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早在我会呼吸以前就开始了。这一点是在我36岁生日那天清晨睁开眼睛计算年龄时突然想到的。从母亲受孕时起,我就已经开始样样向母亲索取。在那最混沌的十个月中,尽管母亲工作压力沉重,生活担子繁重,并没有妨碍她对我无私的赐予。更甚的是,八斤重的我降世那一刻,为了同母亲分体,断然破胎,截然开骨,在母亲剧烈加速的阵痛中,一路挣扎,夺门而出。  相似文献   

2.
5月12日下午2点多,我坐火车回车间。突然,火车在一阵剧烈的晃动中紧急停车,山上的石头轰隆隆地往下滚。“地震了!”有人惊呼。我第一反应是,必须赶快回到岗位。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下午2点多,我坐火车回车间。突然,火车在一阵剧烈的晃动中紧急停车,山上的石头轰隆隆地往下滚。“地震了!”有人惊呼。我第一反应是,必须赶快回到岗位。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湘评论》上读到一篇文章《你不能没有家》,心里很感动。作者叙事与说理娓娓道来,笔端流露悲悯和惋惜,让我看到一个为新中国凛然捐躯的革命母亲的温柔情怀。赵一曼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母亲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杨纯 《学习导报》2012,(11):61-61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湘评论》上读到一篇文章《你不能没有家》,心里很感动。作者叙事与说理娓娓道来,笔端流露悲悯和惋惜,让我看到一个为新中国凛然捐躯的革命母亲的温柔情怀。赵一曼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母亲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家里条件很糟糕。可是那天,母亲突然做出一盘红烧肉。浓烈的香气顿时让我口水澎湃。突然,发现一根黑发。“头发。”我抬起头说。父亲正嚼着一小块咸菜。和母亲一样,他的筷子没有碰过那盘红烧肉。他看了看说:“没事。”他用筷子挑走那根头发,继续嚼他的咸菜。  相似文献   

7.
付春阳 《奋斗》2014,(10):63-64
当年,赵一曼烈士被押上去珠河县的火车时,她知道日军要将自己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的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相似文献   

8.
党的一个地下联络站──记耒阳立文书局雷天一1947年冬未,我在常德突然接到唐先生(省工委书记周里)捎来的一个口信:"立即结束常德工作,赶快回长沙。"没有几天,我就按照嘱咐的时间、地点如期赶到长沙市经武路街清试馆内衡清小学(当时熊子烈任校长),会见了唐...  相似文献   

9.
正十二师二二二团唐坊社区18号廉租楼里居住着一对老夫老妻,勇的叫张国才今年73岁,女的叫步秀英今年68岁。他俩于1964年3月结为伉丽,婚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步秀英28岁时已成了3个儿子的母亲,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可就在夫妻俩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1970年6月步秀英却突然患病,整日高烧不退,急得张国才捶胸顿足、失魂落魄,情急之下赶快将妻子送到建工医院,经医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相似文献   

11.
魂兮归来     
古人认为,人都有灵魂。灵魂,是人的主宰。人失掉了灵魂,生存就要成问题。记得小时候,我病躺在床上好几个月。骨瘦如柴,两眼无神,临到了生死的边缘。母亲急得到处为我求医求药。隔壁徐大娘见了我病羸无神的样子,跟母亲说,这孩子掉了魂了,得赶快给他叫魂。母亲就在黄昏,点着灯笼,绕屋三匝,为我叫魂,一连叫了三天。此后,我的病竟然慢慢好起来,眼里渐渐有了神。母亲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12.
<正>家书原文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  相似文献   

13.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牺牲前留下了这样一封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遣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遗书中的宁儿,就是赵一曼的亲生儿子陈掖贤。陈掖贤长到刀岁(1955年)才知道赵一曼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相似文献   

14.
郝雪廷 《党史文汇》2011,(11):58-59
前些日子,我在整理老家的物品时,在箱底的一个裹了几层的纸包里,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张选民证。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当看到这件物品,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第一次见到此物时,母亲讲给我听的“选民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 《党课》2010,(10):88-88
许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总是爱惊奇地窥伺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一 母亲离开我时,我才呼吸了人间20天的新鲜空气。产后大量出血,医疗条件的极端落后,很快地枯萎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直到现在,她唯一的儿子在无穷的思念里,对她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而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母亲是活在我心中的。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知道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母亲的,如果我不能好好地活着,人们惋惜的,绝不会是我,而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7.
唐启君 《学习导报》2013,(14):52-53
父亲是在母亲去世的第八个年头的夏天去世的,那是1982年,我13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父亲的突然病逝,使我的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因为没有了经济来源,我不得不终止学业。在组织的关心下,于第二年春天顶职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18.
崔文耀 《湘潮》2011,(6):35-37
1971年8月中旬的一天,时任湖南省文艺工作总团团长的我,刚上班就接到省委办公厅的电话,要我立即赶过去,参加重要会议。我迅即骑自行车来到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值班的秘书告诉我:“赶快去华国锋同志办公室,他正在等你。”我疑惑道:“华国锋找我?”他说:“是,赶快去吧!”我边走边想,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2,(14):26-27
左太北说,我是1940年5月生的,8月份就开始百团大战。所以我实际上跟父亲就呆了三个月,那时候我刚刚三个月大。我并不太了解父亲。到了1982年,母亲突然把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写的11封信给了我,这些信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觉得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20.
爸爸,听话!     
倪雪萍 《学习导报》2011,(24):49-49
清晨,母亲打来电话时,我的心一哆嗦。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没事的,没事的,爸爸一定没什么大碍。我急急地赶到家,六神无主的母亲如同抓了根救命草。她向我哭诉着父亲发病的情形和拒绝就医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