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领导干部的新闻执政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和举措。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关注社会发展中媒体环境的变化;学习新闻知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关注资讯,提高理性判断能力;掌握应对采访的技巧,塑造积极健康的媒体形象;学会运用新闻资源,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把握公众心理和情绪,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善于通过新闻来推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2.
刘兰明 《唯实》2012,(2):58-61
近年来,官员面对媒体采访言论不当引发轩然大波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频被官员"教训",而有些官员无意之中又沦为媒体的"牺牲品",这成为当前舆论传播中耐人寻味的现象。从根本上说,这是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角色转变和新旧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共同作用形成的传媒新生态,是对领导干部新闻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考验。领导干部提升新闻执政能力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事件频发的网络化时代,地方党委的新闻执政能力被提上议事日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是地方党委提升新闻执政能力的重要契机,而提升干部新闻学素养是地方党委新闻执政能力建设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衍银 《党课》2010,(14):75-75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日益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载体。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深刻认识新型媒体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的重要作用,以积极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新型媒体。领导干部运用新型媒体的能力,简单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大众媒体责任重大,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神圣使命。提高党对媒体的领导能力,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掌握媒体传播的主导权,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土话     
《当代贵州》2010,(24):9-9
要切实提高新闻发布工作的传播质量和效果,积极探索和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善待、善用媒体,将"党委政府要说的、媒体关注的、公众关心的"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发布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执政责任是远远胜于、高于党的执政能力的范畴,是党基于执政地位对国家和人民的职责担当。推进党的执政责任建设是一个新课题,面临着诸如领导干部执政责任意识没有充分确立、责任与惩治的对接不完全到位、党委高度集权成为责任中心和矛盾中心、"潜规则"影响等方面的困境问题。由此入手,推进党的执政责任建设应围绕着"树立正确的执政责任意识、健全问责制度、建立党内质询制度、建立党内弹劾罢免制度、分解党委的执政责任、推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等基本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8.
价值理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它对于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具有直接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的作用。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价值理念基础,要求党在思想上强化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重要性的认识,牢固确立"三为民"的执政观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9.
价值理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它对于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具有直接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的作用。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价值理念基础,要求党在思想上强化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牢固确立"三为民"的执政观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当前,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存在着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薄弱、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运行不畅通以及现有新闻媒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加强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建设,就需要我国从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以及构建民主的新闻执政文化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提高领导干部新兴媒体运用能力对于维护国家话语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运用能力,领导干部必须对新兴媒体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并且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与此同时,政府则要打造平台,为领导干部提高新兴媒体运用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实现公共利益,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但是,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却存在着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薄弱、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运行不畅通以及现有新闻媒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加强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建设,就需要我国从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以及构建民主的新闻执政文化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坚持新闻宣传工作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倡导"三贴近"原则;真正做到"两个统一",努力发展人民的新闻事业。这种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完美统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4.
王志刚 《党课》2011,(18):62-63
我们正处在一个媒体事件时代,公开透明逐渐成为执政共识,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各级政府的媒介意识必须随之提升,“被各种信息和媒介包围的领导干部,亟须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  相似文献   

15.
仇昉 《理论建设》2012,(1):63-64
通过梳理乡镇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理想信念、工作能力、民主作风、整体合力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一是把知识学习作为"第一追求";二是把提升能力作为"第一要务";三是把团结共事作为"第一导向";四是把制度建设作为"第一措施",用这四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和改进乡镇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强调:“符级领导十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十通过新闻官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1]2009午3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2]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仇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魏春明 《求实》2004,22(12):77-79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后 ,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又一重大历史贡献。依法执政突出执政活动的法治化 ,要求执政党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来执掌国家政权 ,用宪法和法律来规范执政党的活动 ,实现执政地位法治化、执政权限法治化、执政程序法治化、执政监督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执政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执政规律的指导。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研究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前提。执政是通过执政系统结构来实现的。执政系统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执政规律。执政规律是一个规律体系。执政主体、执政工具和执政客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执政规律体系中最基本的三个规律。  相似文献   

19.
关于执政规律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禹美娘  梁道刚 《求实》2005,55(7):16-20
执政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执政规律的指导。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研究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前提。执政是通过执政系统结构来实现的。执政系统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执政规律。执政规律是一个规律体系。执政主体、执政工具和执政客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执政规律体系中最基本的三个规律。  相似文献   

20.
贺蕃蕃 《新湘评论》2010,(12):19-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重视对社会热点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因此,作为新闻媒体的掌舵者,领导干部应具有良好的新闻执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