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漆彤 《法学杂志》2016,(6):13-21
亚投行的正式成立为当代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发展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产生是基于亚洲地区发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客观资金需求,也有中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观动因,更源自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需要.作为专注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新的区域性开发型金融机构,亚投行不应被赋予过度的政治解读.亚投行设立的积极意义在于为全球金融治理注入新鲜血液,改善全球金融治理结构并有助于国际金融治理规则的重塑.亚投行今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应在内部构建良性循环的治理结构,处理好与其他多边机构的外部关系,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并处理好资金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提高城市建设、民生公益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地方政府性融资项目和融资平台越来越多,融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达到融资的目的,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举债事项报经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同意,这实际上是请人大常委会为政府贷款作“担保”.这一做法虽然达到了举债的目的,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规范举债和担保行为,没对政府负债进行有效控制.对此,笔者认为,地方人大不应担政府举债这个“宝”.  相似文献   

3.
傅佳 《法制与社会》2011,(17):95-96
特定减免税货物抵押贷款涉及买方、卖方、海关、银行、工商管理等多个主体,是一项政策性极强,又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一种企业融资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定减免税货物抵押贷款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对特定减免税货物抵押贷款的研究、法律完善十分必要。本文将对特定减免税货物抵押贷款的法律规定、适用以及新情况下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2015年3月31日是亚投行接收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截止日到来的前一天,埃及、芬兰、俄罗斯正式宣布申请,向中方提交了书面确认函。算上最后搭车的几位“小伙伴”,已有46个国家成为或者申请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的“朋友圈”已达46国。从发达国家到后发国家,从遥远的欧洲到近邻的亚太,一张张“信任票”标志着对利好的追求,更标志着对共赢的渴望。  相似文献   

5.
构建我国境外投资促进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四宝  伏军 《法学家》2006,(4):121-127
跨国投资促进与保护的主要方式包括政府单边保护措施、双边保护协定、多边投资担保公约等方式.我国对外投资促进立法应当以"促进投资"为核心原则;内容上应包括建立对外投资保险制度、提高外汇便利、增加税收优惠、提供政策性融资、简化审批程序、设立对外投资促进服务机构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普惠金融视野下企业公平融资权的法律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辉 《现代法学》2015,(1):78-89
法律介入企业融资的正当性不在于难易,而在于公平。企业有权以各种正当、合法的方式融资,发展普惠金融要求确立公平融资权的立法理念并完善相应的法制建设。理念确立的关键是在公平、安全与效率等目标及原则间形成平衡,促进企业公平融资与银行信贷自主、政府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法制建设的核心是对既有的金融体制做结构性调整,其中,商业性金融中的竞争性供给与贷款申诉机制、政策性金融的角色匡正、合作性金融的合理回归是当下促进企业公平融资权的迫切之需。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十七条规定:“金融机构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发展对林业的小额贷款.完善林业信贷担保方式,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一规定成为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在集体林权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成为每个研究者的主题,本文针对实践中林业投融资的问题拟从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切入提出带动林业投融资法律制度环境全面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进程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促进自主创新和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在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开展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但也存在相当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建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机构来分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对政策性银行还没有制定专门法律,现行行政法规也鲜有对其作出规定,对政策性银行的规定多散见于一些决定、命令、规章等文件之中。立法层次低、体系混乱,制度构建存在缺失,立法明显滞后,制度设计粗糙、内容不够科学合理是当前政策性银行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为我们完善政策性银行立法提供了宝贵契机,体现在:通过立法进行改革是“十一五”规划有关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基本精神,规划的整体实施将为立法提供实践平台和检验标准,“十一五”期间进行政策性银行立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应将政策性银行立法纳入立法规划,并着力构建科学的政策性银行立法体系,立法应合理贯彻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兼顾规定性与灵活性,兼顾现实性和前瞻性,我们还应“量身定做”,打造科学的政策性银行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资金市场支持,因此,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就要寻求一种可靠的并能为金融机构所接受的融资手段,这就是国际上所通行的抵押贷款。在抵押贷款中,房地产是以其现实性、凭物性、安全性最强为金融机构所普遍采用的抵押物。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律师业务实践,对房地产抵押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法律思考,与同行商榷。一、预售楼花引起的“侵权”问题房地产开发经营是一项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的商业活动。大部分开发商在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过程中,都需要向金融机构举债,而且多是以房地产抵押的方式向银行贷款。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