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盘龙轩 《党课》2010,(20):77-79
做人有学问,学会做人则是学问中的学问。善于向古人学做人、向前人学做人、向圣贤学做人,就会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思想理念得到升华、品德修养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的组工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中,我结合组织部长的岗位实际,积极带头细读了省委组织部少农部长为组工干部推荐的10本书,其中读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作者借用了古人“修身养性”作为共产党人自我改造的形式,以“慎独”、“自省”等作为基本概念和范畴,运用大量的古代传统道德文化思想论证了共产党员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腐败现象的出现固然与法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有关系,更与个人思想修养有关系。不然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廉洁奉公,有的却贪赃枉法呢?“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自我修养、自我戒律是抵制腐蚀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观人     
林达 《党课》2014,(14):85-85
古人有“四观”用来看人是否可交:“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这深入人性的四个方面:爱财是否取之有道,临难是否从容镇定,办事是否漫不经心,酒后是否放纵无度。有分寸感就不贪,有意志力就不怕,有责任心就不懒,有自控力就不乱。对于我们自我修养,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16):67-68
学习是一种高尚的修养,读书是世间最美的姿态。古人云:“一日不读诗,心臆无佳念;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知识带给人的不仅是耳目一新,甚至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土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腹有诗书气自华”都讲述了知识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很显然,古代就把品德修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德”是一个人立世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灵魂的支柱,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也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创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神是人们面对事业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意志、情感、面貌和气概。良好的精气神,对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遥宇 《党课》2009,(3):58-59
人格,即人的道德品格,是一个人本质的表现。高尚的人格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其形成虽有社会教化和环境影响的因素,但主要还是靠个人严格修身自省。中国古代先贤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人格修养列为第一要素。党员干部要修身自省,提高人格感召力,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一、修养与当代青年修养“修养”一词,是由儒家学说中的“修身”与“养性”两个概念组合而成的。“修养”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修养,在今天看来就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要求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针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与需要,以真善美为目标,以发展、完善自己为契机的一种文化的自我调整、自我充实、自我提高活动及其结果。“修养”具有如下四个特点:首先,内在积极性。自觉进行修养的人必须有向善的动机和高尚的目青年是最活跃、最富有朝气的标。其次,针对性。它是以文化为 社会…  相似文献   

10.
王春 《廉政瞭望》2011,(11):2-2
孟子说:土地、人民、政事,国之三宝。 重视民意,注重“纳谏”,中国古代有见识的执政者“为民做主”、“爱民如子”,从而迎来阵阵喝彩声。然而“为民做主”折射出的却是“民以君为主”的恩赐式的传统民本思维,并非把百姓当成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做人与做官是紧密相联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注重人品修养,强调“先修身而后求能”,“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许能得势于一时,  相似文献   

12.
楚奇 《党课》2014,(8):76-79
《论语·季氏》中记载着孔子的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九思”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是道德修养问题。在当今社会,孔子的“九思”之说,对领导加强修养、提高工作效率,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职业道德修养贵在“慎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芳 《理论研究》2004,(12):F003-F003,48
“慎独”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和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达到“慎独”的境界,并非易事,需要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坚定的道德信念。为此,要做到慎欲、慎省、慎微。  相似文献   

14.
王涛 《党课》2011,(20):70-71
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皆是修养较高之人。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之高,令人仰慕。一个人立身于世、成就大业,需要在加强修养中把牢方向、提升境界、涵养人生、树立威信、保持自律。  相似文献   

15.
人是会思考的动物 ,而且一个人平时所思所想往往直接反映他精神境界的高低。时下 ,有些人脑子里琢磨的常常离不开权、钱、名、色 ;不过 ,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他自己明白 ,别人弄不清。但要知其思 ,不妨观其行 ,那些肆无忌惮争权夺利、沽名钓誉、猎取色相的主儿 ,心里还会有什么高尚的想法?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式 ,主张人们每天从为人、交友、学习工作几个方面“察己”。在当今物欲横流、价值多元、社会思潮复杂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领导干部 ,更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三省吾身” ,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  相似文献   

16.
修养成人     
儒家讲成圣,道家讲成仙,佛家讲成佛,庄周先生,归于自我,讲“顺乎自然”,“完身养生”。各有各的修养方法,各有各的修养过程,各有各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或曰理想。然而,我们是人,我们中国从古至今有一句最厉害的骂人话:“你不是人!”人而非人,不知其可,我想,...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把人的发展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即动物的人,“自我”即有自我意识的人,“超我”即有高尚境界的人。“本我”的人终身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如同牲畜,不知一生之所事;“自我”的人,有自我意识,个性明显,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超我”的人,超越了自我,胸怀宽广,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时刻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铭记心间。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是一个不断递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过程和能达到的目标。特别是从“自我”到“超我”,有些人通过自身修养达到…  相似文献   

18.
小节是一个人个性修养的外现。中国人自古重视小节修养,古人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论证小节与成就大事业的辩证关系;以“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来警示小恶小善的积累足以改变事物整体的性质;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喻明小事不慎终将酿成大祸。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不出问题,除了要有纪律、有约束、有监督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精神境界要高”。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是指其学识、抱负、气度、道德、情操等诸方面的内在品格修养。小平同志曾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宽阔”一二字是对大境界内涵最朴素的概括。“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开阔之人,其志向必然远大,气度必然恢宏,情操必然纯洁。领导干部要具备大境界,就是要具备国家至上的政治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他人至上的人生境界。具备大境界,既是…  相似文献   

20.
吕焕忠 《党课》2006,(4):30-33
教学提示:此为自修教材。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由之路.也是党员终身都要进行的课题。党性修养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文化技能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等多个方面。那么.党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加强党性修养与锻炼呢?本文作者提出了“必须从大节着眼,小节入手”的主张.并将其归纳为要增强六个“感”。这其实也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需要着力和注意的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