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旅歌曲能够拓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具有独特的激发功能、强化功能、升华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特殊教育功能的生发需要借助特定的“教育场”,这种“教育场”越是独特,官兵受到的情感体验越强烈,对其精神和心理产生的积极作用会越强。  相似文献   

2.
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已过往的社会意识有着深切联系,其产生发展都以前人积累为前提。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从民主党派历史来看,与中国共产党“同心”是民主党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得以生存发展的根基,集中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民主党派的章程或政纲中。“同心”思想与参政党核心价值观本质紧密联结,“同心”思想是参政党核心价值观定位的指针,是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评判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标准。因此。当前培育参政党核心价值观应以“同心”思想为引领积极探索具体可行的培育途径:理论上以概括、提炼内涵为基础,明确参政党核心价值观;思想上以加强教育引导为重点,增进对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实践上以发挥参政党职能为核心,增强参政党核心价值观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法治话语是以塑造法治认同为目标的法学表达。“据法裁判”是司法语境下的法治表征,法律渊源构成“据法裁判”之“法”的来源。因此,确定法律渊源的法源概念,应当被视为塑造“据法裁判”认同的法治话语。任何法治话语都是与特定法秩序相关联的、对特定法治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反思促进。因应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和中国特色法治话语建构的法源概念,应当以获致法理共识为目标,超越概念争议和功用定义,进而以形成性质定义之方式,有效彰显本土法治价值观,并就我国法治建设的现实问题给出有力回应。在具体构造上,法源概念应以“良法善治”为价值依归,将“效力”作为法源的类型要素而非概念要素,最终生成“包含权威性规范命题的事实”这一法理内涵。  相似文献   

5.
纵观这几年的关于核心价值观提炼的争鸣,始终都有一条主线和矛盾贯穿其中,即“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应然”和“实然”的哲学思索和探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目标、价值向度、价值规范和价值追求作出区分和剖析,有助于把提炼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宣扬,帮助提炼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更快、更易地融入到人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6.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如何认识并建立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企业的价值观,并把这一观念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一直都是众多企业一大重要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在理论层面上关于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论述。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及其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的特点是———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即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此外,价值观不仅…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赣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民主党派要立足于学,注重“四个结合”,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自觉;致力于行,突出“三个关键”,准确把握民主党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重在于果,抓好“四个环节”,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是在特定的道德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想意识日趋多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入手,认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道德建设的在要求,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优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民族冲突的重要因素,其核心是价值观。少数民族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态势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的延承与意识形态的一元,直接影响现代文明的弘扬与思想行为的坚守。通过对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价值观认知态势的考量,厘清价值观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出个体行为引导模式,进而形成价值观“共识”。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整体性的价值诉求,是社会存在的表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立足历史新方位,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引领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支撑现代化强国梦想,在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实现价值理念升华。  相似文献   

11.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复兴中华文化、凝炼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化价值观是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支柱与核心。是人的行为与活动的内在根据,是关于主体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文化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多元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特点。建构中华文化价值观必须坚持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普世性的原则。依循这些原则,文化价值观在当代应凝炼为:“忠孝·仁爱”、“民主·公正”、“自由·和谐”、“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价值观在美国外交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渊源、内容及其在外交上的表现,美国从文化价值观角度“输出民主”的战略,并不能使华盛顿重写他国的文明史,这一战略也不会锻造出“美国世纪”。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帮助和指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科学的信仰和信念,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信仰和理想、信念一样,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观念。它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与提高、迷茫与失落等都是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的。既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也受到非主流文化的渗透。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思想、文化、价值观等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革,各种非主流文化以不同方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研究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度,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凝练核心价值观,无论从一般意义上看,还是从世界范围、我国国内发展以及参政党自身的视角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应考虑以下原则:1确立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涉及如何看待民主党派在中国当下和未来政党政治、国家政治生活以及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定位与功能问题。2.民主党派价值观是体现参政党特点和全体成员及所联系群众利益的价值观,是参政党对社会价值方向的总规定和核心指导。3.要坚持创新发展,体现时代特色。4.要体现党派特色。5.要尊重差异,坚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应该包括:爱国、民主、合作、参政、进步。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由特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反映该社会存在的价值观,归根到底是由特定的劳动发展状况所决定。从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寻求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路径,坚持的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实践路线。崇尚劳动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劳动不仅是道德生成的基础,也是幸福产生的源泉;劳动不仅实现了由猿到人的转变,同时,劳动还永续地改造着"完全形成的人"。崇尚劳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这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在全社会确立"尊崇劳动"的道德评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如三春之氤氲,漶漫与无形,浸淫于天宇,生发出即使集天下园丁育紫培红也不可能创造出的满目灿烂!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观教育离不开人的日常文化实践,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所以价值观教育既是文化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可以从文化社会学研究中汲取理论营养.本文尝试梳理文化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文化与阶层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维护价值观教育的公益性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指出:鉴于现阶段我国社会较为明显的阶层分化现象,公立学校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应充分关注非优势阶层子女的日常文化实践,检视其社会生成机制,并探讨其与学校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和永恒主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时期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年人缺乏社会历练、存在较多思想困惑的时期,帮助大学生扣对扣好价值观之链的“第一粒扣子”,就是帮助他们避免在人生之路上“跑偏”和“走调”。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指引和决定着人生的方向。拥有正确牢固的核心价值观,人生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朝着积极向上的轨迹行进发展,这样人生也更容易成功、出彩。同时,青年的价值取向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实践中要着力培养大学生领会理解、真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精神的追求、思想的指引、价值的坐标,并引导大学生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引领者、推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精炼地概括了新时期我们国家、社会、公民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确立了根本依据。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警惕和避免“重  相似文献   

19.
"心灵生态"是不同的个体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情绪、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的总和,它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涉及个体认知的各种因素所形成的情绪和价值观,个体在生产、生活及其工作中所涉及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运行状况的不协调,是"心灵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构建良好的"心灵生态",需要自我提高修养,培育和谐;民众积极参与,促进和谐;社会自觉作为,共促和谐;媒体正确引导,维护和谐;政府有效作为,推进和谐。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悄然产生的互利主义价值观正走进我们的生活。长期以来,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基本是属利他主义的。1949年建国以来,强调的是“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这种奉献精神是中国建立主权国家和后来改革发展的命根子。然而,人们清楚的看到,这种奉献精神更多的是表现为人的精神层面,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的是人的精神文明,同时也需要物质文明。国家已经出台“物权法”,和谐社会时代对互利双赢思想的倡导和指向,与当前社会民主环境以及人们自身的心理要求有着直接的关系。客观表明,互利主义价值观正在随之形成。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对我国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