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什全球战略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光 《瞭望》2004,(13)
布什政府全球战略的一个特点是,把反恐同加快推行独霸世界战略相结合。这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主要表现在: 把反恐同全球扩张相结合。“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扩张的许多行动,以至肆意发动战争,都是借“反恐”之名,乘“反恐”之机进行的。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协会高级研究员、斯沃斯莫尔学院政治学教授詹姆斯·库尔斯认为,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帝国要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全球大部分地区,实质上要扩张到整个世界”。布什也曾说过,当今“几十万美国男女军人在反恐战争中部署到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2.
围绕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受挫过程描述布什政府危机言论的历史。布什总统9·11之后发表了煽情的夸大危机的言论,反恐备战和占领伊拉克过程中将此类言论充分展开,美国陷入战争泥潭后此类言论一度达到高潮,布什第二届总统任期中,他的"立场坚定"的美名就已失去了修辞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亚平 《侨园》2002,(5):38-3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声浪可谓甚嚣尘上。美国总统布什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和“采用一切手段”来推翻萨达姆政权。布什认为只有伊拉克变更了政权,“世界才会更安全、更和平”。那么,布什政府为何甘愿冒被指责为穷兵黩武的风险,执意要在海湾再打一仗呢?显然,除了老布什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与萨达姆有一段情仇恩怨外,小布什还有他的更深层的战略考虑。首先,推翻萨达姆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的外交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美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曾说过,反恐战争可能要10年、20年甚至50年。如何把一场长期的反恐战争进行下去,不断寻找恐怖目标并铲除之,从目前来看,被指为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伊拉克就是这样一个符合美国战争需要的目  相似文献   

4.
丁易 《学理论》2010,(1):60-62
围绕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受挫过程描述布什政府危机言论的历史。布什总统9·11之后发表了煽情的夸大危机的言论,反恐备战和占领伊拉克过程中将此类言论充分展开,美国陷入战争泥潭后此类言论一度达到高潮,布什第二届总统任期中,他的“立场坚定”的美名就已失去了修辞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万光 《瞭望》2004,(33)
布什政府在国际和国内遭受一连串挫败后,迫于形势正在策略做法上作某些调整,但仍坚持推行其全球战略和基本政策。布什在参加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60周年前发表讲话把当前美国进行的“反恐战争”同二次大战和冷战相提并论。他说,战后冷战初期那时美国一代人为反对“共产主义危险”、反对苏联和“共产党人在中国赢得革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11日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第七个纪念日,布什政府发动的反恐战争也已经持续了7个年头。如何评估这场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反恐战争,关系到即将退场的布什总统的历史地位,也涉及到新任总统如何处置布什的外交安全遗产,推行非布什的外交和安全战略。因此,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美国总统选举中有关美国反恐战争的辩论和政策走向。7年来,布什政府依仗超强的军事实力,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但是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核心领导成员仍逍遥法外,塔利班势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发展;卡尔扎伊政府自立艰难,仍靠10万美军和北约联军保护。布什政府又以萨达姆政权发展核武器和支持恐怖组织为借口,挥军占领伊拉克,绞杀前政  相似文献   

7.
李东 《瞭望》2001,(47)
11月13~15日、俄罗斯总统 普京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 访问,这也是“9·11”事件后两国首脑的第二次会晤,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会晤。此次会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俄美关系的走向,并对今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因而人们对俄美高峰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普京访美真意何在 普京与布什在华盛顿举行俄美最高级首脑会晤,国际反恐合作虽是双方的主要议题,但普京则另有他图。 建立“新型”俄美关系。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在“9·11”事件后,美国开始认识到:要铲除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温床就必须解决中东问题,同时要建立世界反恐怖联盟就必须赢得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支持。有舆论说,布什政府在逐步改变在中东问题上所谓“不干预”政策。 连日来,美国力促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外长佩雷斯举行停火谈判;布什并公开表示支持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9.
美国正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其无出其右的实力,追求建立一个新的美利坚帝国。 美国“打伊倒萨”战争一年后的今天,伊拉克仍然狼烟滚滚。布什的单边主义不仅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弹,国内民主党也借机猛攻,称美因此偏离反恐轨道、盟友,自毁形象,削弱实力。今年是美国总统选举之年,现任总统布什和民主党推出的挑战者克里都在摩拳擦掌,瞄准下届白宫宝座准备一  相似文献   

10.
以朝核问题为视角探析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4):20-21
布什执政初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对朝鲜则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的遏制政策。“9·11”恐怖袭击后,布什政府对朝政策日趋强硬,称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家,并将其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和军事打击的目标之列。朝核危机后,美国坚持以“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消除朝鲜的核武器计划。朝核试验后,布什政府将朝核政策做了策略性调整,积极调动国际社会力量加大对朝鲜的施压力度,对朝鲜采取遏制与接触并举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1.
美欧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 矛盾增加,出现变数,将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美欧矛盾上升 去年布什出任美国新总统后,美欧关系较前变得不协调,跨大西洋矛盾不断,争吵声升高。“911”事件发生后,美欧将反恐列为头等大事,暂时搁置矛盾,但没有根本上解决内部矛盾,在“反恐战车”上不断争吵。美欧摩擦从香蕉战、牛肉战、钢铁贸易战等经济问题扩展到政治领域,双边关系呈“矛盾大于合作、争吵多于协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尽管作出种种反恐努力,美国尤其大力推进单边反恐进程,但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拉美国家对美国的离心倾向越演越烈,美国国务卿赖斯赴"后院"扑灭大有蔓延之势的反美之火,却收效甚微。美国国务卿赖斯近日对拉美进行了她上任以来的首次访问,短短5天先后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和萨尔瓦多等4个国家。美国向来把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后院"。"9·11"事件以后,布什政府由于忙于反恐和处理阿富汗及中东问题,无暇顾及拉美事务。然而最近几年,拉美国家对美国的离心倾向愈演愈  相似文献   

14.
万光 《瞭望》2004,(23)
布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战略目标是,扼制所有美国的竞争对手,建立美国独霸全球的单极世界。特别是扼制可能对美国领导地位挑战的大国竞争对手,其中有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也有美国的盟国特别是欧洲主要盟国。同时,布什政府强调美国需要同其他大国进行反恐合作,宣传美国同其他大国进入了“合作协调的  相似文献   

15.
8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军将把7万士兵从欧洲和亚洲撤回本土,正式揭开了酝酿已久的全球性美军兵力部署调整的序幕。近10年来美国军队悄然进行的军事战略改革与整编,旨在走精兵强军之路。“9·11”事件加速了美军的军事战略调整速率,而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则更进一步地表明,冷战时期陈旧的全球军事部署格局根本无法适应美国在新世纪所面临的反恐战争等  相似文献   

16.
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得手之后,美国内保守势力不断鼓动布什政府趁势一举铲除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尽管布什政府也有此意,但还没有真正下决心要对伊拉克大动干戈。 但是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导致布什政府在对伊拉克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问题上举棋不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自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下旬在热那亚会面后,两国高官频繁穿梭于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围绕构建所谓“新战略框架”展开磋商。那么,布什政府所鼓吹的“新战略框架”究竟是什么呢? “新战略框架”就是要彻底埋葬美俄间的平等关系,确立美国的一超独霸地位。布什总统及其内阁成员不厌其烦地表白,冷战已经结束,情况发生了变化,美俄关系旧框架过时了,因此要建立“新战略框架”。众所周知,冷战时期形成的美苏关系框架是建立在战略力量均衡——用布  相似文献   

18.
三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对美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中国赴美访问的最高层级的官员,也是美大选后双方高层的首次直接接触。由于钱其琛将会晤布什总统及美众多高层官员,就彼此共同关心的双边地区及国际问题深入广泛交换意见,并涉及两岸关系问题,因而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共和党布什在竞选期间曾提出,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而是“竞争对手”,一度使人似乎感到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将发生重大改变,中美关系会出现严重倒退。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共和党所信奉的保守主…  相似文献   

19.
孙力舟 《党政论坛》2014,(22):33-33
三大收获 防止了美国本土和驻外军事基地及使领馆遭受大规模袭击。“9·11”事件后,美国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和驻外机构及军事基地的戒备,另一方面派出军队深入恐怖组织的巢穴,由以前的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剿,取得了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等重大胜利。由此,美国人的安全感有所上升,从这一角度来看,美国政府的反恐行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履行了国家保护公民安全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当前美国已经加强了高新科学技术在反恐领域内的运用,使其在防范和打击恐怖分子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威力。“9·11”事件的发生,导致非传统安全挑战在国际安全领域中的地位上升,反恐成为世界性课题。传统的保安措施在反恐方面面临许多新问题,利用高新科技成果来提升防范和打击恐怖分子的手段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