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农历丁亥年。春天来到了,每年一次的政协和人大两个重要会议召开在即。就在各地代表准备进京反映民声民意、为国家出谋划策的时候,有两个不是代表的人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安徽蒙城。几个农民找到徐保义,反映县电信部门“强制服务,违规收费”问题,请他代表大家出面交涉。徐保义立即着手调查。当他就此问题向电信部门一个负责人进行询问时,却被喝令“滚出去”…… 江苏太仓。刘劲松忙着上医院,跑派出所。曾经多次代表身边的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的他“突遭暗算”,被凶手挥刀砍伤。这天是农历大年初四,深夜,他走过的那条巷子没有路灯,漆黑。好在,不远处有个茶室,老板等人闻声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不久以后,媒体纷纷报道两会代表关注民生问题的发言。而刘劲松却黯然离开太仓,徐保义则仍在执著地帮助农民讨要说法。 这是两个什么人?一些群众为什么有困难找他们反映?他们无权无势,又非人大代表。且生活都不富裕,甚至自己的权益有时也得不到保障,却为何替别人代言?  相似文献   

2.
今年40岁的张秋江是河北省献县西城乡小邵寺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是农民中的种粮“好手”,单说种棉花,他种的棉花株高统一在85厘米左右,每亩棉花比别人要多产50公斤籽棉。棉花种出了名堂,他被选入省“能人协会”,  相似文献   

3.
官员恨他,农民恨他,房地产开发商恨他。采矿者恨他,挖石取土者恨他,渣土车司机恨他。搞汽车修理的人恨他,开饭馆的人恨他,土杂商店经营者恨他……在与滇池有关的利益链上。他的“敌人”几乎举目皆是。这个被众人仇惯的63岁老农。入选“2005年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7年被授予“昆明好人”的称号。成为“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今年初。他被选入在美国播出的国家形象片,成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4.
红孩 《农村青年》2007,(6):9-12
武继军,江苏省高淳县古柏镇党委副书记、武家嘴村党总支书记、南京市200多万农民中唯一的一个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2月28日,他为“流浪人员的生命健康权”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提请立法的“维权提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1,(5):F0002-F0002
2011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强调,党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铜陵县胥坝乡是个四面环水的“江心洲”,农民进县城得先乘渡船,然后再坐“城乡公交车”。那天去胥坝乡找郑小东,和他约好9点见面,他在对岸等。住在县城的我起了个大早,匆匆去赶“城乡公交车”。  相似文献   

7.
安徽蒙城。 苗桂民的办公室在乡政府三楼。以前,这间屋子不光他来,农民也来。农民来干吗?找他反映问题,上访,因为他是乡领导。 后来,庄周乡改为办事处。还是这间屋子,相比从前却显得冷清多了,不光农民来得少了,作为党委书记的苗桂民也来得少了。有一天,县委书记胡朝荣奇怪地问他:“你庄周的人怎么没有到县里上访的了?”他笑了,回答说:“问题都在地边解决了!” 曾想用一句话概括苗桂民的特征。他皮肤黝黑,晒的,想称他“黑脸书记”,又感觉不妥。可在老百姓眼里,这个书记成天风里来、雨里去地跟他们在一起,说的话,拿的主意,都特别对心思。这样的书记,皮肤怎么会白昵?最后,用了一个农民的叫法——“知心书记”。  相似文献   

8.
马明刚 《农村青年》2011,(10):54-54
笔者认识这样一位农民,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栽了一个又一个跟头”,目前仍不富裕,他为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感到很“纠结”。  相似文献   

9.
韩非 《农村青年》2007,(5):26-28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次短暂的经历往往成为终生的动力。这段经历不论什么时候从记忆深处冒出来。都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高爱民就有过一段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在乡卫生院工作期间。经常半夜三更被匆匆赶来的农民喊走……”这段经历使他真正了解到农民的疾苦和需求,从而立志做一个给农民治病的好医生。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扪心自问:“我对得起农民患者吗?”  相似文献   

10.
朱丹 《农村青年》2006,(5):15-17
年轻有为的吴琴福曾经几次成为新闻人物: 一次是在当地政府积极解决“农民贷款难”过程中,他“给信用社打了一个电话,半个小时20万元贷款就落实了”。于是,他在媒体上留下了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以往向信用社贷款时手续麻烦,贷款额也有限;如今有政府帮忙,贷款只论信用不问贫富,这样的农信社才真正算是农民自己的银行。”  相似文献   

11.
乡言 《农村青年》2008,(11):1-1
听说今秋河南某镇政府出台了一项禁令,强制农民收玉米秸秆要交押金办“砍伐证“,令当地农民深感不便。据当地官员解释说,实行这项“禁令”是为了制止农民乱烧秸秆,不得已而为之。且不说这样的理由是否成立,但在一个镇政府发的“红头文件”里赫然写着:违反者“追究刑事责任”,却实在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12.
有位基层干部向我诉说“冤屈”,当地建校垫宅基需大量土方,他不顾土地执法人员的劝阻,私自做主从农民承包的耕地里取土,结果,由于违犯了《土地法》的有关规定,受到了政纪处理。他想不通,不服气地问我:“奉公违法也是违法吗?”据调查,在基层单位干部中,类似“奉公违法”的案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焦点晃谈 《工友》2011,(8):44-44
我能得到提拔,确实与我那次背“黑锅”有关。尽管当时我没有为自己背“黑锅”分辩,但老总是精明人,他早知我没有参与嗑瓜子聊天,他默默走开,是对我大度的赞赏。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10,(10):40-40
因遭误判而坐了11年冤狱的赵作海出狱后没闲着,他正以公民代理身份免费帮助别人申冤。这是一个跨越了21年之久的案子,当事人段铁岭“发誓要为母亲申冤”。赵作海称这是出来后为社会做的第一件事,要办就要办好,但身份还是农民。  相似文献   

15.
在江西瑞金提起夏复兴,人人都要竖起大拇哥称赞他,这个人称江西“蛋鸡王”的农民企业家,命运多舛,却不改初衰,用辛勤的汗水打造了一片独有的天地。他创办的养殖基地,就像一个天然的绿色世界,处处生机勃勃。就让我们走近这个令人钦佩的农民企业家,看一看他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7,(4):33-33
3月24日,深圳人代会,40名市民代表应邀旁听两会。其中一位市民现场向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华楠提问:“能不能现场跟我们晒一下工资?”李华楠回应称,自己在家不掌“内政”,所以知道不是很具体,大概是几千元,一万元不到。他说现在深圳公务员工资都是货币化,没有其他补贴,且公务员工资也是公开,可以在相关部门查到。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确山县双河镇邓庄村40岁农民彭公林怀揣遗书吊死在驻马店市种子站的新闻火透网络。火的原因还在于,彭公林在遗书中称,市种子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多次让他请客找小姐、洗脚,“投资”了好几千却没等来“结果”,更没得到一分钱的赔偿。  相似文献   

18.
张遇哲 《农村青年》2011,(11):55-55
黑龙江农民刘贵夫自称年收入二三十万,政府白给“好几万”,引起社会质疑,不少声音说他“牛皮吹得杠杠的”。  相似文献   

19.
刘朱婴 《农村青年》2007,(12):33-35
安徽省蒙城县。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虽然离农历新年还有一段时间,但魏协卫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他忙什么呢?为去文庙广场“摆地摊”作准备。因此,他精心构思农民喜欢的春联,并且到商店物色合适的笔、墨、纸。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2008,(1):47-47
为了迎接城里的客人,农民准备杀鸡。晚上拿谷子喂鸡时,他说:“快吃吧,这是你的最后一顿晚餐了!”第二天,公鸡躺在地上并且留下遗书:“咱已吃了农药,你们也别想吃咱。告诉你,公鸡也是不好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