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背景:2004年3月,“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宪法》。同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出通知,决定从2004年5月到2005年6月,集中一年时间,开展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人权犯罪的专项活动,重点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等5类侵犯人权犯罪案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人权犯罪案件专项活动由此展开。至2005年5月,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3773件,4645人,其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1204件,1751人。起诉1924人,法院…  相似文献   

2.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设了涉税方面的渎职罪名,即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放纵走私罪;为惩治国家机关工作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形式和手段的诡秘化,渎职犯罪正愈来愈成为检察机关打击职务犯罪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据统计,自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35852件,初查 30003件,立案侦查 8762件,其中滥用职权类犯罪案件 984件,玩忽职守类 2687件,徇私舞弊类 2308件,侵权类 2682件。其中重特大案件 2038件。侦查终结 6191件 9156人,移送起诉 5406件 6836人。查办的人员中司法人员 5592人,行政执法人员 2264人;县处级以上干部 288人,其中地厅级 14人,省部…  相似文献   

4.
正黑诊所非法行医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查办了一批黑诊所背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为促进医疗卫生秩序的好转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黑诊所非法行医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屡屡发生因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问题。究其根源,这与个别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有关。因此,  相似文献   

5.
黄茉妮 《法制与社会》2010,(33):224-224,236
突出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工作的重点,集中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失职犯罪更是检察机关解决民生问题最直接的体现。如何解放思想,促进反渎职侵权工作可持续发展愈显重要。本文就完善侦查一体化机制,提高反渎职侵权侦查能力和水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侵权”、渎职案件是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管辖的两类案件,对这两类案件的性质、特点进行研究和比较,有利于我们针对各自的特点确定不同的侦查方案和措施。  “侵权”案件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规定,具体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破坏选举,以及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报复陷害六种案件。  这六种案件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破坏选举案,这三类案件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相似文献   

7.
王伟 《法制与社会》2011,(19):220-220
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曾建明同志在向人大报告中提出,各级检察机关要注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依法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案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申的职务犯罪案件,重走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犯罪案件,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犯罪案件,以案谋...  相似文献   

8.
查办徇私舞弊型犯罪,在查办程序和侦查取证等方面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具体而言,查处徇私舞弊型犯罪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是否存在前案、前案的形式及其认定标准,以利于选准有利时机查办“本案”。同时对徇私舞弊型犯罪案件的取证要点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刑法增设了涉税方面的渎职罪名,即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放纵走私罪,依据刑法有关条款规定,构成该类犯罪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情节严重”。《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穴试行雪》穴以下简称《规定》雪将“重大损失”或“情节严重”解释为“致使国家税收损失10万元以上”等情形,作为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上述几种涉税渎职案件的数额起点。司法实践表明《规定》试行三年来,全国各地的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涉税渎职罪案的数量甚少,究其原…  相似文献   

10.
高检发释字〔2006〕2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已于2005年12月2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检察院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六日(2005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一、犯罪案件(十八)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第四百零七条)违法发…  相似文献   

11.
(一)设立“职务犯罪侦查局”专职侦查职能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侦查权。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有三类:一是贪污贿赂类犯罪案件,涉及罪名12种;二是渎职类犯罪案件,涉及罪名34种;三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涉及罪名7种。  相似文献   

12.
查处徇私舞弊犯罪案件刍议王伦轩,董同会近年来,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严重腐败现象之一,引起了人民群众及党和国家的极大关注。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高检院明确提出要把查办徇私舞弊犯罪案件作为法纪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13.
第一,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新发生的明显构成犯罪的案件中因徇私舞弊不按有罪处理的,应按立案监督程序,建议有管辖权的机关依法立案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后,法纪部门再对徇私舞弊案进行立案侦查。 第二,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所涉及的前案距离现在时间较长的,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文(令)号]高检发释字〔2006〕2号[公布日期]2006.7.26[类别]程序法·刑事诉讼[施行日期]2006.7.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一、渎职犯罪案件(一)滥用职权案(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  相似文献   

15.
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施行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了涉嫌渎职犯罪立案标准的诸种情形,将玩忽职守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环境监管失职案、商检失职案、动植物检疫失职案等几种过失渎职犯罪案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立案起点规定为30万元。 《规定》试行一年半以来,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几种过失渎职罪案的情况看,除查办玩忽职守案有一定成效外,对其他几种过失渎职案立案侦查的微乎其微。究其原因,除了少数办案人员对查办新型渎职罪案的业务水平不相适应外,更主要的是《规定》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立案标准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检察院在深入开展严肃查办侵犯人权犯罪案件专项活动的同时,早准备,早动手,营造查办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渎职犯罪的强大声势,积极开展了查办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渎职犯罪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1-5月,全市立案23件23人,属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的“三类”案件15件15人,其中滥用职权案件2件,玩忽职守案件13件。通过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发现此类案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重特大案件比例大。今年所立查的属破坏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渎职犯罪“三类”案件特大案件8件、…  相似文献   

17.
各位代表: 制定行政诉讼法,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制定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破坏土地资源渎职犯罪屡屡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失。依法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土地保护和监管领域渎职犯罪案件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笔者拟结合查办案件工作情况,对当前危害土地资源渎职犯罪的特点、原因及查办对策谈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26日,高检院向社会公布了修订后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立案标准》)。该《立案标准》吸收了1999年以来的立法成果和法学研究成果,紧密结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这是我国公民申诉权的宪法依据。申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的错误的、违法的决定或判决,或者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受到侵害时,受害公民有向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1]申诉人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