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引入中国贸易业绩指数指标体系,宏观把握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态势,通过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检验,对甘肃对外贸易绩效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外贸当前业绩表现较好但出口潜力较差,需要提高世界市场匹配率和出口增长趋势值,从而提高出口潜力指数综合指标,以拉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促进外贸效益的提高;应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尽快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贸易与就业:基于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量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与城镇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进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引起我国城镇失业人数下降1.6个百分点;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导致失业人数增加1.75个百分点。但从短期来看,上期失业人数增加和上期进口增加对本期就业有一定的压力,出口则对就业的作用不显著。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拉动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增长,但可能不利于中国宏观就业均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对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过度依赖,已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桎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中国必须加快经济转型,这是由日益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的。从外部环境分析,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改变;国际金融体系发生变更;新的科技革命孕育而生,"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中美经济关系对比变化。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与投资拉动;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且大量就职于第一产业;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但是如果消费率过低的话,则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结构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依存度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对外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总体上看,我国外贸依存特征为外贸依存地区、国家集中,外贸依存东高西低,一般贸易外贸依存度上升、但加工贸易依存度依然偏高,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贸依存度高,对资源的进口依赖度高,对高技术装备和核心技术的进口依赖高等。研究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这些结构性特征,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当前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使我国面临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消费率,人民币升值来分析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加快产业升级及扩大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要义之一就是今后几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由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由当前我国的投资、出口和消费的不协调状况决定的。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必须千方百计增强消费,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国内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我国能源效率明显下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结构不合理,价格管制过严和社会性管制缺失,是我国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原因。“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供求形势将依然严峻,对外依存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必须加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促进能源节约。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投资率不断上升。在总需求的构成中,投资需求已经取代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并且这一现象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过高的投资率让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固定资产的投资,加剧经济大幅度波动的风险。如果其不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外交评论》2003,(2):80-84
对外经济合作是中国外交和外经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立场是“守约、保质、薄利、重义”。中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比较成熟的业务方式有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境外投资等。中国政府在 5 0多年的对外经济合作工作中 ,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对外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增进了人民间的相互了解 ,推动双边友好关系的发展。本文旨在使读者了解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情况 ,以便加深对经济外交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 ̄8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较快增长,呈现出“高出口、低进口”的势头。然而,诸如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进入2005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影响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各种风险依然存在。2005年我国全年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态势很可能是出口仍保持高速增长,进口增长速度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重大问题,对中国外贸持续失衡的成因探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产品内分工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分析中国外贸失衡决定性因素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间产品进口额的上升以及中国利用FDI的增加是中国外贸失衡的决定因素,而所谓“人民币低估”等并非中国外贸失衡的影响因素。据此本文认为,以典型的“外资嵌入型”方式全面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充当“价值增值地”和“出口平台”,是中国外贸失衡的根本原因。由于其决定性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外贸失衡具有长期性,所以“缓解”的措施应从引进FDI的产业政策导向、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及培育自身高级要素等着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道路和发展战略问题,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方针和政策的争议.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出口贸易,但是,这与"贸易自由立国"是两回事.我们必须建立独立、完整、开放的现代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5.
对东盟而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贸易、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逐年递增,中国对东盟经济增长的拉动日益加大,而成立自由贸易区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东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东盟希望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而进行分工与协作,进而避免在对外出口与吸引外资方面的直接竞争。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目前贸易顺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现了由贸易逆差向贸易顺差的转变。贸易顺差首先反映了我国外贸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也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要改变这些不利的影响,就要尽快改变“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扩大内需以及降低出口退税率和人民币升值,以保持我国金融形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使中国越来越依赖海外石油,石油安全由此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的高位回落短期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经济安全,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加大中国海外石油的供应风险.为了应对海外石油供应的脆弱性问题,即对外石油依存度高、石油供应中断风险大以及应付供应中断能力弱,中国需要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进一步推动进口石油供应来源与运输渠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马歇尔勒纳条件认为,若一国的出口弹性与进口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则本币贬值可改善本国国际收支。自1995年以来,无论是按照CPI还是EPI计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币值一直被低估,升值压力确实存在;中国出口和进口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前提条件。但对2000年SAM冲击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不能得到按照实际有效汇率计算的人民币贬值有助于中国贸易平衡项得到改善的结论,即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不适用。研究结论:第一,应该慎重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通过温和、缓慢的升值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较小;第二,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改善中国贸易平衡项;最后,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国内就业压力将有可能对资本形成、个人所得税和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国际碳关税发展趋势入手,分析后危机时代碳关税的发展趋势,指出碳关税的实质是披着"绿色外衣"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体现了发达国家主控全球经济的霸权主义。碳关税的出台将使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数量和范围增大、出口及经济增长受到阻碍、制造业及其产业链遭受严重冲击、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压力增大,因此必须勇于面对碳关税的挑战,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将会对我国经济法制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立法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在经济立法方面,我国将根据WTO国际规则和已作出的承诺,相应修改及增加经济立法的规定,受影响的主要是外贸立法和外资立法领域.在法律适用方面,这种影响体现为国内法院和行政机关如何使WTO国际规则在国内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