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刘云波 《学习导报》2012,(17):35-37
湖湘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指渗透于湖湘血液之中,具有突出性、恒定性,特别是具有普遍性的精神特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舍我其谁的自信品质;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2.
所谓湖湘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指渗透于湖湘血液之中,具有突出性、恒定性,特别是具有普遍性的精神特质。笔者从地域个性、地域抱负和地域意志三个层面将湖湘文化的核心精神概括为三点:舍我其谁的自信品质;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3.
以礼 《新湘评论》2009,(7):61-6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湖湘文化与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域文化一样,既有着爱国忧民、务实经世的共性基因,又存在着受历史时代、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影响滋养的特质及根基。近百年来,不论是湘籍学者,还是关注湘学的专家,都在全方位、多角度甚至跨学科地考察湖湘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努力挖掘其特有的精神实质。蔡栋编选的《湖湘文化百家言》一书,把什么是湖湘学,什么是湘学,什么是湖湘文化,何谓湖湘文化精神与湖南人精神,都一一进行了鲜明的解读,将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一步步引向了湖湘文化的纵深之处。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发展之力。汉寿在推动科学跨越,加快富民强县的进程中,需要大力弘扬湖湘文化和沧浪文化精髓,真正把湖湘精神和沧浪精神内化为广大干部的思想和理念,外化为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着力构建勇于担当、实事求是、开明开放、敢于创新、百折不挠的行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王连花 《学习月刊》2014,(10):95-95
湖湘文化,是一种给予湖南士人情操上以陶冶,激励着他们担待天下、敢为人先,谱写人生壮丽篇章,并以此影响甚至左右着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想和其他领域的变化的文化精神。这具有巨大精神价值和社会功用的湖湘文化是怎么发源形成的?在近代历经什么样的变迁?在现代又如何转型?围绕着这些问题,国内学者研精覃思、前后相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09,(8):23-23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继承湖湘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出“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为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0,(7):61-61
湖湘文化“霸蛮”的精神特质,孕育出了众多的政治领袖和军事人才,“将军”可堪称湖湘文化的“精神图腾”。酱香武陵酒,正是根植于湖南独特文化,搭建出武陵上酱、武陵中酱和武陵少酱,而“军令牌”这一元素和形象的整体气质感,传神演绎出将军神采,为“武陵三酱”之“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8.
朱柏林 《湘潮》2012,(11):10-14
“中华自古崇文化,湖湘从来重精神。” 作为一个不具备区位优势、地势崎岖、气候复杂的中部省份,湖南自古以来就有战天斗地、创新求变的个性和胆识;只有“争先”,才能在不具备资源环境优势的条件下争取更为灿烂的成功,只有“敢为”,才能把不安于现状的湘人精神转化成活色生香的现实成就。  相似文献   

9.
精神状态至关重要。省委书记张春贤来湖南工作后,感受到湖湘精神的巨大力量,主张充分挖掘湖湘文化资源,突出湖湘文化特色,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湖湘精神,以超越前人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努力开创湖南富民强省和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对杨善洲精神的研究,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学习杨善洲精神的需要。因此,研究杨善洲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走进琴岛     
《学习导报》2009,(7):63-63
琴岛歌厅于一九九三年作为长沙市第一批演艺性歌厅开业。十多年来,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发扬着湖湘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持面向市场。  相似文献   

12.
李捷 《新湘评论》2012,(15):22-23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新湘评论》更名改版100期。在这里,我向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新湘评论》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新湘评论》是中共湖南省委主管主办的机关刊物,是具有湖湘文化特色、体现湖南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己任的思想理论名刊。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3.
李捷 《学习导报》2012,(15):22-23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新湘评论》更名改版100期。在这里,我向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新湘评论》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新湘评论》是中共湖南省委主管主办的机关刊物,是具有湖湘文化特色、体现湖南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己任的思想理论名刊。毛泽东同志1960年曾为《新湘评论》题写过刊名。  相似文献   

14.
积淀了几千年的国学所含有的合理内核或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在当今世界面对诸多挑战、出现多重危机的背景下,应该对人类文明的更新、重组、调适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国学“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者,起码应具有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应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适于自然、社会、人生)原则;第二,应具有理论性的概括高度并符合哲学原理;三是应具有契合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实践性品格。依据这些标准,国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普世关怀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而不同”的共生哲学;“趋时求变”的“日新”理念;“夕惕若厉”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苑》2009,(4):F0002-F0002,F0004
(上接封四)井冈山精神研究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扩大井冈山精神研究的创造力影响力;要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井冈山精神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研究会的工作,刘上洋强调指出,要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含义,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要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并通过我们的研究与宣传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红旗渠精神可以在中华民族精神中找到“基因”,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在延续。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与实现中国梦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本质上一致,逻辑上相通,二者具有双向互动关系,相互作用、相互推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红旗渠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弘扬红旗渠精神,让梦想插上精神的翅膀、能够为中国梦提供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新疆各族人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是引领新疆发展的精神旗帜。该文主要阐述了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共性研究;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的差异性研究以及研究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湖湘士人具有崇文尚武的传统。晚清时期,湖湘之地出现了“士乃嚣然喜言兵事”、“无湘不成军”的历史现象。湖湘士人所表现出来的尚武精神,及其在军事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成功,有其区域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谢振华 《新湘评论》2014,(23):52-54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温酒斩华雄,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 第一联记载的是湖湘学人王闽运讲学江浙,江浙官员有意试探王的学识,王不经意间念出的对子。对子一出,四座皆惊。此联既有对湘学的无尽推崇,又似乎有对江学的些许轻视。第二联为湖湘学人陶澍在两江总督任上,谒南京关王庙时所题。联中明为誉关王爷豪气干云,睥睨群雄:实为誉湖湘文化独标高际,光灿九州。从此二联,可见湖湘学之隆盛及湖湘学子对湖湘学之推崇。  相似文献   

20.
邓玉香 《湘潮》2016,(4):39-4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敢为人先的三湘儿女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敢为人先就是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与创新,敢于引领潮流与风气。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靠的就是永不停顿、与时俱进的实践精神,靠的就是挑战现实、敢于创新的特殊品质。湘女,将经霜千年、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湖湘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将"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描绘的惟妙惟肖,成为湖湘文化重要一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若大的中国风雨飘摇,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