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完善协商民主体系要求人民团体发挥独特功能、承担重大使命。“功能嵌入”框架下,人民团体具有助推协商民主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其在协商民主中应具备承认、凝聚、代表、赋能的核心功能,以及宣传教育、组织动员、沟通协调、联系服务、改革创新的基本功能,进而发挥人民团体在政治协商、政府协商、社会协商与基层协商等不同协商渠道中的实然效应,从而在新时代助力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助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民团体的政治性、统战性、群众性、组织性与协商民主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和统一性。健全和完善人民团体协商,应充分认识到人民团体性质、定位、组织的特殊性以及新时代、新使命对人民团体提出的新要求,增强人民团体协商意识、提高人民团体协商能力,强化人民团体协商的政治功能、突出人民团体协商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人民团体协商机制、规范人民团体协商流程,使人民团体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得力助手、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言人以及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3.
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  相似文献   

4.
王洪树 《探索》2015,(1):45-51
社会协商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过程中整合社会力量与构建共享性社会秩序的产物,具有内生性特征。内生自发的社会协商,在当代中国演化成为促进中国底层社会自治和政治-社会沟通合作的多元民主活动、对话平台与整合机制,是中国对社会民主的一种独特探索,是以协商为主要民主偏好的中国特色协商政治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建构渠道,有丰富的理论资源支撑。多维理论审视下的社会协商,形成了现阶段以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主、社会力量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辅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发展逻辑。它的未来生长和民主功能发挥,将在培育"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同时,促进二者在沟通协调中互动合作与和谐并存,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任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一个严整的民主体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社会协商等协商形式,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只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大前提下,如何给予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以准确定位,就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而要给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定位,首先必须给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于是,就存在两个定位问题:一是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二是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定位。这两个定位是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两个定位,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积极稳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果要发挥其治理功能,就需要从单纯的理论论证转向注重可操作化的实践程序。在中国长期的协商民主实践中,一直存在"指定代表"(1)参与式的协商民主,从而造成"内部化民主"这一偏移的实际执行取向;同时引入了国际流行的"随机抽样"来改进协商民主的参与代表的选择,但它又无法适应中国特定的社会参与结构。无论侧重于哪个取向,都无法解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具体实践中的内生性科学化不足的困境。在分析中国协商民主实践中"参与不足"和代表选择"随机困境"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需要超越国际社会中协商民主的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和超越中国传统的"指定代表参与"的路径,建构起基于现有中国社会群体的科学分层抽样而又环节科学的复式协商民主抽样程序。这一立足于中国特定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可以提取出"沉默大多数群体"在公共决策中的意见,同时匹配其他程序,有利于真正实现社会民意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目前,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是中央对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要求。健全决策协商的制度机制、探索多样化的协商形式、建立决策协商保障机制、细化决策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做好立法协商的制度准备、建立基层协商规范及程序乃是落实好中央精神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李校长,您好!协商民主是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备受社会的关注。我们注意到,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国内一些学者谈论较多的是西方的"协商民主",谈中国"协商民主"的非常少。而十八大之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逐步成为一种主流认识。那么,在您看来,如何理解西方的"协商民主"的内涵?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什么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举。协商民主优于西方传统代议制民主,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需要。将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与西方协商民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二者具有共性和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其内在的制度优势,若能再借鉴、吸收西方协商民主政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必将有助于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同时,要深刻把握中国语境下的协商民主是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扬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优势,可以为人类民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沟通智慧,也为人类和平发展繁荣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是实现乡村社会有效自治的普遍方式,而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协商民主本身的复合性导致了乡村社会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多样,乡村社会协商民主不同的形式背后是利益诉求和力量博弈的运行逻辑。通过对嵊州市"八郑规程"和"民情微群"两个乡村社会协商民主案例的分析,探求基层社会村级协商和网络协商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1.
邵伟智 《世纪桥》2014,(9):25-2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协商实现党派合作思想,社会各界逐步形成社会共识,并通过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初步地形成了中共协商民主的实践雏形。"三三制"政权对协商民主在民主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原则、合作的方式方法等均进行了宝贵的实践和探索。回顾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历程,深入研究协商民主思想演进发展的轨迹,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协商民主进入阔步发展的新阶段。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根据不同的逻辑和路线并行发展,共同谱写了新时代协商民主的"二重奏"。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在参与人员、协商议题、组织过程和协商成果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中政协协商的核心是专业精英之间的理性对话,而基层协商则意味着基层社会中个人权利的直接博弈。这些差异提供了理解协商民主以及运作情境的重要维度,也是深入把脉协商民主发展前景所不可忽略的基本事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应当坚持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两驾马车",注意到协商民主技术应用的领域及其限制,着眼于"代表性"和"协商性"形成不同的发展策略,促进两种协商形式的融合和互补,健全新时代协商议政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政党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和渠道。厘清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脉络,无疑对当前及今后我国政党协商民主地全面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地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政党协商民主正式形成,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胜利召开可以视为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阶段,而其发展阶段又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三个子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前,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处于初步发展阶段;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政党协商民主处于曲折发展阶段;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中国政党协商民主处于恢复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社会治理"的一种继承与发展。而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治理资源,能够有效地嵌入到社会精细化治理体系之中,并促进生成社会精细化治理所需的各种条件。基于此,为了有效应对协商民主发展中的不足并使协商民主在推动社会精细化治理方面发挥更大的潜能,要从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制度与协商形式这四个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协商民主发展的社会环境,以此倒逼社会治理精细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视野下的我国政治参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当代西方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政治协商,对民主协商的理念和实践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基于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背景的两种制度,在"协商民主"方面,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趋同。中国的民主协商为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珍贵的经验,也展现出协商民主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光明前景,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一大贡献。协商民主作为当代民主理论的新思维,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民主政治的认识,而且为我们构建公民政治参与新机制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坚持、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献生  吴茜 《新视野》2007,3(5):68-7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等共同创造的新型民主形式,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的显著特征、丰富内涵和实现形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7.
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场域政治。协商民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因而协商民主发展有赖于发生场域的拓展。简单来说,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就是协商民主发生的社会空间。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是否广泛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品质与溢出效应。理想的协商民主发生场域应该是公共生活的全覆盖与政治行动的全贯穿。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不断扩展,政治系统场域、政治与社会场域和社会公共领域的协商民主,在内容、形式和程序上都得到了全面展开。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时间不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发生场域上仍然存在边界不清、行政性色彩浓厚和社会公共领域协商制度化不够等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生场域建设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期以来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所倡导的平等、参与、理性、协商等精神与我国当代农村社会本土资源具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性,对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多元利益格局的逐步形成、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及民主恳谈等协商民主形式的产生与发展为我国农村发展协商民主奠定了初步基础.协商民主形式在我国农村基层的民主实践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缺乏制度性的保障,但实践证明它是促进基层民主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形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叶院长,您好!近年来,"协商民主"这个概念备受关注和热议。在国内有些学者看来,协商民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一种实现形式,而且我国政治学界研究协商民主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但是,记得您几年前曾说过:协商民主是中国的"政治创造"。那么,如何界定协商民主的内涵?又该如何理解协商民主是中国的政治创造呢?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社会协商对话"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入开展"社会协商",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协商,其概念谱系与核心要义渐趋明晰,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多元主体平等协商、合作共治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治理模式。但是我国的社会协商治理突出地面临着价值认同约束、主体边界约束与制度供给约束等多重困境,应从涵养认同基础、重构主体边界、完善制度体系等多维路径入手,全面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