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3年4月,13岁的我由于生活所迫,跟舅舅高鹏柱(抗联地下工作者,解放战争时任团长,在战斗中牺牲)离开辽宁盘山县(现大洼县),列吉林通化参加了抗联小分队.10月,我随小分队来到驻扎在苏联的东北抗联教导旅.1944年5月,我给时任教导旅旅长的周保中将军当警卫员,直到1950年离开他赴朝参战.在将军身边,我看见他不管指挥战斗多忙,不管环境如何艰苦,每天坚持写日记.将军非常相信我,让我保管他的日记.1964年将军在北京逝世后,我和他的夫人王一知及他们的女儿周伟一直保持着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召开编审会议,审定军事人物篇条目时,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张爱萍将军问:怎么没有李超时?一位年轻的编辑说:他可能不够资格。张爱萍将军听后十分严肃地说:他要是不够资格,我们都不够。此话一出,众人皆惊。张爱萍将军马上解释说:李超时是我的首长,他当军长时,我才是营长。你们说,他够不够资格?于是,李超时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人们不禁要问:张爱萍将军为何如此敬重李超时呢?说来话就长了。在李超时将军牺牲80周年之际,让我们来回顾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吧!  相似文献   

3.
将军站在院子里,乡间春天的阳光照着他的银发,也照着他正在使用木梳的手上。将军的手缺了根指头,那个明显的缺口让人联想起远去的战争年代的鼓角声,但将军的动作娴熟而又一丝不苟,就像往常他在远方的城里运笔作画一样。在将军面前的檀木椅子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农妇。她的双颊深度凹陷,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就像涂在古老的雕花家具上。一些村民注视着将军为村妇梳头的情景。"大姐",将军俯下身说,"你的头发又掉了。"村妇用模糊的话语说:"我......又少了......一岁。"将军说:"不会的,大姐,你还要多活几年哪。"一绺丝发小心翼翼的捋…  相似文献   

4.
拜访廖成美将军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1996年1月5日上午,笔者依约来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萧克将军家,在谈话中得知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司令员、闽西籍老红军廖成美将军也住在附近武定胡同23号之后院,我便和爱人林捷一同前往。廖将军住的是一座北京老式四合院,室内装饰简洁,摆设整齐,听说来了福建的客人,他心里非常高兴,赶忙出来迎接。当得知我是卢胜、熊兆仁等首长处的秘书时,更是格外的亲切。他的身体极好,步履轻快。他一边让坐和倒水,一边向我询问福州老战友们的身体情况。不一会儿,我们就像成了老朋友似的,讲话非常随和。叙谈中,廖将军向我讲述了他在闽西红军游击队难忘的战斗生活。  相似文献   

5.
《湘潮》2020,(4)
正一个能够让大家想起他的生日和忌辰的人,一定是不平凡的人,一定是做过大事的人。这些事就像烧红的烙铁在皮肤上停留并落下印痕一样让人终身难忘,记忆如新。在新疆工作的三年里,我时常听到兵团人讲述一个叫"王胡子"将军的故事,今天我也把他的几个故事说给朋友们听。2020年4月11日,是他诞辰112周年的纪念日,1993年3月,"王胡子"将军去世,一晃也都27年了。如今的80后、90后、00后、10后是否知道"王胡子"将军是谁?这个"王胡  相似文献   

6.
勿忘初衷     
1979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政委的李志民将军回到阔别50多年的家乡———浏阳市船仓乡,当时他已是73岁高龄,而且刚动过手术,身体十分虚弱。车到乡政府后,将军想回老家屋场给父母扫墓,可是从公路到他家,中间隔着四五里崎岖的山路,不能通车,只能步行。考虑到将军虚弱的身体,乡亲们主动备好了一乘轿子,打算把他抬过这段路。可将军听了却连连摆手,严肃地说:“过去我们搞革命,就是要打倒地主,不再让他们坐着轿子压迫穷人,现在地主打倒了,又要人家抬我,这怎么行呢?我们可不能忘了革命的初衷噢!”乡亲们只好搬张椅子跟着他,让他走一段路坐…  相似文献   

7.
翻开20世纪的中美关系史,没有哪一位美国将军能如他一般:曾经和中国军队一道为抗击侵略者而亲身经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中国享有极大的权势和声望;对中关关系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并同时赢得中美两国人民的尊敬。时隔60多年,他的名字仍让人记忆犹新,这就是美国著名的四星上将——史迪威将军。  相似文献   

8.
他是常胜将军,又是传奇将军,还是位长寿将军。吕将军戎马一生,冲锋陷阵,威名远扬。他与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有着割不断的世纪情缘。他始终将为国家为人民做实事好事放在心上,体现在行动上,才独具超脱的胸襟和不凡的气度。  相似文献   

9.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  相似文献   

10.
许世友将军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独特魁力的我军高级将领。他出身贫苦,在几十年革命熔炉里进一步炼就了心中时时装着普通战士的优秀品德。时时处处他那朴实憨直的本色都表现得淋离尽致。1959年春节,许世友将军特意吩咐厨师老王多准备几个菜,说是请客。将军派人用自己的小汽车去接客人们。他和夫人在家里田甫忙里忙外,一会儿帮老王摘菜,一会到院门口等候。不一会儿,客人们到了,他们是军区“临汾旅”6连的高连长和几名班排长;还有军区保卫部的赵一德部长和宣传部的邓守智同志。将军夫妇热情地把大家让到客厅里就坐。许世友笑着对大家道:“你们是我今天请的客人,大家先喝茶,吃点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在湖南益阳作过一次抗日演说。1938年秋的一天大早,益阳各界两万多人聚集在益阳市老城区西门外广场,想一睹冯玉祥这位爱国将军的风采。冯玉祥将军为了让自己的演说富有感染力,特地进行了精心准备。演说时,他先引用了  相似文献   

12.
陈坚  吴志菲 《党史纵横》2007,(10):22-25
他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红军时期的高级将领,也是目前健在的开国上将中唯一参加过1926年国民革命军的将军、唯一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唯一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担任军团长职务与方面军领导职务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还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3.
在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光辉日子里,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让我们特别怀念他。他就是开国上将贺炳炎,今年7月1日,是贺将军逝世51周年。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月6日,叶飞将军又一次回到了故乡福建。这里是他长期战斗、工作过的地方,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父老乡亲,让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深深的眷恋。他本想好好地走一走,看一看。可是谁能想到,这会成为将军最后一次故乡之行! 1月8日,将军来到位于福州鼓山脚下的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当他凝视展厅里无数烈士和战友的历史照片,抚摸那一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的红山口国防大学宿舍住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将军。他就是曾任周恩来军事秘书的周家鼎同志。笔者由于退休前曾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十余年的关系,曾多次与周将军交往。尤其是十多年前,老将军身板硬朗,我在有关周恩来的纪念活动中,多次与周家鼎将军一道参加。有幸听到将军讲述他个人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在伟人周恩来身边的许多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的年末,笔者来到李中权将军的家中,看望了这位有着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老红军。他对多次党章修改谈了自己深刻的感受。当我敲门进入李将军家中的时候,李老已是满脸的笑意,站在门口迎接着我,并热情地握着我的双手,拉着我让我坐在他的面前,和善而又亲切。我很难想象,坐在我面前的这位精神  相似文献   

17.
将军与俘虏     
正1988年6月20日上午,江苏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来了一位名叫森垣嘉一的日本老人,他自称是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淮北支部的成员,专程前来收集张爱萍将军当年在新四军苏北三师和淮北四师指挥敌后抗日斗争史料的,准备回去写一本有关张爱萍将军的书。笔者时任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就问他:你怎么想起要写张爱萍将军的书?你和张爱萍将军熟悉吗?他答道:我与张爱萍将军是萍水相逢,谈不上熟悉,但他为人处事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8.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一个将军就是一部精彩的历史,他浓缩了历史的精华。1988年,晋升为上将的李德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将军。在烽火岁月里,他屡建奇功;在和平年代里,他由军人走上政坛,在扑溯迷离的政坛上,叱咤风云。他是将军们的代表,他浓缩了中国现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吴兆章 《党史纵览》2010,(11):20-2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璀璨将星中,有一位出生于河南光山的传奇人物。他1933年参加革命,最高军衔是上将,不少史料都写着他是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可每每有人说起此事时,他总是一本正经地纠正说:“我1955年并未被授少将军衔。只是大校.1988年才被授予上将军衔。”将军实事求是的态度令人钦佩.而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燃烧的激情岁月更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13岁参加红军。参加过保卫鄂豫皖苏区的敌后游击斗争:  相似文献   

20.
1989年2月2日6时32分,一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国防现代化事业鞠躬尽瘁的开国将军,走完了他壮丽的人生历程,长眠于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那片青山绿水之中。他的名字叫朱良才。人人都有难忘的青年时代,朱良才将军的青年时代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从参加农会到参加红军,乃至成长为红军将领,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朱良才从未动摇过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将自己磨而成了意志坚定的革命良才,书写了自己壮丽的人生。让我们翻开历史那一页,追寻朱良才将军在青年时代留下的一串串闪光脚印──一、做革命良才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风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