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子说鼠     
“戊子”是农历干支纪年法。所谓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简称。古人以十干和十二支循环相配.一个来回正好60年.叫做“甲子回头”。  相似文献   

2.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我国民间特有的计算年龄的方法。十二生肖是与十二地支相联系的。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纪年方法,即以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搭配来纪年,共有六十个排列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连绵不绝。每一地支又有一种动物相对应,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  相似文献   

3.
本刊 《中国保安》2004,(24):42-42
用12生肖纪年,在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开始了。《北史·宇文护法》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但是,12生肖的来历如何呢?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  相似文献   

4.
用12种动物名称搭配地支的生肖纪年法,是中华民族在大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古代不少民族多以某种动物作为崇拜物,并用以纪年。华夏族的天干,地支纪年与其他民族的动物纪年相结合,便产生了十二生肖的纪年法。生肖起源于夏、商之际,甲骨文中已有记载。明确指出十二生肖排列次序,始于南朝沈炯的《十二属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生空谷,兔月(?)向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  相似文献   

5.
狗年侃狗     
鸡年已去,狗年又至。狗又成为人们侃谈的话题。据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古代是以天干、地支配对的办法来记年的。并以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配对“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种动物,这十二种动物就叫“十二生肖”。2006年为“丙戌年”,生人属狗。狗  相似文献   

6.
1949年到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60周年,也是中国模式从萌发、生长到开花结果的60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60年形成一个特殊的历史周期,称为一个"甲子". 中国古代纪年,以天干地支相配,六十组干支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 天干之首为"甲",地支之首为"子".按《史记》和《汉书》的解释,"甲"意为剖,即万物剖符甲而生;"子"意为萌,即万物在阳气呵护下萌动.甲子就是萌动的万物破符甲而生. 新中国挺立于世界的东方已经有一个甲子多,这清楚地表明,中国模式早已突破旧世界的符甲而生,正处在生机蓬勃的发展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书法家和国画家在给作品落款时爱用干支纪年,如“时在甲子”、“乙丑岁末”、“丙寅之春”、“丁卯望月”等等,平添了作品之古雅情趣,这是很好的。然而,干支纪年很不准确,六十年一转,常常重复。加之,我国人口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8.
中國传統曆法中用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這十二種動物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鷂、狗、猪。如果在某年出生,此人即肖該年所配動物,每十二年一輪回。一九九二年,又逢農曆猴年,中國郵電部特發行“猴”票兩枚,面值分別為二十分和五十分,以作  相似文献   

9.
2003三羊开泰     
<正> 西元2003年,用中国阴历的干支纪年法是癸未年,生肖属羊。西元用数字来纪年,未免有点干巴,不如中国干支纪年外加生肖来得生动。虽然张爱玲说,每一个数字都有它独特的韵味,比如说三和七是俊俏的,二就显得老实,并举鸳鸯蝴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旅游,最令人难忘的事,莫过于倘佯在那一条条人头攒动,热闹繁荣的“街子”当中。在那儿,你可以尽情选购五花八门的土特产品,欣赏缤纷绚丽的民族服饰,饱尝风味独特的民族小吃,感受独具魁力的民俗氛围。“街子”(集市)是云南边疆各族群众进行定期贸易活动和经济交流的场所。赶“街子”,就是内地的赶会、赶集、赶场。古代云南的“街子”,是以十二地支走街期,如“子日为鼠街,丑日为牛街,辰日为龙街。”所以至今云南各地仍有鼠街、牛街、马街、羊街、猪街、狗街、龙街等地名。“街子”的街期长则七天一街,短则三天一街;有的…  相似文献   

11.
话龙,得先从生肖说起。“生肖”指人所生年的属相。“生者,所生之年也;肖者,类似、相似也。”生肖共有十二个,常称为十二属相,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十二种动物又与十二地支两两相配: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我国传世的书面文献中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著述的《论衡》。在十二生肖中,除了龙以外,其余皆为现实中的动物,惟有龙是现实中没有的。 十二生肖并不只是中国有,不少国家也有与中国相似的十二生肖或十二兽。据郭沫若研究,印度、希腊、埃及、巴比伦也有类似的生肖文化。在上述国家中,只有…  相似文献   

12.
张燕 《云南人大》2006,(12):48-48
年末岁首,“生肖”便成为国人议论的热闹话题,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时辰,形成十二属相,是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习俗,挖掘起来也算得是一种高深的民族文化,说来趣有情趣。  相似文献   

13.
马年遐思     
马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与十二地支配“午”,故称午马,按照天干地支两两相配的顺序,2014年为甲午马年。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属于哪个世纪?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必须加以明确并统一实施。从‘0”起计的年代纪年法具有相当大的约定俗成,那么,世纪纪年法是否也应与年代纪年法相协调从‘0”起计,还是与年代纪年法不相协调从“1”起计?从科学角度分析,保留世纪纪年法与年代纪年法的某种不协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Z1)
年”字共有三种含意,其中之一是指计时单位: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谓之一年;“年”既然是计时单位,自然与历法有关,而历法的形成又是天体运行和万物生长规律的产物。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知识的提高而发展的。中国的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在二千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每年的第一月称正月,为岁首。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历法不一,故…  相似文献   

16.
张涛 《人民论坛》2020,(22):142-144
近代以来发生在庚子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引发人们对于"庚子多灾"的广泛讨论。"庚子不祥"论的背后,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传统干支理论的丰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投射出近代"庚子事变"带来的沉痛历史记忆。通过对干支理论的溯源和我国近代历史的梳理,有利于民众客观认识干支纪年与"庚子"背后的文化意蕴,理性认识"庚子预言"所体现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7.
《南集通书》是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工作的开展,从民间挖掘出来的一部古代侗族巫师选择黄道吉日,规定人们日常生活种种行为禁忌的书。《南集通书》的侗语名称为“三奔勒干”(Saml benh leec gaeml)。全书由3卷共413首歌诀组成,其中卷1有100首,卷2有177首,卷3有136首。卷1的1——13首歌诀,把全书要使用到的干支和它们所属的“五行”以及建年、建月、日月出落时刻、12地支的动物属象、28宿星的方位属象等进行了归纳。以下400首,就以这些干支、宿星来代表某年、月、日、时,规定种种行为禁忌。也就是说,人们要进行一项活动之前,先得请巫师根据《南集通书》上的禁忌指导其活动。这些禁忌包括:丧葬85首,动牛15首,用军(指团寨的军事行动)15首,入山伐木25首,修建70首,嫁娶60首,渔猎25首,动土44首,还愿38首,小儿满月23首等10个方面。 “文革”前,《南集通书》的版本很多,每个巫师手里都有一部《南集通书》汉字记侗音的手抄本。“文革”中被当成“四旧”大量烧毁,目前所剩无几,在湖南通道,仅坪坦乡双扒村一位老巫师收藏了全套手抄本(目前已为通道县古籍办所搜集),其它或缺卷或缺页,残缺不全 《南集通书》的资料来源大体上有3个方面:一是历代《历律书》、《五行志》,主要利  相似文献   

18.
引子 在我国,一般认为“法、理、情”三者的关系是“情大于理,理大于法”。在古代,即便是犯罪,只要情有可原,也可从轻发落。《清史稿·刑法志三》中记载,康熙二十二年曾就秋审下谕:“人命事关重大……情有可原,即开生路。”  相似文献   

19.
宋代梅尧臣在其《白兔》诗中说“可笑嫦娥不了事,却走白兔来人间”。中国自古以来,庶民百姓,骚人墨客,都认为白兔是月宫中的圣洁神物,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兔子对应十二地支,早在先秦就有了记载:在公元1975年湖北云梦睡地虎11号秦墓出土的《日书》甲种本竹...  相似文献   

20.
“甘罗十二拜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用人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