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至2006年的两岸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政治震荡和政治对话交错期(1996年初祖国大陆对台军事演习至1998年“汪辜对话”),两岸政治关系持续紧张期(1999年“两国论”出台至2004年底台湾“立委”选举),两岸关系重大转折期(2005年胡锦涛主席发表“四点意见”至2006年首次两岸经贸论坛召开)。总体而言,10年来两岸围绕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祖国大陆坚定地捍卫一个中国格局,使得两岸政治关系震荡倒退,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政冷  相似文献   

2.
越东 《台声》2002,(10):10-11
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祖国大陆方面的一贯主张。早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希望两岸尽早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1995年,江泽民主席在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指出,“两岸直接通航、通邮、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的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这些政策主张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得到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广泛拥护。祖国大陆提出,两岸“三通”应遵循“一个中国、直…  相似文献   

3.
陈云林 《两岸关系》2007,(1):F0002-F0002,1
回首2006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持续增强,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年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进“台独”分裂路线,强行“终统”,挑起两岸对抗、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谴责;其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受到遏制。一年来,祖国大陆着眼于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引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一年来,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间的交流与对话持续深入,先后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推动落实有  相似文献   

4.
时光飞逝,光阴茌苒。过去的30年是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30年,也是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祖国大陆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更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形势出现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突破。陈水扁当局推动举办的“入联公投”遭到两岸同胞共同反对,最终归于失败。民进党在1月台湾地区民意机构选举和3月台湾地区领导入选举中叠遭重创,“台独”分裂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5月台湾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执政权以来,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渐趋缓和。2008年6月“两会”重启制度性协商至今,祖国大陆与台湾共签订9项协议,顺利完成两岸全面双向直接“三通”、陆客赴台旅游、两岸金融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等重要开放政策,并就祖国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达成原则性共识。此外,南京“两会”商谈更触及到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6.
安华 《台声》2002,(2):4-6
2001年,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总的趋势仍是向前发展。祖国大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以江泽民的“八项主张”为指导,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为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祖国大陆的主张和善意,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华侨的热烈响应。尽管由于台湾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致使两岸政治关系持续紧张,但两岸民间的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一个中国的大格局确定不移。一一年来,…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天,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受到祖国大陆港澳同胞和大部分台湾同胞的热烈拥护,海外华侨华人同声叫好,反应热烈。《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力地打击了岛内“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地扼制了“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近期,台湾地区国、亲、新三党先后到祖国大陆的“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民族之旅”取得巨大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仅使台海紧张局势出现某种缓和而且使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两岸携手,中华民族团结复兴,是两岸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愿望。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最终实…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是海峡两岸围绕“入联公投”展开激烈斗争、两岸政治关系高度紧张的一年。陈水扁当局疯狂推动“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升高蓝绿对抗和两岸紧张。但祖国大陆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对台战略新思想,扑灭“人联公投”嚣张气焰,捍卫了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2003年的两岸经济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虽然经受了非典疫情的考验和台湾分裂势力以所谓“公投制宪”为幌子推行“台独”、阻碍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挑战,两岸经济关系总体上继续向前发展。 在引进台资方面,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1—10月,新批台商投资项目3664个,同比下降8.7%;合同台资金额6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显示台商单位投资项目金额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吴宜 《两岸关系》2009,(1):20-22
2008年是两岸关系发生重大转折与积极变化的关键年,两岸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年内,承认“九二共识”的国民党重新全面执政,岛内政局出现积极变化,台海局势迅速缓和。两岸把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展开良性互动,务实推进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互信逐步累积;全面“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贸民间交往愈发活跃。展望2009年,有利于两岸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将继续增长,两岸关系将进入大交流、大合作与大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自“3·20”台湾“大选”以来,岛内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两岸关系已经并正在产生深远影响,祖国大陆为此发表“5·17”声明作出了相应的反应。经过陈水扁四年来的执政特别是经历这场“大选”,两岸互信已经荡然无存。目前,岛内“台独”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仍在继续发展并日趋嚣张,而祖国大陆遏制“台独”的决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14日,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一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亲、新三党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两岸一中”并成功访问了祖国大陆,打开了两岸政党50多年来“老死不相往来”的僵局。新一波“大陆热”形成,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1995年初夏,台湾当局领导访美,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向一个中国原则挑战。为此,祖国大陆政府不得不暂时终止“两会商谈”。虽然此后两岸的民间经贸、文化往来仍在持续发展,但是,两岸的政治关系则陷入僵局状态。两年多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着两岸关系。从总的趋势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和有利因素在逐渐增加,两岸关系走出僵局、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在加大。首先是祖国大陆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台湾当局领导人访美之后,祖国大陆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  相似文献   

14.
1月22日,海峡两岸民间航运组织在香港就台湾高雄港与大陆福州、厦门港之间直接通航问题达成共识并签订会谈纪要。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祖国大陆交通经贸部门公布两项有关两岸航运管理办法之后,两岸民间功能性组织务实磋商迈向局部“三通”的重要一步。在两岸关系仍然持续僵局的状态下,这一举措无疑对缓和两岸关系,推进双方各层次的经贸合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自1979年祖国大陆提出和平统一大政方针以来,实现两岸“三通”一直是两岸同胞共同追求的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特别是在两岸军事对峙状态逐步缓解的进程中,双方通过港澳及第三…  相似文献   

15.
两岸“三通”一直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焦点问题。祖国大陆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两岸直接“三通”的主张,20多年来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三通”取得了局部突破,但由于台湾当局给两岸通航设置了重重障碍,致使两岸直接“三通”至今无法完全实现。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不仅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而且对福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两岸关系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统一论坛》2004,(1):11-15
对于两岸关系来说,2003年并不寻常,继续在趋于越来越复杂的同时沿着两个轨迹发展。一方面在祖国大陆推动和台湾社会各界配合下,两岸交流成就显著,实现两岸“三通”已成为两岸民众的基本共识;一方面由于陈水扁提出“2004年3月进行‘防卫性公投’”、“2006年12月完成‘台独’制宪”、“2008年5月实施‘台独’新宪法”的“台独时间表”,加紧“台独”的“具体化”“法制化”“政策化”,两岸政治僵局  相似文献   

18.
两岸经贸关系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已开始形成互利互补的经济格局,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会对现行的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两岸经贸关系现状贸易方面:1979年祖国大陆公布了《关于开展对台贸易暂行规定》,揭开了两岸贸易的序幕。经过20年的发展,据台湾统计,两岸贸易总额由1979年的7000多万美元增加至1997年的244亿美元,19年内增长了316倍,共计达到1058亿美元。即使是在1998年,两岸因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总体对外贸易出现萎缩的情况下,两岸…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终于在2月27日抛弃“四不一没有”承诺,终止了“国统会”和“国统纲领”,走上了“新宪公投”的“台独”绝路。加剧对抗,陈水扁事“独”一意孤行2005年至今,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祖国大陆在胡锦涛“四点意见”的指导下,注重争取台湾民心,积极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  相似文献   

20.
马万义 《台声》2000,(1):16-17
经过20年的发展,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密切。从两岸实际进行的经贸往来看,目前两岸贸易额已经占到台湾对外贸易的十分之一以上,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两岸经贸合作,包括工业合作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的今天,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却显得相对不足。在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祖国大陆方面已多次表示,鼓励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鼓励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没有改变。所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