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困难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健 《理论学刊》2004,(10):83-85
“和平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提炼 ,也是中国新世纪发展战略的精辟概括。对国家利益和安全观念的新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深刻把握 ,对多极化的正确理解 ,是和平崛起论的基本依据。和平崛起的实现 ,受国内外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 ,必须正确应对各种复杂的威胁和挑战。坚持和平崛起 ,我们要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统一 ,坚持主权的坚定性和主权实现形式的灵活性 ,并要特别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和平观为中国和平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实践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崛起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又要迎接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刘恩东 《实事求是》2006,191(4):22-24
中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决心走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特征,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又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杨景明 《探索》2004,3(4):8-10
20世纪80年代 ,世界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的新的历史时期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基本特征。邓小平的“和平发展观”就是在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邓小平“和平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 ,中国开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转型历程。转型的稳健性、和平性造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日益崛起 ,这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战略道路。本文主要从苏联兴衰的历史轨迹和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崛起道路的比较研究 ,分析邓小平“和平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和平崛起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绍邦 《新视野》2004,(5):15-17
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提出,引起国内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议论。本文论述了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含义,认为它是对历史上大国武力崛起旧道路的否定,是和平与崛起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的提出,对于人类历史和中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条件、机遇和困难、压力及挑战。认为目前中国和平崛起还是一种理想和可能,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长期奋斗,制和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政界和理论界对中国和平崛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就学术界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由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原因、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及意义、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等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全新道路,强调发展的道路是和平的,发展的基本国策是开放的,发展的国际关系是合作的,发展的目标是和谐的,发展的结果是共赢的,把“和平”理念作为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内政外交的各个环节中。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或一种姿态,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战略选择。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在发展着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选择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发展与未来走向,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党的十七大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其要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这条道路的显著特征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走"和平崛起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平崛起"是一个辩证的统一整体,中国崛起的方式、环境及目标都是"和平"的。"和平崛起新道路"具有责任性、共赢性、创新性、全面性、长期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8):4-6,8-10,14-15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针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等观点的提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再次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正在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内的发展和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国际关系和国际局势的演变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设置了新的议题。在这样一个阶段,重新考察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以探索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相继崛起的历史经验,力图概括出在这些国家实现崛起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并结合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以及中国面临的现实国内国际形势探讨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赵可金 《前线》2017,(11):152-157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必然产物,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强调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指明了方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创新和发展,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谈起,分析了和平崛起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周边环境对中国崛起的不利因素,进一步指出我们应沉着冷静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一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强调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国一贯的外交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揭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治 《新视野》2004,(5):18-20
为了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有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全面、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与现有国际秩序和大国的关系,为国崛起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改善与邻国的双边关系,在保证地区安全方面“所作为”,为中国崛起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还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和平崛起,中西方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一直持不同态度。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理论家从来对和平崛起持悲观态度,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核武器的毁灭性力量和大国之间的相互核威慑还是使现实主义理论给和平崛起留下了一条狭窄的门缝;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合作而不是冲突,从而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体制秩序内崛起的思路,从战略道路上表现为多边主义战略;而建构主义理论通过长期互动实践来建立互信、认同的观点给大国和平崛起提供了另外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的核心逻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外交的核心逻辑,需要从多维度多层面系统把握。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理论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两个大局”现实观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经验系统总结的四重逻辑体系,建构了理论—历史—现实—实践“四位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图式,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色,向世界生动诠释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侵略掠夺、殖民扩张型现代化之路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论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整思路中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主题,共融于实现和谐世界。和平崛起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目标指向,科学发展观为和平崛起提供国力保障,也为和平崛起提供动力支持;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论"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整思路中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主题,共融于实现和谐世界.和平崛起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目标指向,科学发展观为和平崛起提供国力保障,也为和平崛起提供动力支持;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中央领导论和平崛起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摘自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2003年12月10日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这条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