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资本市场发展已经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金融环境下,要发挥货币政策的全部作用,央行应尽快建立起与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促进金融与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汇率、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本文建立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名义汇率变量的VAR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传递效应.通过模型估计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从静态角度看,人民币汇率与货币供应量互为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不仅没有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而且还缓解了当前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而货币供给的增加却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从动态角度看,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冲击强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但两者之间的冲击强度存在边际递减趋势,表明从干预强度和有效性角度讲,货币政策均强于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金融改革思想包涵着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必须有效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要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对于外资,既要积极利用,又要善于利用、适度利用;必须充分发挥银行的经济杠杆作用;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改革之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特别是2008年春夏之交越南发生金融动荡的背景下,重温邓小平的金融改革思想,依然能给我们以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资产价格波动明显地偏离实体经济的涨跌趋势,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诸多挑战,理论界和货币当局都十分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和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章从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目标、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地位、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互动作用机制,并针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间存在信贷歧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金融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积极性金融冲击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但信贷歧视削弱了积极性金融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忽略信贷歧视评价金融冲击的影响将导致结论偏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由信贷歧视引致的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结果显示,产能过剩进一步削弱了积极性金融冲击的实际效应,并扩大了其对通胀等名义变量的影响。而二阶矩分析的结果则表明,信贷歧视以及由信贷歧视引致的产能过剩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降低了实际变量的持续性,同时提高了通胀惯性的影响。因此,为有效发挥积极性金融冲击的作用,稳定宏观经济,需要采用相关政策有效缓解信贷歧视以及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对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效应和财富效应均不显著,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现有的条件下,央行不能有效地干预股票市场以调控资产价格波动。所以,中国央行当前不应该将资产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而是要逐步完善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体系,建立两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寻求货币政策调控股票价格波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企业理论,企业可视为资产的组合体。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资产必须进行最优组合,而且等成本线变化和等产量线变化会导致资产最优组合的动态调整。考察这一调整的并购途径的适用条件,可根据企业各项资产将各种并购效率理论纳入一个一般框架之中,提出实现企业最优组合动态调整的并购方法的并购动因效率假说。  相似文献   

8.
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产生与发展,是金融环境、经济主体内部管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金融理论的发展共同有机作用的结果。金融工程的应用,对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经济金融运行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国金融市场是一个后发市场,在引进发展金融工程上,应充分利用其积极有效的作用,抑制其负面影响,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通过央行福利损失函数的引入,在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考察了央行的政策机制偏好。模型贝叶斯极大似然估计的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政策机制下,央行均偏向稳定经济增长;并且央行在其政策决策过程中并未将用工成本上升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基于事后优势比、边际似然值以及贝叶斯信息准则的模型选择检验则表明央行偏好于相机抉择,二阶矩匹配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央行偏好相机抉择的原因主要与当前我国的现实需要有关。最后,产出的贝叶斯冲击分解显示出相机抉择机制较好的拟合了现实产出的波动,尤其是2008至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需求冲击对于产出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金融体系自身的缺陷限制了这些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货币投放与投资、消费的比例不相协调。当前需要实施结构性的货币政策 ,使金融运行进一步适应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扩大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a new Keynesian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skills and investigate employment dynamics in China's labor market. The Bayesian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of technology shock shows that employment and the new hiring of high skill labor would increase when this shock hits the economy, but meanwhile, employment and the new hiring of high skill labor will decrease. The Bayesian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of technology shock predicts that employment increase along with the positive monetary policy shock, but the increase of employment can attribute much more to the low skill labor. The Bayesian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show that employment of different skills respond differently to the same exogenous shock, meaning that the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skill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Then, the result of Bayesian shocks decomposition argues that the employment of low skill labor shows much more volatile than the high skill labor.  相似文献   

12.
当前,青年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青年失业和就业不足成为引发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也影响了公众的教育投资信心。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政府在需求政策上应采取提供更多的青年就业岗位、鼓励青年创业等措施;在供给政策上应促进青年改变就业观念,大力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为青年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onsiders a multi-sector NK-DSGE model, then differentiates and compares the effects of news shocks and surprise shocks of non-productiv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productiv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effects of news shocks on employment altered with sector changes; (2) compared to surprise shocks, the effects of news shocks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s much bigger; (3) compared to non-productiv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the effect of news shocks and surprise shocks related to productiv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s much bigger. Then,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lead the public to form correct expectation, and construct expenditure rule based on the reality, then adjust the expenditure by following the rule. These may be helpful for labor market stabilization by using the positive effect of news shocks related to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尽显龙江优势和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行财税政策存在着财政支持政策弱化、税收优惠政策较少等问题,在借鉴外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积极财政扶持政策、综合税收减免政策和特色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财政补贴办法、合理降低税收负担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加快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青年是面临失业的主要群体,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特别是青年研究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青年群体有别于传统失业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青年失业率,主要是因为实施了积极的就业保障措施来促进青年就业。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解决青年群体就业问题的政策取向必须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目前普遍存在筹集覆盖范围和投资渠道过窄、保险给付标准偏低、再就业的法律规定笼统等问题。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法律制度,应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覆盖范围,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对隐性就业的规制,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并对失业保险给付标准予以重新确定。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我国的失业保障供给不足,失业保险参保人群和失业人群错位,预防失业与促进就业功能缺失,执行难度和监管压力逐步增加。面对失业保障面临的挑战,我们要探索适应我国就业方式和就业环境的失业保障体系,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多层次失业保障体系,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消除就业格局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做好信教群众工作,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理解宗教的本质;充分发挥宗教在教化群众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宗教的社会整合作用、道德教化作用、心理调适作用、文化促进作用和政治影响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维护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形成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深化公共就业政策改革是推动我国公共就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注意力配置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就业政策的变革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顶层设计上越来越重视公共就业问题;公共就业政策变革中经历了双轨制就业政策、市场化就业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优先战略政策阶段,不同阶段政策措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经济发展形势、劳动力供给状况和党的执政理念是驱动公共就业政策变革的关键因素。未来中央政府应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就业政策创新空间,各级政府在政策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党的执政理念、注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