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11年1月21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首都明斯克正式宣誓就职,标志着他第四个总统任期的开始。此前,卢卡申科在2010年12月的总统大选中以79.67%的选票获胜。他是白俄罗斯的首任总统,同时也是迄今为止白俄罗斯唯一的一位总统。四次连任的卢卡申科因其在任时间长、个性鲜明而被西方称为“欧洲最后一位独裁者”,而在白俄罗斯民众那里,他则被亲切地称为“爸爸”。  相似文献   

2.
在前不久的一次出访中,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高举“反美大旗”,与众多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国家结为“战略伙伴”。在白俄罗斯、伊朗这两个美’国所谓“暴政前哨国”,查韦斯与这两国领导人相谈甚欢,大肆抨击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访问伊朗的第二天,查韦斯还在德黑兰大学接受了内贾德总统颁发给他的伊朗最高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20日,白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现任总统卢卡申科以82.6%的高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以绝对优势再次胜出,反对派的得票率仅为6%,此次大选投票率为92.6%。虽然选举结束后,反对派在西方国家支持下宣布不承认选举结果,并连续数日举行示威抗议活动,但“颜色革命”事实上已经难以在白俄罗斯上演。卢卡申科能够再次赢得大选,得益于其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政权稳定的政策措施。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卢卡申科执政12年来,白俄罗斯保持政局稳定并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4年,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20):10-13
纳扎尔巴耶夫是世界公认的铁腕总统,他自1991年12月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即任总统至今,也是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的唯一一位总统。他曾成功阻止了“颜色革命”,使得同样处于西方改造“后苏联空间”浪潮之中的哈萨克斯坦能够“一枝独秀”,他也因此被称为哈萨克全民族领袖和“超级总统”。那么,纳扎尔巴耶夫是怎样创造这个奇迹的呢?  相似文献   

5.
2008年被称为“选举年”,全球共有近十个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在今年选出自己新的领导人。而3月的俄罗斯总统选举被视为最没有悬念的一场,因为自从一位候选人正式参选以来,这个舞台上就没有其他人的立足之地了,难怪有人说,他将被“任命”为新总统,而不是“当选”为新总统。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8):59-59
伊朗总统鲁哈尼日前在国防部会议上表示,该国已放弃制造核武器。他指出,放弃制造核弹的决定基于“道德原则”。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曾发出宗教指令,禁止在国内生产核武器。不过,虽遭到伊朗方面的多次否认,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坚持认为,伊朗试图制造核武器以对抗西方。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官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候鸟官员”。这类官员和“政党共进退”,政党在选举中获胜,他们就做官,选举失败,他们便离开官场。比如,如果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大选中获胜,现总统布什和他的部长们则必须让位于克里的班子。就克里来说,他聘请何人入阁完全取  相似文献   

8.
他是蒋介石的亲信,曾任“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被蒋纬国称为“隐藏在老总统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李克农称他为“隐形人”,周恩来说他是没有办理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朱德称赞他立了奇功……  相似文献   

9.
文豪 《廉政瞭望》2010,(1):44-44
从毛泽东书盈四壁的中南海“菊香书屋”到西方出版界推崇的“总统书单”,人们一再被提醒:管理国家,可以在执政者的读书中寻找线索。  相似文献   

10.
4月2日上午11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金碧辉煌的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宣布,两国正式签署成立“主权共和国共同体”条约。叶利钦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卢卡申科认为这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两国人民将作为一个统一繁荣的大家庭而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1.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最近一次“你好,总统”电视直播节目中说,委内瑞拉全国已经建立了6000个公共食堂,每天免费就餐人数已经达到90万人。这对一个有27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比例相当高。在查韦斯眼中,免费公共食堂不是单纯接受食品的地方,而是“通往生命的大桥,是社区组织的场所、公社工作的场所、建立人民政权的场所、建设社会主义的场所”。为了支持政府的计划,一些文化中心、青年中心、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22日,94岁的“穷人老爹”阿贝·皮埃尔(见图)与世长辞。法国总统希拉克下令,1月26日为全国哀悼日,以追思这位“法国的良心”。  相似文献   

13.
“我从不拿别人的东西,也不允许政府的人拿别人的东西” 卢卡申科作为前苏联解体后新蚀立的白俄罗斯国家首任民选总统,在东欧和中亚国家领导人中,他素有反腐败反贪污著名“旗手”的美名,声望显赫,很受国民的拥戴。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根据坦赞铁路地质勘察,你们那里有一个地震区。地震区在坦赞铁路线上,要注意。 万布拉:中国专家已经考虑到了。尼雷尔总统很满意坦赞铁路的进展情况,尼雷尔总统相信这条铁路不仅是对南非的打击,也是对西方的打击。阁下可能从报纸上看到西方国家相互抱怨没有修这条铁路。  相似文献   

15.
全球250名官员2月9日齐集德国慕尼黑,参加第43届“慕尼黑保安政策会议”,商讨国际上最迫切的安全事务问题。其中不少官员是来自美国和北约国家,会议的立场一向亲西方。没想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竞挑此场合狠批美国外交政策。普京说:“美国在各方面都越界,包括经济、政治和人道,而把自己的一套强加于他人身上。单方不合法的行动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更制造很多人类悲剧,是紧张的源头,地区和区域战争没有减少,死亡的人数不减反增。”他还痛斥美国“处理一个又一个冲突,但并未能圆满解决任何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钱江 《党史博览》2009,(8):36-37
“文革”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场劫难,也使生活在“文革”台风眼中的一些人从精神到作风都扭曲了。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进入“文革”年代,他“疯狂了”,情绪忽起忽落,言语有时难以控制,荒唐至极。他忽而红得发紫,在陶铸被打倒以后,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廉政瞭望》2013,(2):69-69
在201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大战中,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保罗·瑞安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花了不到3个小时,就跑完马拉松全程”的诺言引发了美国公众对于政客撒谎成性的质疑。“诚实未必能造就优秀的总统。公众应该遵循的判断标准是,总统说谎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个人利益。”美国著名政治期刊《大西洋月刊》曾经在文章中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忍耐的风度     
在西方,考核一个政客的第一道试题是忍耐。全世界都知道英美关系最好,但美国总统布什第一次访问英国时,毫无例外地受到了英国民众的抗议。群众聚集在他要经过的街头,举着旗帜,喊着口号,指责他在美国部署和发展“反导弹系统”和拒不在维护世界环境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抗议达到高潮时就有鸡蛋朝他抛去。没过几天,  相似文献   

19.
政治幽默     
不想再当总统 一位总统任期即将结束,他发表了一个声明:“我不想再当什么总统了。”记者们觉得话里有话,就想方设法缠着他说明为什么不想再当总统了。实在没有办法了,这位总统就把一位记者拉到一边,对他说:“当了总统,就永远也没有提升的机会,这太让人失望了吧!”  相似文献   

20.
张国庆 《廉政瞭望》2008,(12):54-55
四年前过世的里根总统。无疑是美国总统中的一位“金牌级”人物,从入主白宫到挥手而去。他拿下了多项第一: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影星”总统,美国历史上宣誓就职时年纪最大的总统,去世时是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2004年6月5日去世,终年93岁)。他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过离婚经历的总统,但同时也是最幸福的总统之一。而帮助他拿到这许多“金牌”的,则是他阳光、自在的做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