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远地,我就听见了潮声,是三娘湾的潮声。 澎湃的湖声,恢弘的潮声,10万个男高音大合唱一样的潮声,一下子就把我裹挟到三娘湾的腹地去了。我观看着,聆听着,向往着,沉醉着……不觉着,便化作三娘湾的一朵浪花了。浪花朵朵,我是那最透明、最欢快的一朵。  相似文献   

2.
邵大祥 《现代领导》2001,(11):23-24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平时不大出门。有一天却挥汗走了半个多小时,气喘吁吁地来到一所学校的校长室,万般请求校长,收下她的孙子。老太说:“校长啊,我的孙子能进你们学校读书,我可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3.
心无事     
黑岛 《人民公安》2010,(17):59-59
不知道是60年还是61年,我娘,那时已经嫁到姥爷村里.也就是我的家,父亲在宁晋县医院学医生。她自己总是去姥爷那里吃蹭饭.那时候都是从大食堂把饭拎回家.西红柿打卤面已经是奢侈的梦想了,这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娘怀着西红柿的梦想去了姥爷的家,只见姥爷的脸色特别难看,不知是在外面受伤害还是嫌我娘又去吃蹭饭.  相似文献   

4.
又一次在梦中看到了您那张苛严的脸孔。所不同的是,这一回您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可赞!纵然时光不再和茫然远离,可珍藏在心中的那份记忆,足以使我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由此,长大后我多么渴望也成为您,当一名人民需要的辛勤园丁。  相似文献   

5.
钟声(散文)     
有一个小镇很寻常,不寻常的是那个镇有一口木质大钟。 那口钟很大也很陈旧,高高地悬挂在一幢大楼上,那幢楼叫钟鼓楼。小镇的人们每天就这样在钟声里平安地生活和劳作。 我是很羡慕那里的人们的。想想,每过一个钟头,便有一次悠长、深厚、憨实的钟声响起,或者说被钟声荡击,那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尤其是在黄昏时分,夕阳西沉,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便又在钟声里散步和闲聊,那又该是多么的轻松和惬意。 钟声悠悠,一会儿越过房子和天空,一会儿又擦过树叶和鸟的容颜,一会儿又在湖水和阳光中击起涟漪。在钟声里,有没有我们渴望的心灵之…  相似文献   

6.
一一到长假便发愁。其实,对于我,早已是终年长假了。既不返聘,也不兼差,拽点文,叫优游林下;说白了,是退休一族。要旅游,什么时候出门都行。那么,愁从何来?大概因为年事已高,出门旅游孩子们总有点不放心。要他们作陪,就只有长假。但一看长假期间公路的车潮,游地的人海,都像煮饺子似的,疑惧顿生,哪里还有什么游兴!与其挤来挤去趁热闹,何如在家悠闲自在。但上班族不行,他们只有这一年两三度的长假。所以,那份关爱父母之情,我始终无缘领受。  相似文献   

7.
写下这个题目,让人有点费解,其实一说也就都知道了,就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便会送你一件“白穿”的衣服。当然不会是什么西服,或皮衣那么高档的物件。所送的大都是一些短衫,或比短衫还要短的不带领子的“和尚领”和小背心。人家送了,你是不好意思不穿的。尤其在咱中国,从老祖宗那里就讲个勤俭持家。上小学时,就告诉你“汗滴禾下土”,逼得你要把饭碗舔干净。你怎敢把人家白送的衣服扔了呢,那不成了狼心狗肺!只是,这些小背心上都有字,哪能白穿呢,不是白穿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当然更不会有白送的衣服。为此我背过“矿泉…  相似文献   

8.
一月里的一天,天空晴朗,却微微带着寒意。这一天是吾爱梅出嫁的日子。我跟她是很要好的朋友,因此当她的亲戚问我是否愿意帮她背嫁妆时,我高兴地答应了。我背的背篓上面放着两床红色的羊毛毯子。我们等待着出发,新娘一出门,送嫁妆的队伍就要跟着走。我们一家人今天早上十点半就来到了吾爱梅家。我们刚走进大门,就听见一阵嘈杂声,接着大门就被关上,锁了起来,门外噼噼啪啪响起鞭炮声。吾爱梅的表姐妹及姨妈在大门内顶住门,大声叫着让新郎丢红包进来。新郎和他的伙伴在外面使劲敲门,他们把红包从院墙外扔进去,可是仍不见人来开门。…  相似文献   

9.
班长从别的单位调来之前,我们就听说班长在武警部队当过兵,擒敌拳在队里是出了名的棒,手上功夫是很厉害的。我们都盼着,班长肯定会露一手呢!可是……一天,班长在门口执勤碰上了一个“刺儿头”。当时班长按单位的规定检查出厂的货车时,发现一辆车上装的货物比出门证上开出的数字多了一箱,班长就让司机把多出的一箱卸下来,并一起去保卫科解释。谁知那司机不但不听,反而两眼一瞪,说:“我就多装了一箱,就不卸下来,你能把我怎么样。”班长平静地说:“请你解释清楚,否则你就不能走。”司机一听,直着脖子喊:“我就是单位旁村子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小的时候就认识了保安。 那年我进城办事。由于第一次单独出门竞迷了方向,着急之余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两个正在执勤的保安求助。素不相识的他们十分热情,不但帮我办了事,还把我送上了回家的公共汽车。那时我非常感激他们,梦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1.
我的轮椅梦     
我是一个18岁的花季少女,甜甜的微笑总是挂在我脸上。可恨的脑瘫夺走了我生活中的许多乐趣:我的腿站不稳,走路摇摇摆摆像一只"丑小鸭",不能像健全孩子那样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奔跑。在这18年里,我多么渴望有一辆轮椅能帮助我行走啊!可是全家都反对我使用轮椅,怕我真的坐在轮椅上再也下不来了,于是我在妈妈的搀扶下顽强地锻炼走路。  相似文献   

12.
在共和国60华诞的日子里,我常常回味我的“俩家”、“仨名”。 1936年6月,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村——深县(现深州市)孙庄,生父生母给我起名孙福臣。这是我的第一个家和第一个名字。可见在那灾难深重的年代,人们是多么渴望生活的美满幸福,所以,生父生母从小就期盼着我将来成为社会上的“有福之臣”。  相似文献   

13.
母亲     
在多少个万家团圆的夜晚,孤单的母亲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煎熬着,那时的她,该多么渴望我能在她身边和她说说话啊!可母亲从未要求过我什么。  相似文献   

14.
差生的期盼     
成为差生不是我的选择,如果可以选择,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做一名优生。我也渴望拥有优生那样的“幸福”,但,因为我是差生,所以,我背负了那不情愿的“苦涩”。后排位置,差生的专座?明天,老师就要按成绩排座位了,那是差生苦涩、凄凉的日子。差生们多么渴望今天的太阳永远不要下山,这样明天的太阳就永远不会升起——但是这只不过是差生的渴望而已。地球不会因为他们而停止转动,太阳也不会因为他们而停止升起,夕阳西下的规律,每天终究要来临,位置终究要换。走进教室,放眼望去,后两排坐的全部是差生,他们的头俯得好低、好低。虽然他们知道老师根…  相似文献   

15.
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孤独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从一个年仅16岁的小女孩嘴里唱出,让人感到特别心酸。是呀,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女孩;一个在凄冷孤苦中长大,对生活的繁杂和无奈有着极强忍受力,而内心却又极其脆弱敏感的女孩,多么渴望亲情、关爱和温暖。  相似文献   

16.
行一百次善     
华灯初上的时候,我去火车站送一个当教师的朋友。因为时间尚早,我便陪朋友在车站广场上闲逛。这时,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女孩走过来,对我们说:“叔叔,我的钱包被人偷了,能不能……”女孩话还没说完,我已经明白她的意图。多么惊人相似的一幕啊!两年前,在广州的车站广场,我一个人正在候车时,一个女孩走过来对我说:“叔叔,我的钱包被人偷了,能不能借我10块钱打个电话?”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样子,一股热心助人的豪侠之气顿时涌上心头,想到10元钱就能帮助一个女孩解脱困境,我还犹豫什么呢?给那女孩钱后,我为自己的善举感到…  相似文献   

17.
柴静 《今日浙江》2008,(7):61-61
一我从四岁开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 我奶奶送我去上学,得绕过大黄狗。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头上都是星星。 如果醒的时候窗纸已经发青了,  相似文献   

18.
感谢生命     
1.医院 晨 长长的走廊。林田山推着轮椅缓缓走向大门。方刚面容平静。米岚跟在后面,然后紧赶两步向前打开门。轮椅出门拐下坡道。 米岚将方刚手里的盲杖递给林田山,接过轮椅。 林田山:“兄弟,我就送你到这儿了。告诉你一件事,残联已经推荐我去参加残疾人文艺汇演了!我这就过去,让米岚姑娘送你回去,超英他们,都在家里,等你呢!”  相似文献   

19.
滕忠 《当代广西》2007,(24):57-57
写写蒲庙榨米粉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并不是我对它有多么深入多么透彻的了解与研究,实在是因为我对它有一份格外的、虽时时品尝而又回味不已的热恋之情。这就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感,常常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不是说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么?更何况美食!  相似文献   

20.
徐栋梁 《公民导刊》2011,(10):56-56
常言道: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爱人民。这话一点不假,如今代表送月饼给留守儿童,儿童谢道:好爹好娘。月饼送给空巢老人,老人谢曰:您们胜过我的儿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