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7年6月19日,也就是“反右”斗争正进行地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时候,《人民日报》以《什么话》为标题,刊登了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1911—2001)不久前在《新清华》校报发表的《花丛小语》和一首《贺新郎》的词,来作为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经典之作”,成为闻名一时的全国人民“反右”斗争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没有写过有关钓鱼的诗,当然他也没有闲暇怡然垂纶。已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邓小平题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共收诗词50首,提到“鱼”有五处:“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人或为鱼鳖”(《念奴娇·昆仑》)、“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秦皇岛外打鱼船”(《浪淘沙·北戴河》)、“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  相似文献   

3.
啊 朋友     
在中国洋洋洒洒的当代期刊中,用“老牌劲旅”一词来形容《新青年》杂志怕不为过,当年读着《新青年》长大的年轻人,现在也该是“人到中年”了。而《新青年》光彩依旧,魅力不减当年,且有与时俱进之感。这让我不能不想起一个外国著名作家说过的话:“帝王的权力只有百年,而文字的力量却是永恒的。”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优秀刊物的生命力,也是恰如其分。但我和《新青年》的相识却是在它为刊物重新定位之后,“朋友”二字打动了我,以抒写人间真情为己任的办刊宗旨也打动了我。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期,有一些字眼是提起来就让人感动的…  相似文献   

4.
也谈“荷兰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荷兰病”《拉丁美洲研究》1994年第2期刊载的《‘荷兰病’是拉美经济转轨的主要障碍》(以下简称《障碍》)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和教益。但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一、“荷兰病”的危害何在?《障碍》一文认为,“荷兰病”的危害性有以下3种:1...  相似文献   

5.
木瓜是我国特有的果木之一,栽培历史已相当悠久。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木瓜歌,唱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意思是说:她送给我木瓜,我把佩玉赠给她。这不单是为了报答,而是表示我永远喜爱她。  相似文献   

6.
《炎黄春秋))2010年第10期发表了一篇署名李玉贞的文章,题为《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以下简称“李文”),介绍安·祖波夫主编的《俄罗斯史(1894-2007)》一书。“李文”刊发后,借助网络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7.
金陵城内有二女,一推,一功,奖学爱父唱唱,吟吟,拍昆曲;父爱深似海:一稚女专“夜光”,一幼女号“明珠”,话说是“夜光明珠,在明掌上珠”……这是法国籍华人成之凡女士缅怀父亲的诗句。“一稚”即稚历(之见);“一幼”即幼殊。“夜光”是《世界晚报》副刊名;“明珠”是《世界日报》副刊名。在稚、幼的孩提时代,父亲曾这般亲见地称呼她们。之凡、幼殊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湘乡。父亲成舍我是我国著名的老报人,新闻教育家。母亲杨日(致殊)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数学系,是“五四”运动时期活跃于学潮中的新女性,也是成舍我早…  相似文献   

8.
“同泽”一词,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其意为:谁说没有衣裳穿?我和你同穿一衣。以“同泽”命名的中学,是东北大地于1920年代的特殊遗留,辽宁省内曾有三所,海城同泽中学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之父”让·莫内曾预言:“欧洲将在危机中建设起来。”可以说,欧洲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不断克服危机的进程。迄今为止,欧洲在其一体化进程中先后发生过法国拒绝欧洲防务共同体、“空椅危机”、丹麦否决《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欧盟对英牛肉实施禁运、爱尔兰否决《尼斯条约》以及法、荷公投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又称“制宪”危机)等六次危机。回顾这些危机,总结欧洲危机管理的经验与不足,将有助于加强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其危机管理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47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外交也经历了40多年的惊涛骇浪。我国的外交政策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新中国的外交史到底如何分期,国内外学者曾有过许多种不同提法。比如日本学者冈部达咪评中国外交的历史时,说中国外交可以分为:一、“一边倒外交”(195至1953年);二、“和平共处外交”(1953至1957年);三、“大跃进外交”(195至1960年);四、“中间地带外交”(1960至1966年);五、“造反外交”(1966至1972年);六、“反霸权外交”(1972年以后)。据他的看法,“一边倒外交”。“大跃进外交”和“造反外…  相似文献   

11.
早在唐末五代,泉州由于环城遍植刺桐花,因此别称“刺桐城”。72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泉州,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说:“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胡椒进口量乃百倍于亚历山大港。”泉州(亦称刺桐港)因其港湾交错,水道深邃,历史上便以“三湾十二港”的优势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这也是泉商跨国贸易的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12.
辽代史书中的远东地区辽代(907—1125),活动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是室韦、女真族及五国部[1]。“女真”一词最早见于唐初。据《宋会要辑稿》蕃夷三载:“唐贞观中,来朝,中国始闻女真之名,契丹谓之虑真。”关于辽代女真的族源《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称之为一件“新的伟大的工程”。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一)意义伟大、(二)任务艰巨、(三)前景光明,论述了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侦探     
谁是凶手? 一天晚上,百万富翁李建国被人谋杀了。第二天,警方捉来3个嫌疑犯。分别是:前妻何倩娴,现妻陈虹,情妇曾晓雪。前妻是教师,现妻是音乐家,情妇是歌女。警方推断李建国是9时至10时死的,侦探马泽明询问她们当晚在干什么。前妻说:“当晚我和男朋友林峻去看电影11时才回家。”现妻说:“当晚我在家听我经常听的莫扎特著名的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和《合唱》,一直听到10时多”。情妇说:“当晚我在歌厅唱歌。” 侦探马泽明沉默了一下,断定有一个人在说谎。各位读者,你们知道是谁在说谎吗? (答案见…  相似文献   

15.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坊,邑里之名,从土方声。”《玉篇》中说:“牌,牌榜。”“榜”同“膀”,就是匾额。合在一起称“牌坊”,俗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似乎区别就在于外观上是否建有重檐的顶子,有顶的叫“楼”,无顶的叫“坊”。本文则都称为“牌坊”。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26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COP18)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CMP8)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共有来自194个缔约方的代表与会。多哈会议被视为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因为其召开之时正值《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结束、“加强行动德班平台特设工作组”(简称“德班平台”)也将启动具体讨论之时。同样经历了艰难的谈判与延时后,大会通过一揽子决议,既取得不少成果,也遗留了一些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丰饶的苦难”,即富于创造力的苦难历程,这是拉丁美洲的真实写照,也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3月出版的一本书的书名——《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承军(笔名索飒)女士的新作。笔者在三联书店邂逅此书时,立...  相似文献   

18.
当前,经济全球化正以空前的速度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的互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地缘上具有一定联系性的“区域”则更是占尽天时地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球范围内的“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乃至“区域共同体”也随之提上议事日程,欧洲联盟、非洲联盟已经成为现实,其他区域的整合也在酝酿之中。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阐释区域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区域之所以成为“区域”是历史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军、张乃和两位先生主编的《东亚史》(长春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一书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9.
琼瑶及其部分作品书名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瑶这位多产的女作家目前已出版的小说近六十部。她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诗、词、歌、赋似乎是情爱独钟。在她的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穿插着一些中国古代的诗文,就连她的笔名以及部分作品的书名也是从中摘取而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示例。  琼瑶:琼瑶原名陈*h,琼瑶是其笔名。琼瑶源于《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琼瑶,这里指美玉。其后有人将琼瑶用来比喻月色,如苏轼那首写夜行的《西江月》:“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破琼瑶。”南宋词人李曾伯也在《青玉案》中写道“马蹄踏碎琼瑶影”用来形象地描述月…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泰一”比作《圣经》,也许你很惊讶,你说:《圣经》我知道,而“泰一”是什么?而且.有什么能与《圣经》相提并论呢?让我告诉你,“泰一”是一种药。怎样向你讲述这种药呢?“泰一”药曾治好过许多癌症患者,但你不能说它专治癌症;它使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精神焕发如枯木逢春,但你也不能说它是一般意义上的补品;肾病、肝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服了“泰一”立见奇效,就连小孩子生口疮,含上一口“泰一”,几分钟就好。然而,你能简单地说”泰一”是消炎药吗?我想到《圣经》,它真是一部奇书,它奇就奇在各种类型、各行各业的人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