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也 《党建文汇》2011,(1):40-40
西汉天汉元年(前100)匈奴新的单于继位。汉武帝刘彻为了表示友好,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究成任务正准备返回,匈奴上层突然发生了动荡,他被扣留下来。匈奴单于软硬兼施,都没能让苏武背叛朝廷,就决定把他流放到北海.“苏武牧羊”的“北海”,其实并非浩瀚的海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美育渗透功效的目的出发,分析了美育渗透的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审美心理、学生思想道德实际、教师审美素养的关系.探讨了优化美育渗透内容的具体要求。同时,探讨了运用美育渗透的科学方法,使之与美育渗透内容相得益彰,以达到美育渗透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3.
匈奴是最初在蒙古高原活动的游牧民族之一,我国从有记载的编年史开始就一直有他们的踪迹——殷周时称鬼方,后又称混夷、獯鬻、猃狁;春秋时称戎、狄;战国后特别是秦汉以后称匈奴或胡。匈奴人“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平时以畜牧和狩猎为生, 遇有战事,跨马出征。他们甲胄轻便, 身体健壮,勇猛异常,往来迅速,出没无常,用复合骨片制成短而有力、便于骑兵使用的弓,以善射闻名;近战中用马刀和长矛。从春秋时期开始,匈奴人不断南下袭扰,西汉武帝时期遭到打击,元气大伤,于西汉晚期发生分裂, 呼韩邪单干率部归顺汉朝,逃到中亚的郅支单于被汉朝消灭,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  相似文献   

4.
罗朝远 《世纪桥》2015,(3):49-50
宗教渗透在本质上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打着宗教的旗号,通过传教的方式颠覆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破坏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人民政权之目的的一种恶意行为。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其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差距,与母体院校的学生相比,更容易受到宗教渗透。因此,揭示宗教渗透的本质,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从心理资本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有效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路径,对维护社会稳定、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倪昕  刘亚静 《世纪桥》2008,(6):109-109,111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纲要》以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历史使学生得以深刻地领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进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然,《纲要》教学中的这种德育渗透非旦夕之功,而是具有渗透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南九公里的大黑河南面的冲积平原上。据传每到秋凉霜冷,附近的草枯萎了,唯有昭君墓上的草依然是青色的,故有“青冢”之称。它记述着昭君出塞和亲的古老故事,成为民族团结和睦的象征。 据《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王昭君,字嫱,西汉时南郡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觐见汉天子,耍求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后宫侍沼王昭君闻讯,便挺身而出,自愿充当和亲使者,以修好汉匈关系。他到达漠北匈奴单于庭后,被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关氏(关民,匈奴君主的正夫…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4)
<正>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至少有160多个,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鲜卑、羌、柔然、乌桓、东胡、回纥(鹘)、突厥、蒙古、契丹、党项、女真等,绝大多数不存在于现有的56个民族之中。首先说匈奴。匈奴王国在秦汉时统治中国北方大部分草原,势力十分强大。当时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匈奴入侵的工事。  相似文献   

8.
龚其云 《共产党人》2008,(17):95-96
自上世纪50年代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以来,其“和平演变”的手段颇多,包括利用新闻媒介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攻心战”,利用“人员往来”和书报影视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以经济援助为名,实施“鼓励改革”的策略,力图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力扶持亲西方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石油产业中大部分属于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低、渗透阻力较大,因此,应当对当前的油井进行改造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水平井压裂工艺与直井压裂工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当前水平井压裂技术的阐述来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境外敌对势力将宗教作为打压、渗透我国的工具,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和谐稳定.南通市作为我国较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是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南通市进行渗透的情况作了调查分析,并对如何抵御宗教渗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宗教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之中,并广泛地影响着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境外宗教渗透的主要策源地是美国,几乎任何一种宗教渗透都可以追溯到美国背景。本文即以美国为例分析宗教在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诸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其对华宗教渗透的理论背景、作用机制和破坏途径,从而有效地抵御宗教渗透。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境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宗教渗透重要关注的群体,青少年目前普遍使用新媒体获取资讯、娱乐和休闲,从而形成了浅阅读的新媒体阅读习惯、浅表达的新媒体表达习惯、浅思考的新媒体思考习惯。面对新媒体充斥的形形色色的宗教渗透传播,青少年反思性不够,质问力不强,警惕性不高,学校管理者需要有占领新媒体的疏导策略、敢于开展新媒体舆论斗争的堵截策略、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长效策略,进而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国不断插手独联体国家内部事务,从格鲁吉亚的“天鹅绒革命”到乌克兰的“橙色革命”,都有美国明显操纵的痕迹。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渗透,从内容上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各个领域;从措施上看,不仅目的和计划明确,而且动员了各种力量,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手段。一、美国渗透的各种手段在独联体各国独立之初,美国就制定并实施了“支持新生独立国家计划”,确定动用各种资源,以在独联体国家“培养民主土壤”、“物色民主骨干”、建立“新型民主国家”。美国对独联体国家的基本政策就是渗透和控制,并为此采取了各种手段:1.经济利诱…  相似文献   

14.
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西方政治文化的本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我国进行"西化"的力度,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竭力向我国输入、渗透西方政治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广大理论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是要理性面对西方政治文化的涌入和渗透,一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渗透的目的和本质,提高大学生分析和鉴别西方政治文化的能力;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自觉抵御西方政治文化侵蚀的信念,克服西方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承担学校德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6.
缘何不封李将军李宇涛,彭玉堂《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征战至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英勇善战,所到之处“皆以力战为名”,且足智多谋,临危不乱,“居上郡时曾率百骑与匈奴数千骑相遇”,在远离大本营,敌我力量极...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在打破传统的经济壁垒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精神、文化上的壁垒。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此 ,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保持高度的警惕。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表现、特点及我们应当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就业难和传销渗透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因素的实证探究以及对就业难和传销渗透的相关运行机理的分析与综合,说明就业难的社会环境与传销渗透的相关性.本文认为只有树立大学生抵制传销的主体地位,高校和政府部门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大打击传销力度,改善就业环境,才能防止传销在大学生中渗透,进而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一) 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注意和重视德育工作是完全必要的。这是由于: 一是日常性管理工作与德育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日常性管理教育应当是德育的有机构成部分。我们认为,管理是促进“知”和“行”的相互转化,实现“知”和“行”的统一的中介,是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日常管理教育,德育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要加强德育工作,就必须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我们要看到,在日常性管理工作中渗透着德育工作。这种渗透,不仅是教育和管理的相互渗透,是“知”和“行”的相互渗透,而且是教育省和被教育者的相互渗透。其渗透的核心是促使受教育者尽快地将灌输的外在东西内化为  相似文献   

20.
说汉匈     
范震威 《奋斗》2007,(10):62-63
司马迁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此说已逐渐得到方家的共识。我之所以说“逐渐地取得共识”。也源于另有别说.但难以将司马氏的说法推倒。在20世纪的学者中。王国维先生认为。匈奴就是夏代的荤粥(即獯鬻),商代的鬼方、昆夷,西周的猃狁,春秋以后称戎狄、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