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福利概念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而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动物客体论的语境下,界定动物福利概念的内涵时,应该采纳“人道立场的动物福利”的观点.据此,动物福利概念的含义可以表述为:基于人道关怀,(主要是被人类利用)的动物可以满足基本需要的康乐状态.动物权利论者和动物解放论者阐释的动物福利概念既存在理论上的根本缺陷,也不能合理解释现实状况,故不足取.  相似文献   

2.
动物福利立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动物福利状况不容乐观的今天。面对法律在动物保护方面的不足,动物福利立法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动物,更加方便动物保护的诉讼。可以说动物福利立法不仅体现了法律在动物保护问题上的健全,更体现了法律对生态文明的直接促进。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一些残害动物事件的发生,社会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度有所上升,学界对于动物是否拥有权利的探讨也一直在进行。在此背景下,动物福利的概念逐渐为公众所知晓。很多国家目前已建立了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制度,相对而言,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还较为欠缺。本文通过对动物是否拥有权利,以及该权利是否属于法律权利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保护动物的模式,对中国的动物福利立法的宗旨、保护的对象等提出简单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来频繁出现的残酷虐待动物的非道德行为,引起了人们的震惊和不安,也唤醒了人们对动物福利立法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动物福利内涵的基础上,从协调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下一代爱心、避免动物福利贸易壁垒及保护人类自身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并提出我国必须尽快为动物福利立法。  相似文献   

5.
当代动物保护模式探析——兼论动物福利的现实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动物保护运动思潮可以分为动物权力论和动物福利论两派。动物权利论奉行激进的废除主义,要求人们改变现有的对动物的利用体制,将道德的关怀平等地施予动物;动物福利论则是温和的改良主义,同意给动物一定的权利,但这权利是部分的,是在不改变现有体制、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在保障并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对动物的生存环境、运输条件、死亡程序进行优化,尽量使动物按其天性生活和减少痛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理论模式的可行性,认为动物福利论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动物福利的概念入手,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动物福利保护的现状,进而分析我国进行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本文旨在呼吁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出台,协调人与动物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从道德和道德法律化的角度看,给予动物福利其实就是科加人对动物的道德义务,而动物福利立法的实质便是把这种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即实现动物道德的法律化。不过,动物并未就此获得法律主体地位,它只是一种"物格"弱于一般客体物的"准物"而已。由于道德法律化是有条件的,动物福利立法也应有限度,只有那些获得社会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动物道德,才可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规范。对此,我们可用"利益关系分析法"和"利益层次分析法"来大致界定"基本动物道德"的范围;用自卫原则、对称原则、最少损害原则、分配正义原则以及补偿正义原则,来对动物福利立法进行较明确的定位,以妥善处理动物福利和人的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反对虐待动物和保护动物逐步成为近现代动物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潮流.我国目前动物福利现状虽不乐观,但福利保护意识已经觉醒.本文以动物福利的法律归责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在保护动物方面所建立的法律规范,并明确虐待动物所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伴侣动物与收养家庭之间应定义为拟制血亲的准收养法律关系。基于各种原因对伴侣动物进行遗弃,既有违伦理道德,也与动物福利立法宗旨不符。不被遗弃权是伴侣动物的一项重要权利,有必要从民法、行政法、刑法等角度重新规制这种拟家庭成员间的遗弃行为,并赋予个人及社会和政府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动物权利论由于其理论基础中有诸多同传统法理相悖的困境,故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动物福利是现行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实际上是动物权利论在人类现阶段历史条件下的合理选择。对我国现阶段来说,将动物福利相关规定引入是必要的,而动物保护立法的第一步就是出台反虐待动物法。  相似文献   

11.
母冰 《法庭内外》2013,(2):50-51
每逢长假,有的人外出旅游,有的人探亲访友,还有一些人则是到鹿场排队喝鹿血补身。活吃猴脑,活熊取胆,再加上现在的活取鹿血,频频出现的动物受虐待的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使"动物福利"的概念为更多人知晓,为动物福利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正如圣雄甘地的名言:"一个国家伟大不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就可以评断出来。"  相似文献   

12.
康德法哲学视野下的“动物权利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拴林 《时代法学》2010,8(4):33-39
当代动物权利运动的主将汤姆·雷根提出的动物权利论遮蔽了道德共同体成员的理性和道德义务这两个道德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忽视了理性、义务在构建道德共同体中的必要性,也不能在逻辑上全面地说明动物与人类之间以及动物之间的关系。康德主义的道德哲学则仅通过“实践理性”这一标准,即可合理说明人与动物在道德上的不同地位,也能更好地解释和指导人类利用和保护动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葛明 《法制与社会》2012,(35):295-296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现在各国普遍认同和关注的理念,西方国家关于动物福利法的理论和实践已日趋成熟,我国与之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宠物越来越多,宠物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因此,对于宠物动物福利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宠物动物的一般概述、我国在宠物动物福利立法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进行宠物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范围内动物福利立法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我国在动物福利立法方面几乎空白。探索动物福利立法的宗旨,不应仅局限于保护动物自身,而必须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度,故本文着眼于这种思路,试图从动物的法律地位、动物福利与人权的冲突等相关视角探讨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德国民法典》的修正,"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对整个法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另有环境伦理学有关动物成为权利主体主张的提出,动物的传统法律地位面临着危机,动物取得人格权,成为权利主体的现实就在面前。本文从民事主体的扩展和演化中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立法,健全动物保护法制,加大对动物的法律保护与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制定我国《动物福利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  李凤 《时代法学》2008,6(5):19-26
在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当今社会,许多国家颁布了动物福利法。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动物福利法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日趋成熟。目前我国动物福利状况不容乐观,国民的动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虐待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我国动物保护法体系存在不少缺陷,动物福利立法仍处于空白状态。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后,动物福利问题很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因此我们应当在充分考虑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适时制定一部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动物福利法》。这样不但能提高国民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的意识,而且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以适应全球环境保护发展趋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动物福利权立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动物福利发展的重心不应仅是立法,也不应停留在法学和司法判决上,而应体现在在社会和市民观念本身。动物福利权立法应当注重自下而上的生态道德习惯之教化和自上而下强制法律的制约,二者相辅相成,自在调整。  相似文献   

18.
动物福利法诞生于西方,但是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动物福利法,有关动物福利的内容仅是在某些地方性法规中有所规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绿色贸易壁垒,关于动物福利的社会关注度也逐渐提高,这迫切要求我国加速动物福利立法。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动物福利立法现状,明确其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进而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动物福利     
阿碧 《检察风云》2012,(7):58-60
要在优先保障人类生存权的基础上来考虑动物的福利。人类在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尽量保障动物的福利。保障动物福利并非只是从道德的高度进行考量,其实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动物福利法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动物福利日益成为一个新的学界热点。当动物福利立法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中国同样需要顺应这一潮流,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文章对动物福利立法进行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并在分析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现状的同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现有法律基础,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