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玲 《思想战线》2007,33(2):83-90
坟山组织普遍存在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在19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各帮群都建有自己的坟(义)山,多以亭称之。帮群坟山不仅为了解决本帮群移民的身后葬地问题,同时也有界定社群成员身份、促进社群认同与凝聚力的重要功能。社团总坟是社群认同的象征,是帮群的总机构、社群共祖之所在,通过建构和祭祀社群共祖来达致宗乡社群之整合。  相似文献   

2.
现存水库移民管理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中国水库移民工作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推进,水库移民管理模式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与时俱进,进一步对现存管理模式进行谋划和创新。以"政府平衡、业主与移民协商、中介参与、综合监理"管理体制为核心的水库移民和谐管理模式为水库移民工作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造福移民。  相似文献   

3.
梁双林  邓霖 《新重庆》2007,(3):42-44
巫山是三峡库区的移民大县。自大规模移民搬迁开始后,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现已完成三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搬迁任务虽然完成,但移民安得稳和逐步能致富的道路依然路途遥远。为探寻如何解决安得稳和逐步能致富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项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规模移民迁建安置阶段的过去.如何使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为库区各地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按照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的精神.移民部门务必把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尤其要坚持以“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统揽和谋划移民工作.在继续推进四期移民搬迁安置的同时,切实调整好工作重心,确保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数量庞大,情况也很复杂。老一代移民、中生代移民和新生代移民间(一般而言,可以把2008年以前,以技术移民为主体的一代,称作"中生代大陆移民";2008年以后,以"投资移民"为主体的一代,称为"新生代大陆移民"),存在类似国内不同年龄段的"代沟",而经济类移民和技术移民的差异也相当大。不同类型的中国移民,交际圈不同,生活方式各异,对当地社会、对故国,特别是对新生活的融入也不尽相同。本文就作为对华人移民国外生活观察的一个侧面吧。  相似文献   

6.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06,(21):48-50
最近,记者到浙江的一些移民安置点采访调研,发现在浙江的三峡移民已经实现了“安得下、稳得住”的愿望,有一部分移民已经率先富了起来,大多数移民则正在向“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迈进。他们正在成为和谐浙江的建设者和共享者。  相似文献   

7.
李胜 《前沿》2012,(22):38-40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度.对于其移民原因的分析,除了用经典的推拉理论阐释之外,我们还可以将软实力理论引入移民这一领域,并用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从这一视角下解读美国1991-2000年的移民状况,我们能够看出:冷战后十年间,由于美国拥有明显强于其他国家的软实力,所以移民美国者在数量及族类上也比其他国家更显突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美国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移民的多寡与优劣.  相似文献   

8.
艾亚军 《新重庆》2006,(11):19-21
移民就业问题是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好的一个罩大问题。不解决移民就业.就很难让移民稳得住,更谈不上逐步能致富。为此.笔通过深入对石柱县库区移民就业现状情况的调查.就如何有效解决库区移民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马伟  张春波 《长白学刊》2016,(6):102-109
近代东北社会秩序的考察实际是东北人口史和移民史研究的深化。近代东北人口和移民是东北亚关联国家实力消长的产物。关内移民、俄国移民、朝鲜移民和日本移民,是东北主要移民体。根据移民的持续性、规模、影响及国际政治、军事等因素,东北人口和移民存在"主流移民"和"非主流移民",据此大体可分为三阶段。1897-1930年俄国移民略有优势,1931-1945年日本移民则异军突起,但其规模、时间及影响都是阶段性的。关内移民由于特有的规模、时间等优势,虽时有反复,但主导了东北农业、县市及社会秩序的构建,深刻影响了东北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叶水 《公民导刊》2006,(4):38-40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近举办了《三峡移民精神》大型图片展览,在“故土难离”那一部分。一幅幅图片生动的再现了百万移民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依依惜别中,库区移民顾全大局、舍已为公的奉献精神让人动容。在图片中,我注意到两幅醒目的标语:“主动外迁,支援三峡工程建设。”“祝外迁移民他乡早日致富!”外迁移民是否已经融入迁入地?他们现在的生活还好吗?他们在他乡是如何创业致富的?请看本刊记者从广州发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由于来自中国大陆新移民人数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投资移民和高端人才数量的迅猛增长,使得被称之为"模范族裔"的中国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与日俱增。相关资料显示,近期两地新移民在世界移民和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他们在移民人数、移民方式、移民分布这些移民背景中存在着异同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都市新移民的研究中,市民化与本土化两个视角都比较强调现有的制度与文化对移民群体的同化以及相互间的融合,也带有比较强的政治色彩.而从"移民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上述两个视角所研究的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两个移民群体的比较发现,如果把"移民化"理解为当地社会与移民群体之间的同化与融合,那么我们在现实中观察到的则是一种"反移民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下而上的渐进式社会转型所形成的"结构变迁先于制度变迁,结构型塑制度"的社会变迁路径可以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一种"群体性共存"的"移民化"新模式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3.
毛园芳 《人民论坛》2010,(6):210-211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社会流动的加快,移民和移民社会已经普遍存在。移民社会特有的内涵及其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对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政策和社会和谐提出了挑战。界定移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构建移民社会学理论体系,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非自愿移民:世界银行移民安置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祥健 《理论月刊》2001,(12):42-45
了解世行的移民安置政策不仅对借款的申请至关重要,同时对改进我国的移民安置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介绍世行移民安置政策为基础,阐析了该政策对改进我国的移民安置工作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边疆民族聚居地区迁往人口异质性较高城市的少数民族,是否都会变成"碎片化"群体?不同的民族会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青岛市朝鲜族移民的"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呼和浩特市蒙古族移民的"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昆明市会泽回族移民的"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深圳市和昆明市一些少数民族移民的"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等.这些情况对"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出了重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郭剑平 《求索》2013,(1):231-233
灾害移民主要是指由突发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迁移。灾害移民安置的前提是灾害移民环境容量分析,涉及到灾区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生态、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本文运用AHP模糊评价法对汶川地震重灾区10县环境容量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对于超出土地承载能力的地震灾害移民是否外迁,要具体分析该地区的综合环境容量特征,分析灾害区资源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情势,并以此实施灾害移民的差异化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国际移民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国际移民是跨国界的人口迁移,是国家形成并强化后的产物。中国的跨国移民是国际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国际移民及中国跨国移民的发展轨迹,有助于把握全球化浪潮下国际移民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大陆新移民的特征——北美与欧洲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美与欧洲是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最能代表和体现新移民特征的地区。本文从新移民的数量和规模、类型和方式、来源、职业、对华人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中国大陆新移民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发展快速推进,国际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移民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全球化问题.日本国际移民管理政策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外交背景下,具有不同特征.从历史来看,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不是传统的移民接收国家,对于移民输入持保守态度,把限制外来移民作为移民管理的主要政策,拒绝大规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和移民.过于保守的移民管理政策,会对可持续性产生消极影响,尤其现阶段,日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严重短缺,社会财政保障压力增大,消费低迷,经济出现下滑趋势,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日本移民政策开始做出改变,尝试接受外国移民.  相似文献   

20.
林胜 《八桂侨刊》2010,(3):39-43
非正常移民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福州的个案调查,探讨福建省非正常移民活动的新变化,认为福建省非正常移民正在经历转型,福建省非正常移民转型其实是变化中的中国和全球社会的一种反映。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非正常移民活动还会继续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