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钱国宏 《中国减灾》2012,(1X):46-47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工作关系,我曾在国外过了三个春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的不同,在国外过"春节"较之国内也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感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国内,放爆竹是过春节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在英国却听不到爆竹的声响——不要说伦敦的商家店铺里买不到爆竹,即使买到了,也不能燃放。这边爆竹刚刚响起,那边警察就跑过来了。英国人把新年作为  相似文献   

2.
尽管究竟是否要过洋节曾经在中国引起广泛争议,情人节这个正宗的洋节,已经被广大中国民众,包括传统保持得较为完好的农村地区的青年所接受。不仅如此,洋情人节还不够,人们把传统节日七夕作为中式情人大加追捧。而在西方,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春节也成为很多国家的一道美丽的中国景。今年的春节正好和情人节是一天,中国人可以过一个吃巧克力,送玫瑰花的春节和看春晚、吃饺子的情人节了。  相似文献   

3.
春节吃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许多外国人与中国人一样,每逢春节也吃饺子,但是,他们的做法和吃法都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7-27
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逛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橘和桃花。  相似文献   

5.
春节的模样     
赵书 《北京观察》2015,(1):62-63
<正>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说不完的主题,叙不尽的魅力。春节什么味?就是人情味!春节什么样?与中华文化一样的形象。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聚合。一想到春节,就会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心中暖融融的。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说不完的主题,叙不尽的魅力。春节是热烈的、欢快的,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08,(2):18-18
在人们热议“洋节”东渐之时,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走向世界的速度也出乎我们的预料。海外的春节气氛越来越浓 2007年2月22日,为庆祝中国春节,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次举办了新春文艺晚会,100多位各国使节欢聚一堂。出差在外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发来了祝词。承办晚会的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春节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观察与思考》2001,(1):32-33
<正> 春节晚会一年不如一年,可春节里除了联欢会又能看什么?这是一道年三十晚上的“窝心菜”。每年都有“大腕”来宣布有绝招。节目模式越来越固定,观众笑声越来越少。美好的回忆准确地讲,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从1983年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  相似文献   

8.
张沐 《中国减灾》2021,(2):36-39
一年很快又很慢,困顿的2020年已成过去,农历新年近在咫尺.春节前后出行多、聚餐多,此时因为思家心切或期待节假日的活动安排,使人心浮气躁、思想不集中,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为了您和家人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本文从居家安全、饮食安全、出行安全等方面摘录、整理了春节期间在生活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示您注意春节安全,提高...  相似文献   

9.
到哪里过年?人都会说:家。家在哪里? 回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过好春节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维护,而且是对社会和谐最直接的贡献。在这里我所说的家乡是在相当多的人群之中被淡忘,已经找不到可以承载春节这个神圣的节日符号的“家”;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城镇化加剧的大环境下,家庭旅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四面八方的人竞相奔走,过年不是愉快的精神旅行,而是疲于奔命般的跋涉。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尽管究竟是否要过“洋节”曾经在中国引起广泛争议,情人节这个正宗的洋节,已经被广大中国民众,包括传统保持得较为完好的农村地区的青年所接受。不仅如此,洋情人节还不够,人们把传统节日七夕作为中式情人大加追捧。而在西方,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春节也成为很多国家的一道美丽的“中国景”。  相似文献   

11.
正95后商贩温碧怡和父母一起经营面包摊。她认为,现在春节和其他节日越来越同质化,大家聚在一起更多是玩手机而减少了交流。她建议应重视春节及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下午4点左右,面包摊前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在为自己的下午茶吃点什么犹豫着。商贩温碧怡熟练地为客人包装面包、收钱,完全看不出年轻人的稚嫩。在买卖的空闲时间里,温碧怡跟《小康》记者谈论起她是如何过春节的。  相似文献   

12.
革命化春节     
周起源  杰夫 《传承》2006,(2):32-33
造反派革春节的命1967年的春节前“,造反派”夺了上海市政府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权。2月5日,也就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六,上海成立了一个“权力机构”,叫“上海人民公社”。上海人就是在这个公社的“领导”下过了个“大闹春节革命化”的荒唐年。初一,造反派控制的《解放日报》发表一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它由虞舜兴起,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7年春节被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春节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它是现代中国人深层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还关涉着文化传统以及文化创新问题。传统春节是中华民族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我相信,对每一个在大陆过春节的台湾人来说,感触一定相当深。因为,在这片宽广而厚重的土地上,你很容易就会找到那份熟悉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1):14-15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  相似文献   

1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写春节的著名诗句,中国人大多耳熟能详。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初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随着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变迁,春节也在发生变化。但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真是可圈可点,要理出头绪来,也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李家忠 《小康》2006,(2):88-90
在亚洲,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和中国一样过春节,越南便是其中的一个。越南的风俗习惯在许多方面都和中国相同或相似,作为节日,越南也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又增加了几个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一年中最盛大  相似文献   

18.
春节是什么?在我看来,春节是一种回味酽酽的展示.   这种展示,是古典的、浓郁的,同时还是高洁的、哲理的.因为展示的羽翼一旦张开,随之历历可见的便是礼仪之态、亲情之魂、喜悦之情、变迁之义.于是,春节终成为每个人一生一世不愿离去的温馨之家.   ……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是什么?在我看来,春节是一种回味酽酽的展示.   这种展示,是古典的、浓郁的,同时还是高洁的、哲理的.因为展示的羽翼一旦张开,随之历历可见的便是礼仪之态、亲情之魂、喜悦之情、变迁之义.于是,春节终成为每个人一生一世不愿离去的温馨之家.   ……  相似文献   

20.
吕文秀 《台声》2011,(2):68-69
又是一年春来早,又是新桃换旧符。时间流逝,又一个春节即将来临。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远在海峡对岸的亲人,想起我在台湾度过的那个特殊的春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