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王雯 《今日广西》2010,(20):4-6
今年10月20~24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中国南宁举办。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今年如期建成的背景下,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具有特殊意义,备受关注。本届博览会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把自贸区一系列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传导给中国与东盟的企业,促进互利共赢,既体现自贸区建设的成果,又体现博览会为自贸区服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今日广西》2010,(3):13-13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成员国包括中国和东盟10国,涵盖19亿人口和1400万平方公里。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6万亿美元GDP总值,  相似文献   

3.
卢松见  钟振 《当代广西》2010,(22):M0002-M0002
站上自贸区时代的新起点,共享自贸区建成的丰硕成果。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把自贸区一系列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传导给中国与东盟的企业,促进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东盟     
《创造》2011,(4):6-6
东盟市场首选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的数据分析指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深化,中国生产的工程机械物美价廉、性价比优越,正逐步成为东盟国家采购商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文东 《今日广西》2010,(1):45-46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启动。中国与东盟双方相互开放市场,我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关税为为9.8%,而对东盟平均关税则降至0.1%,93%自东盟进口的产品实现零关税,东盟也将对中国90%以上的进口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为自贸区内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  相似文献   

6.
阳秀琼  刘宇 《当代广西》2011,(22):2-M0001
2011年10月21至26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精彩绽放。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周年,作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会突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年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成果,中国和东盟双方共享20年来合作拓展的丰硕果实和自贸区的繁荣商机。  相似文献   

7.
《今日广西》2010,(3):24-24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日前在菲律宾当地主流媒体及华文媒体上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的重大意义,称自贸区将开创中菲经贸合作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7,(22):19-23
金秋十月.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盛大开幕,揭开中国与东盟合作新一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及文莱王储比拉、越南总理阮晋勇、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波松等东盟政要联手推动加速器,共同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这艘巨轮加速行驶,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9,(21):16-16
2002年11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框架协议》是未来自贸区的法律基础,共有16个条款,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走进老挝     
覃茂鑫 《当代广西》2009,(22):22-22
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国老挝一直以来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老贸易发展速度居中国与东盟10国贸易之首。2009年1~6月,中老双边贸易额为1.8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了94.6%。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带来无限潜力和商机。在自贸区建成的背景下加快建设和充分发挥广西保税物流体系的重要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今日广西》2010,(3):7-7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其成员包括中国和东盟10国,涵盖18亿人口和140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3.
杜江江 《前沿》2014,(3):86-87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随着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一个健全的争端解决机制是自贸区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阀,争端解决机制的不断完善,是自贸区走向成熟的标志。CAFTA争端解决机制是为中国和东盟各国量身定做的,④其为自贸区的争端解决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基础。本文从CAFTA争端解决机制运行的现状出发,在分析了该机制的特点及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创造》2010,(10):6-6
行业对接试点 9月17日,第一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昆明会议开幕,开启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首次行业对接活动。会议决定将继续召开中国-东盟行业合作会议,建议会址落户昆明,昆明可作为中国-东盟行业对接的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5.
龙庆 《创造》2010,(1):40-43
云南作为中国与东盟接壤的陆路核心通道,有着特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云南有着怎样的影响?在自贸区中,云南如何更好地起到"桥头堡"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歌 《当代广西》2012,(9):32-33
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在内的基本架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9,(21):25-25
早期收获计划是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最先实施的降税计划,启动时间为2004年1月1日。此项计划是根据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而实施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0,(3):14-14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是中国-东盟双方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自贸区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把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促进双方合作朝着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21日上午9时30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首倡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后,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14位嘉宾共同为"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心"揭牌,祝愿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代代相传。2011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一周年,在此背景下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中国与东盟20年的对话合作,为本届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奠定了更坚实的交流合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签定,该协议的签订,加快了这个未来世界最大自贸区又一个新领域的开放步伐,并将在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产生更多的“贸易创造”。2007年,作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新15年的开端,我们有必要回顾曾经走过的15年历程,所谓知历史方能更好谋划将来:为此,本刊特邀知名东南亚专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先生就中国与东盟十五年的经贸合作做一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