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邓小平16岁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93岁辞世骨灰撒入东海,他的一生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在黄浦江畔,他第一次看到外国海军在中国领海耀武扬威,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黄浦江上,停靠着许多外国的商船、兵舰,五花八门的外国国旗在海风中飘动。"到法国巴黎,他和同学们更看到了令人震  相似文献   

2.
名人趣事     
陈永群 《廉政瞭望》2012,(14):69-69
巴金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千就是20多年。1993年.巴金89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他可是我的儿子呀!”直把陈铁迪惊异得半天没喘过气来。  相似文献   

3.
郭庆晨 《前线》2010,(11):57-57
最近夜读,见陈元回忆父亲陈云的往事时.谈到了这么一件事: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陈元正在读中学。一天,他发现父亲有一阵子不去公园散步了,感到很奇怪,父亲平时特喜欢这么做,还爱跟游人聊天。怎么现在老在家里闷着呀!于是,他问爸爸。爸爸说:“现在群众吃不上饭,我没脸见他们。”原来,陈云当时在中央主管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4.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5.
热土忠魂     
在洞庭湖畔的湘阴县袁家铺镇.人们热情地传颂着镇党委委员李庆云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而猝然离世的感人故事。村民们流着泪说:“庆云是为我们累死的呀!”李庆云从事农村基层工作30多年,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以自己年仅49岁的生命在村民心中铸就了一座“亲民、爱民、为民”的丰碑。  相似文献   

6.
梁阁亭 《党课》2013,(4):68-68
台湾星云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的一位很有名望的教授朋友带着上中学的女儿去街上买水果。挑选水果时.因教授衣着简单朴素,看起来不像个有钱人,小贩就很不耐烦地催促:“你到底买不买呀?”教授很礼貌地回答说:“买。”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18日,酉阳县黑水镇,骄刚似火。“谦哥,义来巡访呀!”60多岁的郑友建看到40多岁的简谦,远远地喊。  相似文献   

8.
陈晋 《新湘评论》2014,(9):40-41
读书与革命,毕竟是两件事。读书取代不了革命,革命也取代不了读书。毛泽东1964年8月25日对一个外国青年学生代表团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书教育我们怎样革命,但是也不等于读了书就知道如何革命了,读革命的书是一件事情,实行革命又是一件事情。”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正是在“实行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感到,  相似文献   

9.
程中原 《党史文汇》2008,(11):12-17
邓小平倡导对外开放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对有关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问题,作过多次论述。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邓小平是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他在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思想,也可以看到他的对外开放思想又是如何紧扣中国对外开放的实际,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丰富、发展,又一步一步指导中国经济特区的试办、创建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在孔原逝世20周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他生前关心萍乡革命历史宣传、呼吁为张国庶烈士恢复名誉的感人事迹。那是1984年9月,负责筹办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萍乡市委党史办公室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北京敬请萍乡籍的中顾委委员孔原审查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大纲。并请他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孔原高兴地答应了这两个请求。当看到纪念馆的陈列大纲中没有张国庶的名字时。他感到非常愤慨,对工作人员说:“张国庶是为革命牺牲的,我们活着的人,要为当年这些牺牲的同志说句公道话!”  相似文献   

11.
李丽 《党建文汇》2002,(14):3-3
倪志福1933年出生在上海川沙县一个贫苦的家庭。为了糊口。他11岁时就到上海美孚石油公司做童工。那时,上海是全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工业基础雄厚,当地人普遍以能做一名“外国铜匠”为荣。倪志福从小立志要做一名人人都敬慕的“外国铜匠”。  相似文献   

12.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0,(12):10-1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陕北是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江南——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导者和决策者。  相似文献   

13.
徐恒足 《前线》2012,(1):59-59
日前,在钱学森100周年诞辰之际,为缅怀这位伟人、奇人,我认真阅读了《钱学森书信》和《钱学森故事》,从一件件往事烟云中,看到了他是怎样做人的。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在主持华中党的工作期间,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共产党、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只干两件事”,“一件是干抗日”,“一件是干民主”。①这是建立在他所认识到的中国人民百年来两件“痛苦的事情”之上的:外国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国不能独立自主;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使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来安县皖东烈士陵园烈士史迹陈列馆里,有一份抗日战争期间县团级以上干部英名录,赫然陈列着牺牲时年仅37岁的英烈陈文的名字——他就是名扬高邮湖畔方圆数百里的“抗日义勇团”团长。  相似文献   

16.
1941年秋冬,山东军民的抗日战争和其它各抗日根据地一样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 在沂蒙山区八路军一一五师的队伍里,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个“外国八路”。他,40多岁年纪,身材高大魁梧,面庞白皙,满头深褐色的卷发,深深的眼窝里嵌着一双蓝宝石般的眼睛。他虽然身着八路军军装,但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热情、爽朗、睿智而又善于思索的外国人。他就是德国共产党党员、太平洋学会记  相似文献   

17.
冯好 《前线》2011,(2):63-63
首都博物馆青铜展厅陈列着一套八件、造型奇特的小青铜鼎,它们外形相同却从大到小尺寸递减,通高11-18厘米;每件铜鼎都像有三条腿的浅底锅,做工粗糙,与周围其他精致华丽的青铜鼎形成了强烈反差。观众看到这八件铜鼎往往不免惊诧,  相似文献   

18.
芥茉 《党课》2014,(15):115-116
近听一位老同志说,当年他在机关当“小于事”时,老婆想带刚过“满月”的孩子回老家看看,不意被地委书记知道了,就在去省委开会时接上他的老婆孩子顺道送回了家。在另一场合,还听一位老同志讲起一件往事,说当年他背着铺盖干粮步行去县城上学,有位骑自行车的中年人看到他年少吃力,停下问明情况,就把他的铺盖干粮送到了学校,后来才知道那个骑车的人是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只要必需品     
蒋光宇 《党员文摘》2006,(11):20-20
丹尼斯·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酒红色睡袍。他非常喜欢,穿着睡袍在家里找开了感觉。他发现家具的风格有些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家具终于都跟上了睡袍的档次。然而,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挥了”。  相似文献   

20.
邓忠强 《学习月刊》2013,(19):52-52
东汉光武帝时期,陈留东昏(今河南兰封东北)人刘昆,他在当江陵县令时,发生了一件奇事。那一年县里突发火灾,不一会儿风助火势,烈焰腾空。刘昆闻讯后赶赴现场,看到火势愈来愈猛,心里惦念着百姓安危,便不由自主地对着大火磕头.没想到忽然天降大雨.不多会儿就风平火息。《资治通鉴·卷43》记载说:“昆向火叩头,火寻(接着)灭。”一场灾难很快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