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及价值旨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根植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习近平个人经历构成重要的内在条件,当代中国青年现状则是客观依据。习近平以战略眼光和创新视角,对青年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论述,形成了青年作用论、青年教育论、青年成才论、青年工作论为主要内容的认识系统。它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新时代实际结合的产物,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不断丰富与深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推进新时代青年工作开展,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柳悦 《世纪桥》2023,(3):18-20
培育青年人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传承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引领青年人才前进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与深入实施策略,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青年就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青年就业的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论述。梳理、归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就业的重要论述,对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旨在明晰其主要内容、时代诠释以及其价值蕴意,为新时代青年就业创业提供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4.
《党建》2020,(5)
正一年之前,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再一次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给予高度评价,寄予殷切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代青年是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生气、最积极向上的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6.
推动新时代青年成才教育工作需要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及时掌握时代需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是新时代青年成才教育工作的时代召唤;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青年成才教育工作的时代价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政策制度化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特色和民族发展大计对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寄希望、提要求,形成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青年培养思想。其丰富的青年思想以培育青年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引导青年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实践指向提升意识形态整体功能;以打造青年的过硬本领与创新能力指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鼓励青年参与国际沟通交往指向铸牢国际互信的民意基础。新时代青年培养的四重价值指向互联互动,成为青年工作的思想指南与行动纲领,共同导引着青年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繁荣复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新时代青年人在民族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来评价青年;从时代需要来回答新时代的青年应有理想信念、实现理想的本领、勇于担负使命的精神和开阔的视野;从立志、修德、铸魂和提能等方面论述了新时代如何培养青年。习近平关于青年问题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性发展,是当代青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实践》2021,(7)
正"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三个"不负",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  相似文献   

10.
<正>百年风云际会,中国青年英才辈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殷嘱托,时刻鞭策青年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冯培 《前线》2022,(10):14-17
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旨的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基于为国育才的价值向度、为党育人的宗旨向度和为青年服务的时代向度,以使命论、价值论、协同论和实效论为主体内涵,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实践要义,为新时代青年教育回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大命题,提供致力于千秋伟业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3.
人才建设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习近平十分关心青年的成长,他在不同场合从多个角度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青年人才观,主要有:将青年成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的责任观;强调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素质观;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观;坚持"用当其时""不拘一格"原则的人才使用观。习近平的青年人才观为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5.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高校是青年学生的主要集聚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高校要教育引导青年如何立"德",如何理解和践行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0,(2)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必须厘清六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青年观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奠定了主基调、阐述了总思路、明确了总目标。它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高校开展青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青年观为基本遵循,可以从切实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从严治团优化队伍建设、协同发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推动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等四个维度入手,探究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高校青年工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牢记总书记嘱托,辽宁广大青年要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用青春书写忠诚,用奋斗彰显担当,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相似文献   

19.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称"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青年干部,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代表和中坚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继承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使命。青年干部要深入学习新思想、广泛宣传新思想、积极践行新思想,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情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时代要求,那就是发扬五四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奋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26次出现,其再次成为高频词表明,奋斗必将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不变追求和青春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