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1999年因为<地下世界>这一巨著成为第一个获得"耶路撒冷奖"的美国作家,但他还远未被中国学术界所认识.他的小说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与当代美国社会形态紧密相联,把审视自己所处时代的经济文化状况作为创作的关注点.大体而言,他作品中较常关注的主题有三方面:一是对消费文化关注;二是对技术崇高化的关注;三是对恐怖主义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众口评说PIP     
为什么不在平遥?!为什么不在平遥?!平遥是个很漂亮、很有生气的地方,保留了许多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东西,这里人民的朴实、民风的淳朴,都在深深地吸引着我。———法国摄影家、法国VISA摄影节图片总监、平遥国际摄影节发起人之一阿兰·朱利安先生不止一次地表示下次举办摄影节还会在平遥。有人问他为什么,阿兰用反问如是回答我跟亚洲特别是南亚的摄影师有非常好的联系,但这是第一次来中国。法中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我非常希望了解中国,也希望借这次平遥国际摄影节的机会认识更多新的中国摄影师。———法国VU图片社总监克里斯…  相似文献   

3.
王煜 《现代人事》2001,(7):44-44
笔者曾向一位朋友提及这样的问题: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否最能代表华夏民族的历史传统、精神气质与民族智慧?答曰:应该是。但必须首先确认民间文化的独特价值,因为它才是中国最具原生性、民族性和群众性的文化资源,是纯粹的“中国制造”。这的确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它促成了笔者对相关文化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带着几分喜悦,带着几许遗憾,中国第一个以图片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国际摄影节、山西省大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平遥国际摄影节于国庆前一日悄悄落幕。摄影节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和国际通行运作方法,在平遥这座黄土高原的古城里,将摄影艺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将国际摄影界与中国摄影人的相互交流和图片交易活动融为一体,在中国摄影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为中国摄影人进入国际图片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豪情满怀开创先河平遥国际摄影节一出手便充满豪气:聘请近10名国际著名摄影家在图片编辑与报道摄影…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播:赵本山兵败美国 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在文化走出国门这一点上,我们一直秉承着这样一个理念。但事实是,中国的,未必就是世界的。让中国文化打进美国乃至世界,诸如此类的口号经久不衰,但现实却血淋淋地摆在我们面前:中国文化,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该把自己的什么文化拿出去让别人欣赏。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网上有大量报道为证。  相似文献   

6.
《今日山西》2004,(9):13-13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诞生于地处富有传统文化的山西省,代表中国古典建筑的历史名城一平遥。在短短的三年中,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为中国摄影的重要盛事,她的永久性地位已经确立,因为平遥城、山西省和全中国都为它的未来喝彩。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自觉──汪曾祺创作论杨志勇俞平伯在谈及丰子恺时认为他一身的“文化味”,这种评价用在汪曾祺身上也是恰当的。当代有关汪曾棋创作的评论都很有兴趣地关注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但却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汪曾祺只是在对文化传统自觉继承,进而以为他是“最后一个士大...  相似文献   

8.
陆梅 《求索》2007,(11):77-79
今日的印度和中国不仅仅代表古老文明的复兴和国际力量的崛起,还因为中国和印度的未来与发展显示着两种社会体制的不同安排、两种治理方式和两种政府管理模式的优劣,因为两国的现行体制典型地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选择:印度推行的是西方式的民主政治体制。中国则选择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印度与中国何以会做出这种不同的选择?印度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彼此选择不同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印度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特征以及以拥有调和对立智慧的印度教传统文化使得印度的国情与西方式政治体制具有相亲之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也使得社会主义体制在中国具有其特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陈忱生于1966年,持续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这场革命的一个内容是摧毁一切封、资、修的东西,传统中国文化被归入封建主义,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绘画连同那些活着和死去的画家都被当作封建残余遭到革命。而这一年出生的陈忱,却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记录者和挖掘者。他记录的重点是画家和中国的绘画艺术,包括三部分:一是美术史上具有开宗立派地位的已故名家,比如以画虾著称的齐白石,以画马著称的徐悲鸿等;二是当代久负盛名的书画名家;三是当今最具实力的画坛后起之秀。这好像是一种轮回,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自“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的消息传出后,许多读者非常关心,来电询问,组委会现将问答结果汇总一一列出,以解读者疑问。问:为何选定在平遥举办国际摄影节,平遥有何优势和特点?答:平遥是具有1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完整地保存着中国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汉文化特征。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需要通过图片全面、完整地了解中国的时候,平遥的古朴神韵本身就可以产生出强大的吸引力。平遥的这种魅力不知迷倒了多少摄影家,使他们不厌其烦地前来平遥拍摄,这一现象至今方兴未艾。这个摄影节的主要策划者,法国摄影家阿兰先生,就是因为一个偶…  相似文献   

11.
谭舯 《黄埔》2013,(2):151-153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这种传统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其中一项就是对姓氏文化的重视。在中国,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12.
陈云哲 《求索》2014,(4):174-177
日本“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出国之行就是1921年历时4个月的中国之旅。从中国回日本后,芥川较为真实客观地写下了他的中国印象,并辑成《中国游记》出版。《中国游记》书写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书写了他诗意浪漫的中国想象的破碎,书写了他对错位的中国社会现实的负面见闻。这部游记文学价值很是一般,但值得我们研究的是他书写了什幺没书写什幺,为什幺会那样书写,他的书写心态以及他对当时中国观察认识上的误区,这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中国和日本仍然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见到阿兰先生是在《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先生的办公室里。身着土黄色休闲裤,灰色马夹的他,有着欧洲人典型的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尤其是那一抹“恩格斯”式的大胡子,使他看上去象一位英俊而潇洒的艺术家。阿兰&#183;朱利安先生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摄影工作者。因受其舅舅马克&#183;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家)的影响,从小便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把摄影事业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辛勤耕耘。他曾作过世界许多著名杂志的图片编辑,也曾为举办各种类型摄影展览而奔波于美国、法国之间。这次,他接受《人民摄影报》的邀请,带着世界各国许多著名摄影家的作品,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山西平遥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阿兰对于平遥的热爱,连我这土生土长的平遥人都自叹不如。曾有一位记者问到:“无论这次摄影节成功与否,您下次的国际摄影节会在哪里举行?”阿兰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在平遥。”确实,平遥这座精美无比的古城给阿兰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城墙,这里的民居,这里的街道,这里的人民无一不让他感到惊讶。也正是这座古城,架起了中外摄影的桥梁,开启了全世界摄影工作者的盛会。做为一名翻译,我在与阿兰一起工作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作...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障世界》2006,(7):28-30
在浮夸的中国互联网界中、马云是一个异数,他似乎是所有网络公司老总的反义词:他不懂电脑,不懂管理学,他不懂广告,不许公司做广告,他不仅不会高薪聘人。对进来的人还减工资,他说:“网络公司没好日子了,中国新经济就有希望了,现在热闹的是造工具的人。”他认为自己很傻,“像阿甘一样简单”。然而正是对这个公司,软银的孙正义。在6分钟内,决定投资上亿元。阿里巴巴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因为所有的中国网络公司都是美国某一个模式的翻版,只有它是例外。马云给中国互联网公司吹来一股返璞归真的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5.
杂谈 中庸     
杂谈 中庸启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谓名头高大,影响深远。这当然因为孔老夫子的推崇。他说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按说中庸不过是一种对待人与事的方法,却被称为"德",而且是"至德",真可谓推崇之至矣!然而近代以来,中庸却是流年不利。在"打...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文学之悲悯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维 《求索》2007,(11):191-193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悯传统具有浓厚的文化承载意义,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审美情感。从目前来看,悲悯几成为一个被人们娴熟运用的美学名词,但却缺乏对这一极具中国特色概念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梳理,人们似乎忽略了这一概念后面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哲学深度。本文从王国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论《红楼梦评论》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悲悯”:一种具有建构功能的审美意识;悲悯的文化发生源于感动;探寻中国传统悲悯意识形成的文化哲学根柢。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精神之代表的儒学,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的哲学,或者说,是一种道德的形上学。因此,探讨儒学的道德精神,对于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应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视角。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儒学的道德精神。一、“成德之教”———儒学的理论出发点西方人也讲成德,也有道德学、伦理学,但其入手处,却是一种知识的眼光。比如西方哲学教人要“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也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叫“知识即美德”,在对德的理解上,是很具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家总要对“善”下一个抽象的定义,论证道德的合法性,也表现了这种思想。孔子…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与文化间架桥金开诚《茅以升桥话》把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桥的资料编集成书,这很有意义。中国人历来对桥有感情,这感情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而是因为在心灵深处感觉到桥的丰富含义。这含义也许比较模糊,但同时又是深长的。现在稍加分析,初步意识到有三种含义: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但如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两重性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正因为如此,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是双重的,既具积极效应,也有消极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要从这一特点出发。一、传统文化的积极效应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藏,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时代发…  相似文献   

20.
李佑新 《求索》2007,(12):43-45
毛泽东在党内为什么能够率先提出并杰出地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问题?这无疑与他的文化性格有着密切关系,而这一文化性格主要是他青年时期在湘学务实学风的熏陶下形成的。湘学的务实学风极为突出而且源远流长,在所有地域性文化传统中无有出其右者。青年毛泽东就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深受其影响,形成了他注重实践和实际、实事求是以及注重研究国情的文化性格,这使得他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能够独具卓识地提出并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