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刘伯承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举世闻名的军事家。在战争年代,他运筹帷幄、弛骋疆场,导演过一场场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人民誉其为“常胜将军”,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对刘伯承同志十分重视政治工作,人们知道的还不多。他曾经说过:“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创造,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工作。”1942年,是华北敌后根据地抗日斗争最艰苦的年月。为了振奋敌后抗日军民的战斗意志,党中央决定为刘伯承同志庆祝五十寿  相似文献   

2.
三改传单     
一九三九年七月,日军以数万兵力向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秋季扫荡”。当时,我正在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同志身边工作。一天,刘伯承同志指示我说:“为粉碎‘扫荡’,我们要发动好群众。你针对游击队、民兵、妇联、农会各自不同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为他们各写一份百把子的传单。”  相似文献   

3.
吴江 《瞭望》1993,(17)
古今中外,被同代同辈共同并肩作战的有威望的军事家们誉为“军事奇才”(朱德)、当代“新孙吴”(陈毅)的,刘伯承想是这种罕见的人中的一个。“伟大”这一字眼,任何稍许自重的评论家都不会拿它作为恭维套语来滥用,但称刘伯承为“伟大的军事谋略家”,我想,中外军事史上断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是我读李普所写《记刘  相似文献   

4.
踏着中国革命的漫长征途,走过来一批英雄的女战士。她们以对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赢得人们的尊敬,大家习惯地称她们为“大姐”。刘伯承元帅的夫人汪荣华,就是这些“大姐”中的一员。 1986年10月7日,中国大地上空一颗巨星陨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刘伯承同志逝世。噩耗传来,我赶往刘帅家中吊唁。 那时,刘帅住处的大门口已挂起黑黄相间  相似文献   

5.
九月十五日,胡耀邦同志在中南海书房里接见了部队业余作者、《刘伯承青年时代》编剧之一刘蒙,高兴地说,剧本不错,拍摄这类题材的电影很有意义。 刘蒙和江西电影剧作家毕必成共同创作了电影剧本《刘伯承青年时代》(上、下集)。剧本主要内容是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同志一九一三年到一九二四年的革命实践,描写了他从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旗帜,参加“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而转战四川,后来与吴玉章、杨阇公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终于找到救国之路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在前方缴获了许多战利品。一天,八路军129师机关准备给所属人员分些罐头。卫生所长赖玉明高声向勤杂人员打招呼说:“伙夫!马夫!卫兵!号兵!大家快来呀,有好吃的哟!”当时,师长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场,听到喊声,都望着赖玉明,过后好像在商量什么大事。第二天,刘邓两位首长把赖玉明等叫到办公室,对大家说:“今天同你们商量一件事,我们的伙夫、马夫应该取个什么名,这是我们的家庭大事。”见大家笑了起来,刘伯承接着说:“你们不要笑,这是革命家庭的大事。我们革命的军队和旧军队不一样。旧军队…  相似文献   

7.
春满“黄泛区” 离开黄河岸,我们便进入了黄泛区。1938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在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豫皖苏3省44个县89万生灵葬身黄水之中,5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变为泽国和泥沼。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便要穿过“黄泛区”。曾经跟随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涉过黄泛区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杨国宇,在当年的日记中写道: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研究刘伯承同志用兵艺术的文章如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而对其"知彼"方略加以系统研究的却寥若展星,未曾亲见.本文从深明"知彼"意义,广开"知彼"渠道,胸怀"知彼"智慧等三个方面对刘伯承同志的"知彼"方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有客自故乡来,谈到1942年刘伯承在我的家乡——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省武乡县三次退瓜的故事,至今还在当地群众中传颂。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房东托人送来一个大西瓜。刘伯承从来不白吃老百姓的东西,这回照例送了回去。可是一会儿,房东又把瓜送来了,刘  相似文献   

10.
“将军渠”     
在河北省涉县,有一条浇灌着十多个村庄一万多亩岗坡旱地的大渠。这就是“将军渠”。“将军渠”的正式名字是漳南渠。太行山区的老百姓称它“将军渠”,是纪念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四十年前领导军民修渠引水,抗日度荒的功绩。这条用青石砌成,宽五至七尺,深八尺,蜿蜒数十里的大渠,四十年来一直造福这里的人民。抗战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心地带。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都驻在这里。一九四二年,历史上长期“首苦乏水”的涉县又遇到连续干旱。当时一二九师司令部和边区政府一  相似文献   

11.
说“人山”     
“人山人海”本来是喻指人多的意思,而在中国革命的史册里,却另有更深层的含义。据秦基伟上将等同志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同志与刘伯承、邓小平同志一起,领导开辟了晋冀豫根据地。他率部挺进敌后,到平汉路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针对冀南平原的地形,提出了建立“人山”的战略思想。他说:“河北人口稠密,我们要把广大人民推动到抗日战线上来,造成游击队的‘人山’。”在徐帅的组织领导下,我军深入发动群众,又挖了上万里的道沟,在冀中平原上造  相似文献   

12.
沈容 《瞭望》1985,(16)
这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回忆她在解放战争中第一次见到刘伯承同志的文章。当时正值国共和谈破裂,内战全面爆发之际,刘伯承同志正指挥着千军万马迎击进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敌军。这篇文章记述了那次难忘的会见。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12):6-6
李达是宁都起义的惟一老上将,曾在刘、邓麾下13年,先后辅佐过贺龙、刘伯承、陈毅、徐向前、彭德怀、叶剑英六位元帅达30年之久,是累计任职时问最长的参谋长。李达将军曾自谓是“站在首长身影里面的参谋”。李达将军去世后,卓琳前来吊唁时,曾代表邓小平说:“李达同志是最好的参谋长!”  相似文献   

14.
闻弓 《党政论坛》2010,(10):38-38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后,刘伯承虽然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实际已经赋闲了。 赋闲未敢忘忧国。1966年“文化大革命”狂潮冲天而起。他把陈毅叫到家里来问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李普 《瞭望》1992,(40)
4、总前委刘、陈、邓 小淮海战役变为大淮海战役,是中央军委11月9日确定的。那是刘伯承建议之后第六天,那天他还在豫西。那天毛泽东在给陈毅、邓小平和华野粟裕等人的电报中说: “徐州敌有总退却模样,你们按照敌要总退却的估计迅速布置截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现在不是让敌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即现在举行之淮海战役)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即将来要举行的江淮战役)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 淮海战役从此发展成战略大决战。毛泽东在这个电报中称之为“江淮战役”,不过后来再没有这样叫。  相似文献   

16.
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根据养老待遇计发模式,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按工资比例计发”阶段、“三种办法”阶段、“统一办法”阶段。我们把前两个阶段称为养老保险旧制度阶段,“统一办法”阶段称为新阶段.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三种办法”向“统一办法”的并轨;二是统一制度的“中人”过渡。一、“三种办法”向“统一办法”的并轨(一)各种方案关于基本养老金的计发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语言有时真难捉摸.你看,“原则”这个词本来非常肯定,可是一旦在“原则”后面加个“上”,就立刻变得模糊起来,诸如“×××××原则上不予批准”.明眼人一看便知:有门,“原则上”不行,个别情况还是可以考虑的.人们知道,制定政策、规定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来不得半点含糊.大凡政策、规定都有一定的“杠杠”,都有特定的范围和条件,都要卡掉一些接近“杠杠”的人和事,这是难免的,是坚持原则所必须的.如果在“原则”后面加个“上”,等于网开一面,给执法者留下了“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8.
辟谣的智慧     
“江宁公安在线”的“警察蜀黍”这两天“火了”:在一条普通的辟谣帖中,他露出了自己白白的肉体.结果,网友们纷纷赞言:“最简单粗暴的割肾辟谣,江宁公安好拼!” “裸身出镜”辟谣缘起一个在朋友圈里流传已久的割肾故事:女生酒后醒来发现赤裸地躺在浴缸中,有两条9寸长的伤口在背部下方.原来,她的肾脏被偷了.“江宁公安在线”举出了3个疑点:1.你知道没配型的肾拿走,是没用的吗?2.你知道人身上只长了两个肾吗?这都俩伤口了,还打什么120啊,死定了啊!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读《红楼梦》都想读明白,但有一位红学大师曾说过他的体会:“这部书越读越糊涂.”而另一位红学大师说:“这部书应越读越明白才对,怎么能说越读越糊涂呢?”对此该如何解释?笔者发表点个人拙见. 作者有意不让读者读明白.在《红楼梦》的开头作者就说:“故将真事隐去.”第七十八回中说:“太平不易之年,蓉桂竟芳之月……”作者说了一通,仍是“假语村言”,让你不知他写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发生的地点.而对下列问题也是糊涂不清.  相似文献   

20.
漫画之页     
《瞭望》1988,(39)
二“:.”:.“:.“:.“:.”:.””….“”..,.“:.”:.“奋……门..……珍珠滩甲引进斑马之后叫耍龙头的奖多王成喜作李建新作 一幼舒一‘,37一漫画之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