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栾文盛从辽源市委党校离休I。作为全市第一代理论工作者,他曾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出了许多中、占年理论骨干,并且著述颇丰,先后发表论文162篇,约100万字,他撰写的《理论工作者基本功训练讲话》一书,受到了省内外理论工作者的好评。离休之后,奕文盛并没有呆在家中享清福。他一方面受聘创办并主编《辽源党校学报》,一方面走上社会,到机关、工矿、农村、学校做形势报告,搞理论学习辅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辽源市政协委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经常深入全市的中小学搞调查研究,为学生们做…  相似文献   

2.
薛汉今年76岁,离休前曾任吉林省公安厅安康医院(设在公主岭市)副院长。他1947年参加工作,1948年入党,在公安战线奋斗了35个春秋,曾获公安部颁发的二级勋章。他在离休后的十几年里,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培育祖国下一代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被省公安厅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老骥伏枥志犹存 1981年,薛汉在离休时曾对组织上说过:“我虽然离休了,但还要在有生之年为党多做工作。”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离休后,他担任了居民委主任、安康医…  相似文献   

3.
读了《黄宗汉和他的浮生三梦》,使我感动,催我振奋。黄老的追梦和光彩人生,给我的深刻启示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要学习他老而弥坚、自强不息的精神。黄老在离休前就是一位对革命、对人民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他不求虚名,只做实事,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先进、老模范,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共产党员。像他这样功成名就的人,离休后理应逸然自得,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老而弥坚”,做出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业,他的光彩业绩,有许多不是在离休前做出的,而是在离休后仍自强不息,孜孜追求,进而登上人生高峰的。  相似文献   

4.
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记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宋进官同志□仝志华梁树江提起宋进官,在广灵这个山区小县可谓妇孺皆知,有口皆碑。普通农民称他为种地的“老把式”,乡镇干部称他为“老农村”,机关同志称他为“老黄牛”,离休后,村里人又称他为“热心人”、“好事人...  相似文献   

5.
一位79岁高龄的老教授,在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旅途中,有半个多世纪潜心研究、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在离休后的17  相似文献   

6.
老马“失”途文钹入党40多年,从工作到离休,他有过一段光彩照人的人生;然而,在离休之后,他却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请看"老董栽了!真想不到,一个老革命能干那么多糊涂事?!"在陇县县城,凡得悉已离休的董新林的人,无不感到惊愕,"入党4...  相似文献   

7.
以煤炭和轻纺工业著称的辽源市是我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建国5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建设步伐,勤劳而聪慧的辽源人民,以建设辽源、发展辽源、振兴辽源为己任,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改革开放为辽源的迅猛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辽源人民发扬“团结、自强、务实、创新”的辽源精神,奋力开拓,不懈进取,使辽源经济呈现出勃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1998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93.15亿元,是1949年的344倍。1985年的4.4倍;国内生产总值39.27亿…  相似文献   

8.
辽源印象     
弓克 《新长征》2006,(12):10-12
近一个时期,辽源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关注。辽源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连续4年保持近30%的增速。今年1—8月份,辽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财政收入增长28.7%,市本级财政收入增长3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1%,工业用电量增长32.7%。辽源升格为地级市的时间并不长,是一座新兴城市,但她却实现了快速发展;辽源面积不大,是全省9个市州中最小的,但她却在发展中实现了大作为,经济排位在全省逐年靠前,成为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大潮中的“潜力股”。为解读“辽源现象”,我到辽源进行了专题调研,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辽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9.
王文杰离休不休二十年义务奉献刘玉军,刘琦那是1974年,金塔县邮电局局长王文杰因身患多种疾病被组织照顾提前离休。这个1940年参军、1945年入党的老党员,本该抱享清福了,可他在身体稍为好转一些之后,又重新踏进了他工作过的邮电局大门,义务承担起了每天...  相似文献   

10.
离休之后,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却把这段宝贵的时光,无悔无怨地献给了关心下一代事业,而且,不取分文报酬,一干就是9年。他就是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春孝。1989年12月,王春孝同志离休后婉言谢绝了老战友———辽...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介绍:本文作者谷绍强是原河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谷老1949年2月参加工作,1991年离休。离休15年来。他立足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常识,助残帮困,先后被河西区委授予“社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社区文明之星”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2.
龚祖金 《支部生活》2005,(10):39-39
腾冲县民政局的军队离休老干部牛培成,原籍为江苏省铜山县,现年82岁,1948年10月入伍,已有56年党龄。他是一位节俭的老人,从来不因为自己领着很高的离休费,而去追求奢侈生活。在人们的印象中,他身上穿的总是那套已经洗得发白的老军装,没有人见他穿过皮鞋;抽的也总是几元钱一包的烟。但是今年7月15日,他却主动向党组织上交了1万元,作为7月份的党费。  相似文献   

13.
姜殿才,这个走过人生七十个春秋,有着四十六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自己的晚年,用交特殊党费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党的无比热爱,用行动实践着"把一切献给党"的入党誓言。姜殿才一九四五年参加革命,一九五三年入党,一直在辽源矿务局工作,一九七五年离休。他从小就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常教育子女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咱们要一辈子牢记党的思情,吃水不忘打井人!"他还要求子女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四个子女已有三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姜殿才患有肺心症,每月六百多…  相似文献   

14.
一本由彭真同志题写书名、马文瑞同志作序,洋洋40万言的历史著作——《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由湖南出版社出版了。著作者就是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年82岁的老干部吴志渊。是什么促使这位80高龄的老人舍弃离休后的悠闲生活、干起写书这样的苦差事呢?吴老对我们侃侃而谈,回顾了他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也表明了他著书的原委。吴老是陕西省子长县人。青年时代,曾先后求学于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北平辅仁大学。陕西第四师范学校是我党在陕北传播马列主义的一个阵地,  相似文献   

15.
“人生短暂,时间定贵,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多年来,共产党员尤田柱时刻以这句格言警示自己,在和时间的角逐中,他一次次地赢得厂胜利,成为技术改造和攻关能手,1998年12月人选“吉林省十大能工巧匠”。争分夺秒尤田柱现任辽源供电公司生产技术科专职工程师,在继电保护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他总感到有学不完的知识,干不完的工作,挤时间、抢时间,充分地运用时间,成了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大乐趣。1985年,尤田柱在建设中的辽源一次变电所任继电保护负责人,工作异常繁忙,家里…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来,离岗不离党,他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义务为全区各农村党组织上党课,受到了农村党员的热烈欢迎,展现了一位老党员对党的忠诚和热爱。他就是朔城区76岁的离休老党员焦有堂。焦有堂入党已有50余年,他一生酷爱学习,离休前,一直从事乡镇农村工作,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离休后,对农村、对基层感情深厚的他没有赋闲在家,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理论实践方面的特长,  相似文献   

17.
今年,在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国防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许志功的先进事迹以后,许志功成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面旗帜。许志功是一个优秀的理论工作者,他理论联系实际宣传马列主义,有许多感人的事迹,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他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读懂才能坚信。”这是对学习马列主义、坚信马列主义的高度概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刻都有人在高喊坚信马列主义,在各种风浪中经受考验。而事实的结果是,许多人跌了跤,摔了跟斗。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学习马列主义,没有读懂马列主义。所谓“读懂”,前提是…  相似文献   

18.
在帮助离休干部胡化昌准备他在纪念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时,我被他克服沉重的家庭困难、自觉发挥余热、离休不离党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9.
史义军 《湘潮》2008,(1):48-48
1981年,中央提出要解决好干部队伍交接班问题。这时任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杨绍曾已是70岁了,他考虑到自己的情况,就给党组织写信要求退下来。1982年,中央国家机关进行改革,中央组织部于8月19日下发了((关于发挥中央、国家机关离休老干部的作用的意见》,提出了7条具体意见。根据文件精神,杨绍曾再次申请离休,终于得到批准。  相似文献   

20.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会委员、中国军事科学院的老院长宋时轮,1985年底离开领导岗位,退居二线。离休时他细致周到地做好交班的工作,离休后又殚精竭虑地领导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任务.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和安全,并为此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老干部自觉从党的利益出发正确对待个人进退去留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