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循着这句名言,我要说:“邑不在大,有河则城。”  相似文献   

2.
去海门的路上,朋友一直在唱——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铺向遥远,珠还合浦的神话从这里开始流传,合浦汉墓群诉说着古郡繁华,白龙珍珠城记载着珠乡灿烂。更有东坡亭大士阁文昌塔,在打扮着廉州湾的昨天和今天……  相似文献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常暗自揣测,刘禹锡写千古名篇《陋室铭》时,他的灵感是否缘自“我家乡的一山一水呢。  相似文献   

4.
鲢鱼山水库和汤泉池晓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力则灵。”在坑蜒起伏的大别山王峰金岗台下,镶嵌着两颗推澡的明珠,那就是小有名气的鳝鱼山水库和汤泉池。我的老家就在商城县,由于是“近水楼台”的缘故,以前曾多次去过鳝鱼山。“水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5.
贡川高山行     
纹山 《福建乡土》2006,(2):42-42
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好山好水是人灵性修行的去处;又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之间,总有许多迷人的人文传说,给人无限遐思,给人精神的皈依。  相似文献   

6.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他为什么自号“东坡”?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公元820年,自居易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时,公务之余,常率童仆于忠州城的东坡植树,“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草木今如何?”“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白居易的这些诗充分反映了他对东坡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而苏轼的一生,由于与白  相似文献   

7.
常州的盛会     
常州的盛会由我党党员莫静坡、沙黎黎和画家薛金炜首倡并主持复建的“常州东坡书院”日前在江苏常州成立。复建过程中始终得到了中共常州市委市府、农工市委县委的关怀和支持。“常州东坡书院”建于南宋,至清尚存。它与四川眉山三苏祠、海南儋州东坡书院,构成了苏轼一生...  相似文献   

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这段名言说明了仙之于山,龙对于水的重要性。北京城浓厚的文化积淀,不只表现在那些城垣、宫殿的雄伟壮丽,胡同、门楼的精巧布局和精湛工艺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那些生活在这空间里的,在历史上叱咤风云,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故事的人物中。正如我们去  相似文献   

9.
一座城市,犹如一家企业、一种产品,也必须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实行整体经营。只有变过去单纯建设城市为“经营城市”,将城市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来经营,才能使城市在经营中增值,在经营中发展,在经营中振兴。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今天,大连“经营城市”的成功经验颇值得借鉴。  一、经营城市要树立品牌意识,发挥名牌效应。“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城市品牌是由许多综合性的因素所构成,是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中包括若干子系统。例如:工农业系统中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等;商贸系统的国…  相似文献   

10.
创造文化奇迹的“东方之珠”香港夏春平闹市中心的香港文化中心唐书彪摄香港这地方不大,论面积仅1000平方公里,据说只有与它相邻的深圳特区面积的一半。若同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或是国外的纽约、东京、巴黎相比,那更是"小巫见大巫"。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而...  相似文献   

11.
《后汉书·循吏列传》“孟尝”一节记录了“合浦还珠”这个为国人所熟知的历史故事。说的是东汉合浦郡(在今广西)海边盛产珍珠,当地百姓因土地不产谷实,多以采珠为生,通过贸易换取粮食及日用品。可是这里的“宰守”多贪秽之辈,为了多榨取钱财,责令采珠人无限度地拼命多采多捞,竞使合浦的珠蚌纷纷迁徙至相邻的交耻郡去了。百  相似文献   

12.
路尚 《人大论坛》2014,(8):F0003-F0003
水头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旦来到,就不想离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头寨有山也有水,只是难以见到仙也看不到龙,因为仙和龙只存在于传说中,如果世间真有神仙存在,肯定也乐意来水头寨享受这世间美景。这里不是世外桃源,但初来乍到,却有世外桃源之感。  相似文献   

1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位并不显赫、长年默默无闻的基层民政干部,只要具有开拓精神和务实作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折不挠地奋斗,同样能成“仙”成“龙”,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辉煌。吃陵市民政局一班人敢做敢为,锐意进取,在短短一年中实现了经济腾飞.就是光彩的一例。民政部门是社会的稳定机制,做好传统的各项业务工作责无旁贷。但是,民政事业的发展受到经济的制约,我们的国家尚不富裕,财政拿不出更多的钱投入民政事业,这就需要民政工作者在发挥稳定机制作用的同时,适当发挥一点动力机制的作用,努…  相似文献   

14.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生活在“龙乡”的濮阳人,以其智慧的头脑,丰富的想象,创新的思维,运用勤劳的双手,把昔日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黄河滩,建成了鸟语花香、现代文明的花园城。  相似文献   

15.
数字     
《小康》2009,(7):14-14
“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我想没必要和社会误解去较劲。”“邓贵大的问题主要不在该不该死,而在倚强凌弱;满文军的问题主要不在吸不吸毒,而在于聚众分享;余秋雨的问题主要不在捐没捐钱,而在撒没撒谎。”“把粉丝卖到鱼翅的价格才叫泡沫。”  相似文献   

16.
昔读苏东坡“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①、“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酒句”,尚以为苏氏乃兼具“晋人酣醉,放浪形骸”、“唐人酣醉,豪气逼人”之豪饮狂徒焉。俟读毕其两千余则诗词,方觉东坡酒韵乃儒雅。其酒风、酒气之高,今人不及也!欣然获此小悟,鉴证有三矣。一曰,“空杯也常持”。东坡酒量甚微。引其己言,即:“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酒量弗宏却日日“引壶觞以自娱”,此颇具清韵雅趣哉。且听东坡把盏自娱之喋喋:“天下之好饮,无在予上者”、“吾饮酒至少,常以…  相似文献   

17.
论苏轼诗文中的“东坡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创作的诗文中 ,融入了大量对人生的省察、对仕途的反思 ,而“东坡精神”是其最为精华的部分。“东坡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因个人的人生挫折而失去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 ,执着生活 ,处穷排难 ,随缘自适 ,超然旷达。二、尽管处境十分险恶 ,生活极其艰难 ,但是苏轼体察民生疾苦 ,对人民深切同情 ,为当地的人民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与当地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主张“民不饥寒为上瑞” ,反对虐政害民。自他被贬以来所形成的这种“东坡精神” ,在他的诗文中 ,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话说心态     
苏轼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九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中国人。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吟诵中秋的词,已经成为两岸的流行歌曲,成为中秋联欢晚会上的必唱曲目。《渔隐丛话》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矣。”尤其是结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07,(7S):72-72
古今中外流传着“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佳话。南珠、东珠、西珠列为世界三大名珠。东珠指日本珍珠,西珠指欧洲珍珠,而南珠指的便是璀璨夺目的广西合浦沿海出产的珍珠。  相似文献   

20.
刘瑶 《人大论坛》2010,(5):36-37
“以前大吉巷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下雨天出门回来满裤脚泥巴满鞋水,平时路边经营的摊贩也不少,垃圾到处都是,交通也拥堵得厉害。这次路面改造后,摊贩不在路边经营,道路宽敞了,交通畅通了,居民也不乱扔垃圾了,出门心情都好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