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在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乃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菲律宾的华侨也不例外。他们被认为对菲律宾进行了经济支配,这在菲律宾人当中引起了许多妒忌与敌意,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觉得华侨压制了菲律宾经济;但也有另一些人认为菲律宾的华侨曾经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拟探讨菲律宾华侨经济活动的量度并与菲律宾人的经济活动量度进行比较。华侨在菲律宾的经济地位可能不会象华侨在其他亚洲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中菲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 菲律宾的华侨、华人目前约有八十万人。其中80—90%以上是福建人,或祖上是福建人。他们绝大部分来自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漳州以及厦门一带,尤以晋江人最多,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因此,从一个侧面说,一部华侨旅居菲律宾的历史主要是闽南人旅居菲律宾的历史,是闽南人民与菲律宾人民友好的关系史。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约有十万人。分布在包括首都马尼拉以及除巴塔纳斯(Batanes)省以外的菲律宾全国各地。菲律宾华侨的39%聚居在首都马尼拉,如果包括马尼拉市郊的话则达45.4%。菲律宾华侨大部分经营零售贸易,进出口贸易,经营糖、椰、麻、烟和大米等农产品林产加工;也有少数华侨经营金融业(当铺、民信局、汇兑庄、银行等)。华侨同菲律宾人民一起为争取国家独立,发展工农业生产,繁荣菲律宾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各地华侨一样,菲律宾华侨也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据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是菲律宾华人社会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活动范围最广的一个慈善型华人社团。在菲华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国内学界尚无专文加以研究。一些专著虽有提及,却往往语焉不详,间或还有各种疏误。笔者于1991-1992年在菲律宾作有关华人社团的实地调查期间,曾数次访问该组织,并收集部分有关文献资科。以此为基础,本文拟对菲华社会善举公所的产生与发展,管理制度与社会功能等方面作一探讨。一、菲华善举公所的产生与发展菲华善举公所创立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据文献资料所载,18世纪末,西班牙总督在菲律宾华…  相似文献   

5.
战后菲律宾对华侨、华人的政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初期至6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实行“菲化政策”,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菲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以“加快同化、放宽入籍、充分利用”为主。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至今,菲政府注意到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采取各项有利于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措施来调动华侨、华人投资菲律宾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菲经济的迅速发展。菲政府各个时期的华侨、华人政策,、对华侨、华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战后获得政治独立的菲律宾…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队歌我们是反西斯的武装战士,我们是华侨抗日的英勇先锋。我们曾经攀山涉水,不怕露宿餐风,大家团结一致要做抗日英雄。和菲律宾的人民并肩作战,这真是我们空前未有的光荣!同志们,同志们,为了祖国和人类的解放!为着法西斯主义的灭亡,更坚强...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由七千多个岛屿组成,南北延伸一千多英里,东西延伸约七百多英里,这是菲律宾独特的地理特征。但群岛的土地总面积却只有十一万五千平方英里。1971年菲律宾的人口为三千七百万人,和泰国(三千四百万人)、缅甸(二千八百万人)、南朝鲜(三千二百万人)这些东南亚和远东地区的其他国家的人口大致相差不大,但除新加坡外,菲律宾的人口密度却比东南亚地区的其他任何国家都高。和该地区的某些国家一样,1950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我们访问菲律宾时,华侨、华人热情款待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菲律宾有不少华侨,华人。一般的说法是,现有五、六十万华人,其中绝大多数加入了菲律宾国籍,尚有一部分人保留中国国籍。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福建和广东两省。 华人移居菲律宾的历史很久了。据说,在西班牙人入侵以前,已有华人到菲经商。不过人数不多,定居当地的更少。西班牙统治时期,到菲华商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华侨     
前言本文不是论述当代的华侨、华人问题。为了有助于了解华侨、华人世界,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尤其是从社会史和移民史的角度来论及华侨、华人问题。目前,全世界的华侨人口大约有一千数百万乃至两千数百万人,大半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有的国家华侨人口极多,据说有400万乃至600万人,已经颇具影响。在泰国,华侨人口占总人口的13~15%左右,而日本的华侨则只有七万人左右,仅占总人口的0.05%。因此,仅以日本的情况而言对华侨难于有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战后菲律宾的华侨政策和华侨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侨逐渐同化于当地民族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一般来说,华侨的同化进程虽然因国、因地区而异,但是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下列因素的直接制约和影响:第一,是否有大量新的中国移民源源不断移入;第二,华侨与当地民族的通婚状况;第三,各国政府采取的华侨政策;第四,中华文化传播或保留的程度(包括华文教育、华文传播媒介的状况)。以上四个因素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有影响。从战  相似文献   

11.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三十年间,是华侨经济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也是华侨经济新的发展趋势的萌发时期。华侨最集中的东南亚,也是其经济力量最雄厚的地区。战前该地区华侨企业的成长,可视为战后全球性华人经济发展的滥怎。这一成长既体现为资本规模的扩大、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体现为股份公司的出现、跨行业经营的实施。本文选择菲律宾厦门籍华侨的企业,作为战前东南亚华侨企业的个案实例进行研究。这些企业都是当时较为大型的企业。本文将先对它们分别进行解剖分析,然后再作综合性的研究,将其置于东南亚华侨社会的背景下,适当地进…  相似文献   

12.
人口 1970年的人口调查表明菲律宾全国人口总数是三千六百六十八万人,上次人口调查年份(1960年)的人口总数是二千七百一十万人。人口年增长率为2.8%,1978年年中估计全国人口总数为四千五百零三万人;其中十五岁以下者约占人口的一半。1980年人口估计将增加到五千一百四十万人,其中二十岁以下的人口估计将占总人口的55%。吕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华侨办学的历史始于1899年。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处于殖民政府专制制度压迫之下的华侨,根本无法建立华侨学校。1898年美国取代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宗主国地位后,在教育政策上,除大力发展公立学校体系外,亦放手让世俗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发展。对于华侨办学,菲美殖民政府则采取不予干预的政策,于是华侨学校便破土而出。华侨学校在菲律宾的发展演变以1973年为转折点。1973年以前是华侨学校兴起、发  相似文献   

14.
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的主要功绩是率领军队、驱逐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回到祖国统一各民族的大家庭来,并且在台湾从事建设,推动台湾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建设宝岛台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由于郑成功出生在日本,本身也可以算是侨生或是华侨,同时他在长期从事对外贸易中,与海外华侨也有所接触。因此,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后,非常关注海外华侨的利益。1662年4月他致菲律宾总督的一封信件,就是他维护菲律宾华侨正当权益的一个历  相似文献   

15.
没有哪一个国家比菲律宾更加不走运的了。论天灾,有台风、地震、火山爆发;论人祸,有政变、绑架、坠机沉船。不要说在偏远地区,就是在首都马尼拉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也随处可以看见贫民窟、垃圾山。说来也怪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菲律宾百姓却整天歌舞升平、快快乐乐,难怪在菲华侨把菲律宾国语"他加禄语"戏称为"大家乐"。人们一定会很好奇:菲律宾人为什么不知道烦恼,为什么从来不生气?把烦恼交给上帝据我观察,菲律宾人无忧无虑的性格,与他们笃信宗教有关。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有85%左右的人是天主教徒。教徒家里即使…  相似文献   

16.
一、闽西华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侨汇数额早在明代后期,旅居菲律宾的晋江华侨就曾将辛勤劳动所积攒的收入及其它职业牧入,寄回家乡作赡养家属生活费用,以及“买地盖房”和借贷给亲人经商的事迹。闽西华侨什么时候开始有汇款呢?目前尚难肯定,但由于闽西华侨出国比闽南迟,因  相似文献   

17.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北越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在越南华侨人口中,北越华侨只占越南华侨人口百分之十五左右。然而,他们所起的作用跟南越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华侨相比,有不少地方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一、美统时期菲律宾华侨经济发展的背景1898年美国击败西班牙取得菲律宾,接着又镇压了菲独立运动,于1901年完成了对菲的占领和控制。此后直到1946年7月菲宣布独立,菲律宾为美国殖民地。其中ig35年9月以后为自治领,1942年1月至1945年7月为日本占领时期。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的生产有了发展,经济也趋向活跃,美菲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使美工业品得以向菲倾销,而菲之农业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亦可运销于美。西班牙对菲经济开发无所作为,美则力促菲的经济开发,它鼓励建立农场,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交通运输事业,设立银行信贷机构。…  相似文献   

19.
一、华侨人口变动华侨人口和外籍华人究竟有多少?很难有个准确数字。有估计2100万,2250万的,也有估计2500—3000或3500万的。国外发表的统计数字也不一定准确。也有估计最少5000万人的,或说比过去三十年起码增长三倍。中国解放时是四亿,中间还搞了计划生育了,现在一变为十亿,增加了一倍半。三十年前华侨号称1300万,以一倍半来计算,那最少也3000万了。华侨生孩子论“打”的,半打、一打,是多子多福的老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后,菲律宾华侨社会经历了深刻变化。“菲化运动”对华社产生强烈冲击,华侨社会陷入动荡。在菲律宾政府放宽华侨入籍条件后,华侨社会逐步演变为华人社会,其政治认同也发生了转变。这些因素不但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环境产生影响,也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华人社会紧密关联,是深入反映华侨华人社会处境的一面镜子。为此,研究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可为进一步了解菲华社会提供良好视角,同时也可为当前汉语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