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浦东奏响“三服务”的主旋律中,有一支旋律分外扣人心弦,这就是由梅园街道率先奏起,随之在整个浦东大地回荡的“阳光驿站”。  相似文献   

2.
《现代领导》2006,(7):F0003-F0003
上海市梅园新村街道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中心区域,辖区面积6.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6万,6500余家企事业单位中尤以新经济组织为多;近年崛起了以小陆家嘴和新上海商业城为代表的两个标志性商务区,共有72幢商住楼;仁恒滨江园等一批中高档住宅小区是境外人士在浦东工作、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梅园逐渐成为一个展示浦东形象的国际化社区。  相似文献   

3.
黄影  杨雨文  王京 《两岸关系》2005,(11):47-48
浦东,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渔村,虽说与上海闹市区仅一江之隔,但这里似乎显得特别的荒远。“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上海当时许多普通百姓真实心态的写照。1990年,中国政府把上海浦东定为国家级开发区,这里成了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15年过去了,今天的浦东到处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快速现代化的交通,流光溢彩的夜景,繁华富丽的街道......。许多国际跨国公司在这里建立分支,大的金融机构在这里落脚,大的知名企业在这里扎根......。浦东成为一方热土,他吸引了海峡对岸许多同根同祖的台商来投资创业,他们同浦东一起成长,一起腾飞。  相似文献   

4.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北京”——采访北京,记者对这句流行语的含义有了较为深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上,市委领导多次强调,要举全市之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要求浦东不辱使命,率先突破,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郊区,是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和浦东:“一个作用、三个区’的功能定位,实现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战备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浦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规划委员会、交通委员会,天津市、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交通委员会、规划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现就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防设施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这是上海过去长期流传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确实,开放开发前的浦东,在各方面都很落后,和繁荣的浦西无法同日而语,特别是来往于浦江两岸的交通很不方便。但我却有着一番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由于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浦尔新区陆家嘴功能区域委员会主办,浦东新区梅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上海市文联艺术团、上海电影集团演员剧团承办,东方电视台戏剧频道协办,上海话剧中心组织创作的大型现代话剧《阳光驿站》,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最近在上海各大剧院巡回展演。本剧的原型,浦东梅园街道阳光驿站,自2003年9月成立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到阳光驿站来参观、学习、活动的党员群众1200多批,达30000多人次,阳光驿站社区党建网点击率已超过13人次。目前浦东新区各地都有类似阳光驿站的党员支部,每天都发生着普通平凡却又感人至深的小事。这出话剧,没有正面去记录如何创建阳光驿站的过程和相关的工作经验,而是将它作为一个背景,撷取了典型人物典型事例,虚实交错,交出了一份体现党员先进性的满意答卷。  相似文献   

9.
外国人看上海薛立胜90年代以来,上海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浦东开始启动,世界各大公司纷至沓来,落户上海。生活在上海的老外们,更是以他们切身的感受体会着上海的生机与活力。上海龙马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巴赫奥先生(法国人)...  相似文献   

10.
胡玥 《人民公安》2011,(6):15-18
当一个人踏上岸滨,他交付了他的全部,不再走了,千山以及万水,它们就成为了身后。而那与之厮守的房屋、街道、郊野,他们像大理石一样保持着沉默:有的时候,死者,并不是死亡。他们是曾经活过的人。他们走后,还活在许多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11.
随感录     
走进上海市浦东新区梅园街道的“阳光驿站”,一股激情涌上心头。“光辉历程馆”、“红色沙龙馆”、“阳光绿洲馆”、“情系驿站馆”,“心理港湾馆”、“信息快车馆”……处处透露出浓浓的温馨。在“交流、服务、关爱”的氛围里,广大党员和群众把“阳光驿站”当成自己温暖的家。近年来,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紧紧抓住梅园街道创立的“阳光驿站”这一新事物,在全区开展了旨在“为群众服务,对党员关怀,促社会进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8,(21):60-60
上个世纪60年代,新加坡的城市也是小商小贩充斥街头。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对此有描述:“数以千计的人在人行道和大街上售卖食物,完全不理会交通、卫生和其他问题。结果是街道垃圾成堆,造成堵塞,腐烂的食物散发出恶臭异味,四处凌乱,污秽不堪。”  相似文献   

13.
浦东开发开放1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4月18日是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10周年纪念日。10年前的这一天,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代表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这个曾经一片旧房简屋、苇塘阡陌之地变成了国际商贾云集、高新产业荟萃的繁荣之处,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中国 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 浦东发展的优势 曾任浦东开发区主任的赵启正先生认为浦东发展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央对浦东开发的重视和对浦东新区的功能定位,这是最大的优势。 浦东开发开放是从90年代经济发展的全局角度提出的。 1992年 10…  相似文献   

14.
王健刚 《现代领导》2001,(11):20-21
“又吹口哨又踢球,黄牌、红牌一起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政领导者应迅速转变到只当“裁判员”的角色上来,笔者1991年初在当时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接待美国兰德公司的学者,并进行学术交流时,美国学者在浦东开发尚未启动之时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世界看远东,远东看中国,中国看上海,上海看浦东。”当我进一步探究其理由时,他们解释道:当今的世界局势主要看“三东”:  相似文献   

15.
《现代领导》2008,(7):F0002-F0002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上海市第一批05版文明社区。近两年来,街道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先进单位”等光菜称号,并获市级荣誉30余项。街道始终将“以人为本、为民办事、服务至上”作为宗旨,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和慈善捐款机制,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扩大了廉租房受益面,增加了医疗救助金额,  相似文献   

16.
郊区新市镇、新城的开发与城区建设交相呼应,将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试验田”。“和谐·人文·集约·生态—浦东新市镇建设论坛暨展示活动”中发布信息介绍,浦东新市镇的规划目标是将川沙新城、唐镇新市镇、曹路新市镇、外高桥新市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就业充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齐全、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传递出诸多改善民生的好消息,其中住房保障堪称重头戏。今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尸区改建住房共1000万套,未来五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这已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十二互’规划纲要中。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除了对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一大福音外,  相似文献   

18.
同房的尴尬 不管在哪个年代,人们都觉得住房是紧张的,只是不同的年代人们的要求不同而已。回想起来,我在民政厅工作了近40年,期间住过的房子有多种类型,有招待所、集体宿舍,有合住房、单人房;享受过1房1厅、2房1厅、3房1厅、3房2厅。多年来,住房和搬房的感觉就像一碗五味麻辣烫,其中最难忘的经历有二:首先是住公共平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1,(10):51-51
河南省南阳市田方认为,撤销“街道办”,有三层含义:第一,撤消“街道办”,可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办事效率。“街道办”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基层政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街道办”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指令性、计划性的条条框框比较多,包揽、干预比服务多,城市管理和服务功能相对弱化,且“衙门化”倾向显现。  相似文献   

20.
九年前,刚刚在上海过完春节的邓小平说:"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是我们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我们欢迎外国的企业家以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参加浦东的开发,我们将为此提供做事的合作条件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浦东开发的帷幕由此拉开。今天,站在外滩,倚浦江东望,那曾经遍布旧棚简屋、苇塘阡陌的浦东大地,已是摩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