且他对社会主义的说明也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因此,只有回归马克思的文本,才能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本义,才能正确践行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平等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平等与自由、平等与效率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逻辑理路和落脚点,进而形成两对相向而行的概念体系。罗尔斯通过创造特殊的概念,规定各种限定条件,进行了一场探索作为公平正义的思想试验,力图在思想的试验场中调和平等与自由、平等与效率的矛盾。虽然罗尔斯的解决方案并不完全成功,然而他的理论尝试为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墨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命、非乐等十论.其学说在先秦时期不仅是可与儒家比肩的显学,并且在先秦学术演进过程中具有过渡性质,对其他学派产生过重要影响.直至今天,其中的某些思想仍可作为我们建设多元新文化、新道德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中详细深刻地批判了欧根·杜林使用先验主义方法论论述的抽象平等观,揭露了其为资产阶级辩护的本质,同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恩格斯指出,平等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是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而非永恒的真理。研究恩格斯所阐述的平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虚伪的平等思想,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伦理学的新平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珊  刘限 《求实》2003,(4):27-30
西方环境伦理学针对传统伦理学思想 ,提出了自然价值与权利概念 ,主张把道德视角延伸到人类以外的自然界 ,赋予自然以价值与权利。事实上 ,这就蕴涵了一种环境平等思想 ;人与自然都是价值主体 ,享有平等的道德权利 ,因此自然万物以及人与自然都是平等的 ,这种思想引起了思想界的普遍关注 ,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