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国家青年就业保障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就业是西方国家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日益严峻的青年失业问题是西方国家青年就业保障计划兴起的宏观背景。为青年就业立法、加强青年就业培训、扶助青年创业、改革失业保障制度、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是西方国家青年就业保障计划的主要内容。该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失业问题突出,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今年6月底,登记失业人员为52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9.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在上半年登记的失业人员中,由就业转为失业占31%,达55.9万人,比上年略有上升。我们在长春、吉林、四平、梅河口等市看到不少企业处于停产、  相似文献   

3.
二次就业:企业待业青年职工的出路毛如君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在职职工的失业已成为近期来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目前,因各种因素推向社会的待业职工人数剧增,而在这些待业职工中,青年约占80%以上。这直接关系到青年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充分认识当前我国青年职工失业的现状,做好失业青年职工的二次就业工作,对于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保障社会的安定,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待业青年职工现状及成因据劳动人事部统计数字分析,目前,我国青年待业、失业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结合各种社会因素,目前造成青年职工失业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1.部分合同制工人合同到期后,因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而失业。1980年全国有部分企业开始逐步试行劳动合同制,到1988年,合同制工人已达1000多万,占职工总数的9.1%。由于有些企业生产不景气,或停工、停产、压缩等,有些职工在合同到期后因终止合同而失业。2.企业破产,濒临破产或企业关、停、并转后,将产生大量的失业职工。按照《企业破产法》,不能扭亏为盈的企业必须破产。目前,我国有一大批企业非但不盈利,还要靠国家补贴过日子。据统计,全  相似文献   

4.
崔鑫 《前沿》2008,(12):133-136
青年因失业而遭受社会排斥,青年失业所导致的排斥问题引发了关于社会公平的思考。经济建设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政策与效率和公平同等重要,所以,我们研究青年失业现状,为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然后才可以建设公平公正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失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论证的“失业的不可避免性”,到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极力呼吁“消除失业现象”,以及马克思分析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等等。而对失业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受到时代和实践的挑战。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失业问题的认识,一直囿于经典作家的认识思路,将“失业”视为资本主义的专利。即使存在“失  相似文献   

6.
关注转型过程中的"新失业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失业问题日益严峻,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03年度世界青年报告>数据显示,青年失业者已经占据了全球失业人口总数的41%,某些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失业率甚至高达56%,青年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的失业问题也面临着一个拐点——以失业下岗为主体的"老失业群体"达到峰值,"新失业群体"开始凸现.  相似文献   

7.
第一,低估了失业率。按与原工作单位脱离了劳动关系为失业的定义,中国的统计失业还不到3%,显然不符合中国的情况。第二,失业的定义太窄,绝大多数失业人口得不到失业保险保障。一方面人们感觉到的失业现象较严重,另一方面得到失业保障的人口却很少。一个200多万职工的城市,其失业保险救济金的受益者只有2000人。许多企业感觉对失业保险制度只有交费的义务,却没有得到保障的权利。第三,政府的管理成本增加,支持就业的财力分散。本来,解决失业问题也就是一个提供就业  相似文献   

8.
促进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失业问题日趋凸显,传统的占绝对主流的正规化就业模式日益被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二元化就业模式所取代。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想是:以失业社会保障为重心,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等。  相似文献   

9.
隐性失业问题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低效率充分就业制度”的必然产物,随着企业按效率原则配置资源,减人增效,隐性失业问题的公开化也日益得到了各方面认可与重视。但是问题的另一面也随之表现出来,即在隐性失业公开化的同时,隐性就业现象也相伴而生。所谓隐性就业,...  相似文献   

10.
当今青年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毕业即失业"、"难就业,易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针时此种状况,选取青年群体中占主要部分的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就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剖析其就业难的内、外在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爱尔兰青年就业和失业的社会背景,特别强调了就业前景、教育成就和社会阶层背景之间存在着普遍、持续的联系,并指出,辍学者和未获正式文凭的毕业生将继续成为失业风险最大的群体.本文参照近期有关全球化和生命历程的研究成果,将爱尔兰个案置于国际语境中加以考察,认为青年是最容易受全球化进程负面影响的群体.最后,本文还简要介绍了爱尔兰目前推行的一些防止青年失业,促进其就业的重要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失业问题的认识及对策研究劳动部就业司司长张小建一、对失业问题进行再认识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被各国政府列为保持社会稳定和消除贫困的重要目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这一目标更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理想。但建国以后我们对这...  相似文献   

13.
张立 《理论月刊》2008,(6):90-9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这一社会性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本文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三大主要矛盾和困难,提出了六条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解决途径,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开始有所缓解,但是,危机对青年就业的影响巨大,在很多国家青年失业率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有所降低。很多政府在危机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来维系青年失业者同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本文考察了危机中和后危机时代各国青年就业的状况,并希望通过对青年失业原因及各国青年就业政策的研究,来考察各国青年就业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袁志刚教授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失业问题,并且在此领域发表了一系列引起国内外关注的研究成果,比如《失业经济学》、《隐性失业论》等有关失业问题的研究论文。 问:袁教授,您刚从国外研究归来,可否介绍一下国外近年来对失业问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 袁:从国外近年来对失业问题的关注焦点来看,多以政策层面的  相似文献   

16.
国外治理青年失业的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国际视角,分析了青年失业的特征及成因,并重点评析了国外在治理青年 失业问题上的政策及其效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治理我国青年 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并狠抓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仍不断增大,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体制转轨中的下岗失业问题仍很突出,这个基本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乃民富之路。在我国就业全局中,青年就业问题日益显示出社会转型期的战略性、主体性和特殊性。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失业人口中,19岁以下的占22.2%,20-24岁的占20.5%,25-29岁的占14.5%,30-34岁的占12.3%,总体上讲,34岁以下的失业青年已经占总失业人口的69.5%。数据表明,青年已经取代过去的下岗工人群体而逐渐成为失业人群的主体。为了充分了解江苏青年的无业失业状况,寻求促进青年就业与创业的有效途径与解决方法,共青团江苏省委于2004年2月至9月,在全省范围内对35周岁以下的无业失业青年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青年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大勇 《前沿》2004,(12):193-194
随着中国加入WTO、城市进程加快以及产业结构升级 ,青年失业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年失业的特征及原因 ,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提供必要社会支持 ,完善相关法规 ,进一步健全青年就业指导服务网 ;改革“三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 ,在发达地区普及高中 (中专 )教育 ;大力发展人才租赁公司  相似文献   

20.
就业创业是青年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第一要务。在总量失业与结构性失业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两大变化:一是大学生就业分层分化更加明显,职业选择更加理性,面向非公经济组织、中小城市、农村、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