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海安县丰产村党支部书记储开银最近遇到了一个新问题。村里兴建了个创业园.引进了数家企业,企业生产红红火火,效益还都不错。按理说这是好事,老储却有些高兴不起来:“原来我们村就有89个党员.每次开会学习是‘挤挤’一堂,现在园区的企业又带来了近20名党员,开会的时候凳子都插不进去。更重要的是,会上说村里的事,企业党员插不上嘴,说园区的事,村里党员没兴趣,这会难开啊!”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有一个藏族聚居的村寨,具有浓厚的藏族传统文化,全体村民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我们在当地生活了近一个月,吃住在央称大婶家,与当地的村民结下了浓厚的友谊,真切地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浓烈的气氛。 走进形朵村,道路旁庄严肃穆的经堂和嘛呢堆,以及藏房上飘扬着的经幡,让整个村庄充满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色彩。村中39户人家,261人,几乎家家设有神龛和佛堂,村里还有5个喇嘛和1个尼姑,2座公共经堂、1座嘛呢堆,以及3座神山。 村里的大经堂位于村口旁,据说是120年前修建的,1959年曾被破…  相似文献   

3.
韦丹 《当代广西》2013,(11):27-27
5月16日,平乐县青龙乡人大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部分乡人大代表到龙山村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村民们也自发加入到清洁队伍中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看不知道,看了才明了。”龙山村村民李柳芬说,“昨天,乡人大组织村里的村民代表90多人到临桂县岩口村、江岸村参观学习乡村清洁工程,看了别人的做法才知道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也要继续抓紧把村里的卫生搞好。”“我们村的自然条件并不比别人的差,搞旅游也有月亮山、蟾蜍井、灵泉、南蛮文化遗址等热门景点可以开发,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村里的卫生环境有待改善。”村里的医生李高荣说。“村里养牛的人多,近年来建新房子的人更多。牛粪堆积、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严重,早上还干干净净的路面,一到傍晚就脏了,也难管。”龙山村委主任奠绍球说。  相似文献   

4.
邹金德 《人民政坛》2008,(11):44-45
我们前岭村有一座与人合建的股份制小水电站。2002年,村里把所占有的28%股份拿出其中的22%转让给本村村民认股,剩下的6%作为村老人协会活动基金。这本是一件好事,谁知后因一起贷款纠纷。搞得村老协会的近百位老人连续两年春节差点集体上访。作为县人大代表,我理应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尽力——  相似文献   

5.
民心路     
正2016年2月4日小雨虽然村委会是个小地方,但也是个贴近民生的大舞台,能为村里做些事感觉真的很满足、很欣慰。今天天气不太好,下着小雨。但因为临近春节了,村里到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氛。在村里平坦的村道上,村民们来来往往地去镇上置办年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村民看到我,跟我打招呼,停下脚步聊了起来。"小薄书记啊,感谢你来我们村,给我们修了这么好的两条村道。你看,现在我们出去真是方便啦!"村里64岁的五保户王友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6.
余丽丽 《今日浙江》2009,(13):18-19
“以前我们村里党员多,一年也就召开一两次会议,现在我们组里建立党支部以后,党员天天有交流、支部月月有活动,党员地位比以前大大提高了。”杭州市江干区九堡镇九堡村第二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高柏花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全州县龙水镇坦口村,一座小楼拔地而起。这是村党支部筹资15.8万元新建的11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室。坐在明亮宽敞的办公室里,村委主任李辉德深有感触地说:“我从1976年开始就在村里工作了。原来的村委会办公用房是1977年修建的,30年过去了,房子已经变得又旧又破,我做梦都想能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所,现在好了,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现在村里土地荒芜无人耕,道路泥泞无人修,水渠堵塞无人疏;村里饮水难,行路难,生产难……一定要抓住在我们村试点的机会,不等不靠,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把我们村里打造成全乡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3,(18):30-33
这些年,东兰发生的变化太多太多。在韦国清同志的老家——弄英村,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村民生活富足安乐。村民陆荣干自豪地说:韦国清是我们村出的大英雄,我们后辈人不能给他丢脸,我们搞种养搞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月24日,我到叶榭镇四村村了解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时,村党总支书记凌纪忠不无感慨地说:“刚走访时,还有点想法,村里事这么多,人手不足,哪走得过来呀?!说不准还会走出一些问题来。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省有个受联合国表彰并荣获全球500佳环保村称号、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视察和题写村名的小村庄,它就是奉化藤头村。“口袋”和“脑袋”都正在富裕起来的村民无一不说:“我们的生活比城里人好”。七月的藤头村稻穗飘香,清清渠水倒映着串串葡萄。这个仅有800口人的小村庄里不仅有成片的住房、整齐的街道,还有对家企业,年轻人都在村里的工厂上班。村里的818亩田给村办的高度机械化的农业公司承包了。村民们过着城市人般的生活,普通的村民家里也装饰得十分体面。现年66岁、已从村生产队长岗位退下来的周善林老汉,有着一张古铜色的脸…  相似文献   

12.
台胞姚先生捐款建桥助乡亲鄢陵县县马坊乡北姚家村的台胞姚学平先生,今年3月返乡探亲,当他得知村里在双泊河上建的一座桥因资金不足而停工时,就主动把随身带的5000美元捐献出来。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姚先生于94年回乡探亲,看到村里大部分耕地在村北双泊河北岸,...  相似文献   

13.
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村道,一座座钢混结构的楼房,是荔浦县新坪镇汉田村最耀眼的新景象。10年来,村里陆续建成7座大小桥梁,彻底改变交通闭塞、产品滞销的局面,村民们相继走上富裕幸福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树生的天堂     
和树生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提起他的村子。他说村里的房子都是用木头搭建的,年代久远,黑漆漆的木头甚至会生出几朵蘑菇来。石板路从村里一直延伸到山野的泉边,夏天光着脚走在冰凉湿滑的石板路上就像喝了泉水一样舒坦。吃过晚饭,乡亲们都聚到村里的老榕树下,听村小学的邴老师给大家讲山外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基层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群众说:到村里办事最难,我们经常找不到人!村干部说:村里的事最难办,没有人理解我们的难处!上级领导则道:村里的干部最难管,他们缺少约束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东阳市湖溪镇清潭村是远近有名的"幸福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最难得的是村民心齐,村里要干点什么事儿,大家都争着出力。"以前都想往城里走,现在恰好相反。"村民李胜美说,"只是让书记吃点亏,我们得实惠。"村民口中的"吃亏"书记叫李永君。2010年底,李永君当选清潭村村支书前,做运输生意年入百万元,是村里较早开上宝马汽车的能人。当时的清潭村是个有名的难点村、上访村,家里人不理解他为什么偏偏要蹚这"浑水",村民也给他浇冷水:"一个不住村里的人来当村支书,哪能搞得好?"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事》2003,(11):F002-F002
2003年10月14日,对略阳县横现河镇白家坝村的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由包扶单位省人事厅、编办帮助争取资金40余万元,为村里修建的一座机动车用拱桥和一座人行吊桥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一举结束了村民长期趟河而过的历史,同时,人畜饮水工程也将动工修建。这天,省人事厅、编办领导及部分处室负责人也来到了白家坝村,为该村“连心桥”的落成及人畜饮水工程的开工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并对结对帮扶的特困户进行了慰问。  相似文献   

18.
钟振 《当代广西》2005,(20):46-46
大皇后村是南宁市武鸣县今年获得的两个全国文明村之一。在本刊记者探访广西获评的全国文明村之列中,这个经济强村给了我们“底气十足”的印象。建富村的引导力在党走进大皇后村之前,村里种养业早已名声在外。村支书覃道贵说,大皇后村村民早有养鱼的历史,为了引导村民发展具有优势的渔业,1996年村委会发动村民积极将村  相似文献   

19.
<正>"看!这些山兰酒、茶叶、鸭蛋……都是我们村出产的!"日前,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水满村旅游咨询兼电子商务服务站,五指山市旅游商务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王志苗兴奋地对本刊记者说,"这可是我们村里脱贫致富的宝贝呢!"记者看到,这间十来平方米的房子里,两侧靠墙的货架上摆着村里出产的各种特产的样品,正对门的桌子上摆着四台办公电  相似文献   

20.
“我们村新来了一位‘第一书记’,还送来了10台电脑,他要给我们村创办一所新学校。”4月9日中午,大新县堪圩乡谨汤村委会院内热闹非凡,大伙儿正兴奋地互相转告着村里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